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是怎么解决南北地势造成的水位差的?

如题所述

京杭大运河由南到北,水位高差别非常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采取了三种办法。

截直道使曲

京杭大运河的许多河段并没有直接修成直线,而是故意修成弯弯曲曲。弯曲的河段可以有效消除地面高度不一形成的水位差,保证河面平缓。

筑堰挡水

京杭大运河连通了许多河流。有的河流水位比运河水位低,比如淮河水位就比运河水位低。人们就在运河与淮河的交汇处筑堰挡水,使行船通过上下堰,有效解决水位差问题。

复闸

复闸是在需要解决水位差的河段修筑前后两个闸门。船行到后闸前,关闭前闸,开后闸,在两闸间放水,使两闸间水位与后河一致;船行至前闸后,关闭后闸,开前闸,是两闸间水位与前方河水一致。这样船只就可以顺利通航。

——以上内容摘自米莱童书《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0
京杭大运河从南到北,深深浅浅。由于复杂的地势会产生水位差,这严重制约了大运河的航运。那古人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呢?一般采取两种办法,一种叫“截直道使曲”,另一种叫“筑堰挡水”。
大运河的不少河段都是七拐八折、弯弯曲曲的。许多人也许颇为不解地提出这样的问题:古人开挖大运河为什么舍近求远,不走直线呢?其实,这非但不是令人遗憾的败笔,而恰恰是独具匠心的绝妙之作。著名的“人工河曲”——扬州三湾就是为了消除地面高差、降低运道坡度、滞缓水流面而采取的工程措施。扬州三湾是古运河流经扬州附近的一段航道,起自扬州市东北郊湾头镇,蜿蜒西南流到长江的瓜洲渡而止。这段河流因黄河的多次溃决泛滥造成泥沙淤积,改变了这一带原来南高北低的地势,构成了北高南低的三级阶梯,致使短短10公里的河段,高低落差竟达15米。在如此落差悬殊的河段,如果开成直道,很难保证运河水面的平缓。我国古代运河的建设者们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终于找到了“截直道使曲”的办法,即顺应地形地势故意开出一条弯曲的大“S”形河道,使河道的长度河道延长到30公里,从而达到降低河床坡度以调整水位落差的目的。这同在高山上修筑盘山公路以降低山势坡度是同样的道理。看似十分简单的举措,却解决了调整水位落差的一大难题,堪称是运河水利史上的一大创举。
筑堰挡水,是运河建设者们为保证运河航行充足的水量和稳定的水流而精心构思的另一杰作。邗沟是沟通江、淮的重要河段。如何解决淮河水位低、邗沟水位高的水位差问题,是影响这一段运河通航的关键所在。聪明的古人采取了在邗沟入淮的交汇处筑堰的办法,终于使这一难题得到了圆满解决。但是船只过堰又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古代船只过堰叫“磨堰”。所谓“磨”,就是利用船底一头一尾轮番做支点,一步一步往上挪。也有利用搅拌机或牛来拉的,这时泥是润滑剂,水是润滑油,用绳索一点一点硬拖上堰来。这是“上水”。“下水”则另一番景象,船行下水一冲而过,如同滑梯,惊险异常。
鉴于堰埭过多,常常给航运造成不少困难,先人在实践中又创造了一种比堰埭更先进、更有效地解决河道水位差的办法——“复闸”,即今天广泛采用的“双船闸”过船方式。也就是说,在需要建闸的地段,修筑前后两闸,船行至时,闭后闸,开前闸,在两闸间或放水,或充水,以降低或提高水位,使闸中水位与前方河段趋于一致,然后打开前闸,让船只顺利通过。
第2个回答  2019-02-20
京杭大运河从南到北,深深浅浅。由于复杂的地势会产生水位差,这严重制约了大运河的航运。那古人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呢?一般采取两种办法,一种叫“截直道使曲”,另一种叫“筑堰挡水”。
大运河的不少河段都是七拐八折、弯弯曲曲的。许多人也许颇为不解地提出这样的问题:古人开挖大运河为什么舍近求远,不走直线呢?其实,这非但不是令人遗憾的败笔,而恰恰是独具匠心的绝妙之作。著名的“人工河曲”——扬州三湾就是为了消除地面高差、降低运道坡度、滞缓水流面而采取的工程措施。我国古代运河的建设者们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终于找到了“截直道使曲”的办法,即顺应地形地势故意开出一条弯曲的大“S”形河道,使河道的长度河道延长到30公里,从而达到降低河床坡度以调整水位落差的目的。这同在高山上修筑盘山公路以降低山势坡度是同样的道理。看似十分简单的举措,却解决了调整水位落差的一大难题,堪称是运河水利史上的一大创举。
