朱武连环庄纵火案|西域艺术家朱长龄的戏里戏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元末江湖,群豪争雄。

《倚天》书中存在一明一暗两个“麦格芬”,是乱世纷争的成因所在。暗的,是驱除蒙元、恢复汉家天下的治权;明的,就是“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屠龙宝刀。

为了得到屠龙刀,武林中人明争暗抢、诡计层出。简单粗暴者如海沙帮、巨鲸帮、神拳门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帮会,包括六大派、天鹰教这些实力出众的正邪势力,无一不是“秀肌肉”式的武力统摄。

看惯了枪来剑往的劫夺,无休止的“强者通吃”法则,读来未免令人疲倦。故此,当朱武连环庄此章一出,让《倚天》关于屠龙刀的争夺,突然有了耳目一新的阅读体验。

蛮力不足,智力弥补。偏居一隅的朱长龄总结江湖各门派抢夺屠龙刀的失败经验,结合自身实际,从一成不变“抢抢抢”的固有模式中跳脱出来,紧紧把握住张无忌这个关键核心,用计使诈,可谓清新脱俗。

朱长龄先生不愧为江湖中的一股清流。此公设局环环相扣、严丝合缝,坚决将“一切为了屠龙刀”的初心贯穿始终。他的局中,有情感共鸣,有戏剧冲突,有人物矛盾,有情节高潮。就其玩阴的能力而言,纵观全书,能与成昆、陈友谅二人鼎足三立。

更为重要的是,朱先生所设之局充斥着大量戏剧艺术手法。他策划的整起事件,绝对称得上一部优秀的戏剧文本。同时,在执行过程中,朱先生亦展示出他不俗的艺术掌控力。

从整起骗局的走势来看,如果不是因为确实隐秘不可知的细节导致漏洞,朱长龄恐怕是为数不多取得张无忌完全信赖的做局者。

因此,在那个“胳膊粗就是硬道理”的江湖丛林中,朱先生独具匠心、另辟蹊径,用一种完全不同于豪夺的巧取思路,企图在强者环伺的屠龙刀争夺战中争夺桂冠,并几近成功。他的艺术人生再次印证了那个颠之不破的真理: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人生的际遇总是变幻莫测,祸福无常。当被朱家大小姐豢养的恶犬追赶撕咬时,受害人张无忌童鞋无论如何不会想到,自己命运的走向将又一次发生转折。

同样想不到的,还有蛰居在西域昆仑朱武连环庄的社会名流、著名的剧作家、表演艺术家,朱长龄先生。

当女儿朱九真将“张无忌”这个名字或者以闲谈、或者以专报的形式告知他爹时,这个喜从天降的消息让朱长龄意识到,命运垂青改变人生的机会来了!

成功人士的行为逻辑总是非我辈草民所能揣测,就拿朱庄主志夺屠龙刀来说,难道他也和慕容复一样,有光耀朱子柳出任大理国宰相时的荣光?亦或更有甚者,他想立足西域,问鼎中原?

在我看来,仅凭朱长龄、武烈、姚清泉这个诈骗团伙的实力,拿到屠龙刀就妄图称霸武林的可能性基本没有。但朱武二人虽然偏居西域,但也是坐拥千亿家产的巨富豪强。巴巴地跑去参与“屠龙刀争夺战”,也可谓是走出小城,放眼世界了。

具体的行骗动机难以揣测,但朱先生的执行力堪称一绝。自女儿口中得知“张无忌”此人,到做局诈骗行动展开,前后时间也不过就是张无忌在其家中养伤的一月有余。

而且,整个做局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一步步取得受害人信任,诱导其自行告知谢逊和屠龙刀所在。朱长龄将行骗的艺术化处理能力让人叹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谢逊目盲这个天大的漏洞出现时,朱长龄迅速在策略上做出调整,以情入理重新设套。其为人遇事的机变沉着,着实令人佩服。

这么高的智商,可惜没用对地方。

老子《道德经》中记载:欲先取之,必先与之。

在做局过程中,朱长龄不断的给张无忌甜头,投其所好。其目的在于打破对方的心理防线,取得受害人信任,最终听任其摆布。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朱先生的算计徐图展开。训斥女儿、掌毙恶犬,这是立人设,告诉无忌小朋友,蜀黍是好人;扬言报仇、立照为据,这是拉仇恨,唤醒张无忌对父母的思念,在情感上站在自己这一边;杀假谢逊、烧真豪宅,这是断后路,表明坚决跟张氏父子同心同德、同仇敌忾。

计划实施中,朱长龄搭进去的成本,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层次的。他几乎动用了一切自己能整合到的各类资源,动员了一切能发动的身边群众。

目的清晰明确,登岛夺刀。女儿、夫人、同僚、兄弟,所有人都是他的提线木偶。他给他们讲戏、说本子,找到最真实的表演状态,展示演员们最自然真切的情感表达。

对于受害人张无忌而言,他的情感始终处于朱长龄的调动之下。作为男主角,他没有剧本,却时时刻刻陷在朱导的彀中。

一个好的戏剧导演,不就是朱长龄这个状态吗?就像为了冲击大奖而量身打造的文本呈现,既然就是为了拿武林至尊“小金人”,那朱先生就必须以苍鹰搏兔式的劲头勠力而为。

时间、金钱、精力、才智,无不服务于愿景的达成。朱长龄明白机会总是稍纵即逝,他不能容忍自己错过这样的机遇,他知道要想改变朱氏的命运,只能奋力一搏。

仅就此而言,朱长龄做事不可谓不纯粹。只是多了野心,缺了方向;重手段而轻分析,谋事在术不在道。用读者上帝视角观之,他太想成功的心,耗光了他对生活其他方面的关注。

既然底子这么好,朱长龄有没有可能坐享巨富,玩玩书画、搞搞艺术,舞文弄墨,终其一生呢?纵观朱氏的家风私德,似乎也很难做到清净无为,雅致淡然。

朱氏家风如何?养恶犬、蓄刁奴,女儿如花似玉却蛇蝎心肠,朋友见利忘义常背后插刀。

对艺术的追求,没能陶冶出朱先生宽广的精神世界。说到底,他始终只是攥着“艺术”之刀随性杀伐的伪君子。名利欲熏心,权势欲滔天。作为朱子柳的子孙,家风已颇为之一变。在世风日下的时代,这种人变脸的速度,会比谁都快。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最是读书人。唯利是图的人,其行为动机总是第一时间保障自己的利益,然后图谋侵占他人的利益,已达到利益最大化的愿望。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人。”当一个人以一种破釜沉舟的姿态面对自己的人生时,他的命运就只剩下全力以赴的冲刺。最后,在“成功者”的欢呼中加冕,或在“失败者”的鄙夷中谢幕。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朱长龄的下场是图屠龙刀不可得,而转念又谋《九阳真经》,被卡死在欲望过重与福报不足的维谷中,最终落入“成者王侯败者寇”的俗套。

朱长龄这种伪君子的破坏性总是异常之大。他们让普通人对“正义与邪恶”的分辨更加艰难。同时,又极大地破坏了道德文化谱系下,人们长期以来达成的认知共识。

如果说,作为初恋,朱九真改变了张无忌对女人的认识。那么,作为人生导师,朱长龄则改变了张无忌对社会的感受。

自此,张无忌终于明白了江湖人心的险恶,对“大奸似忠、大伪似诚”这两句话,有了更加深刻、不同于一般人的真切感受。

也正是在“朱武连环庄”事件发生后,张无忌行走江湖开始变得小心谨慎,不再率真淳朴的轻易给予他人信任,而是条件反射式的保持怀疑警惕。

从此,“曾阿牛”成为张无忌自我隐藏的另一重身份。无论心理阴影也罢,应激反应也罢。那个冰火岛上曾经纯真无邪的少年,成熟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