筑堰挡水,是运河建设者们为保证运河航行充足的水量和稳定的水流而精心构思的另一杰作。邗沟是沟通江、淮的重要河段。如何解决淮河水位低、邗沟水位高的水位差问题,是影响这一段运河通航的关键所在。聪明的古人采取了在邗沟入淮的交汇处筑堰的办法,终于使这一难题得到了圆满解决。但是船只过堰又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古代船只过堰叫“磨堰”。所谓“磨”,就是利用船底一头一尾轮番做支点,一步一步往上挪。也有利用搅拌机或牛来拉的,这时泥是润滑剂,水是润滑油,用绳索一点一点硬拖上堰来。这是“上水”。“下水”则另一番景象,船行下水一冲而过,如同滑梯,惊险异常。
鉴于堰埭过多,常常给航运造成不少困难,先人在实践中又创造了一种比堰埭更先进、更有效地解决河道水位差的办法——“复闸”,即今天广泛采用的“双船闸”过船方式。也就是说,在需要建闸的地段,修筑前后两闸,船行至时,闭后闸,开前闸,在两闸间或放水,或充水,以降低或提高水位,使闸中水位与前方河段趋于一致,然后打开前闸,让船只顺利通过。今天航天员出舱的原 理也是如此。设置堰埭以调节水量、控制水位差,是中国水利史上的一项重大创造;而用复闸代替堰块,则是水利史中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进步,标志着我国水利工程技术已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西方直到13世纪,才在荷兰出现了简单的船闸。
第3个回答  2019-02-20
京杭大运河从南到北,深深浅浅。由于复杂的地势会产生水位差,这严重制约了大运河的航运。那古人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呢?一般采取两种办法,一种叫“截直道使曲”,另一种叫“筑堰挡水”。
大运河的不少河段都是七拐八折、弯弯曲曲的。许多人也许颇为不解地提出这样的问题:古人开挖大运河为什么舍近求远,不走直线呢?其实,这非但不是令人遗憾的败笔,而恰恰是独具匠心的绝妙之作。著名的“人工河曲”——扬州三湾就是为了消除地面高差、降低运道坡度、滞缓水流面而采取的工程措施。扬州三湾是古运河流经扬州附近的一段航道,起自扬州市东北郊湾头镇,蜿蜒西南流到长江的瓜洲渡而止。这段河流因黄河的多次溃决泛滥造成泥沙淤积,改变了这一带原来南高北低的地势,构成了北高南低的三级阶梯,致使短短10公里的河段,高低落差竟达15米。在如此落差悬殊的河段,如果开成直道,很难保证运河水面的平缓。我国古代运河的建设者们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经过不懈的探索和努力,终于找到了“截直道使曲”的办法,即顺应地形地势故意开出一条弯曲的大“S”形河道,使河道的长度河道延长到30公里,从而达到降低河床坡度以调整水位落差的目的。这同在高山上修筑盘山公路以降低山势坡度是同样的道理。看似十分简单的举措,却解决了调整水位落差的一大难题,堪称是运河水利史上的一大创举。
筑堰挡水,是运河建设者们为保证运河航行充足的水量和稳定的水流而精心构思的另一杰作。邗沟是沟通江、淮的重要河段。如何解决淮河水位低、邗沟水位高的水位差问题,是影响这一段运河通航的关键所在。聪明的古人采取了在邗沟入淮的交汇处筑堰的办法,终于使这一难题得到了圆满解决。但是船只过堰又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古代船只过堰叫“磨堰”。所谓“磨”,就是利用船底一头一尾轮番做支点,一步一步往上挪。也有利用搅拌机或牛来拉的,这时泥是润滑剂,水是润滑油,用绳索一点一点硬拖上堰来。这是“上水”。“下水”则另一番景象,船行下水一冲而过,如同滑梯,惊险异常。
鉴于堰埭过多,常常给航运造成不少困难,先人在
第4个回答  2019-02-20
京杭运河兴于元明清时期,彼时黄河自南宋以来南徙经兰考、民权、商丘,砀山、徐州、宿迁、淮安、涟水县,由江苏省滨海入黄海,(即现黄河故道),以此延续近700年直到1855年北袭夺大清河入海。当时京杭运河与黄河交汇处为江苏省淮安市。京杭运河在清口(今江苏省淮阴市西)与黄河、淮河相交,是三条河流治理的重点。由于黄河的逐步淤积抬高,造成淮河水排泄困难,黄河水位高时还要倒灌运河和洪泽湖,造成清口过船困难,也使里运河经常受淮水经洪泽湖排泄泛溢的危害。为此,在高邮以下的里运河东堤上修建多座归海坝,在邵伯以下修多条归江水道和相应的归江坝,排泄淮水归海归江,里运河成为淮河的行水排洪河道。道光年间,船只过清口更加困难。因为黄高运低,为缩小黄运之间的水头差,而采取弯道,故有“三湾顶一坝 ”之说,今淮阴西南的一段运河,与黄河之间就变成“之”字形弯道。同时在淮安与马头镇之间不断开凿引河,以人力、畜力牵挽,漕船才能出闸过黄。

不幸的是1855年黄河改道,由江苏云梯关入海变为山东利津入海,截断了京杭运河山东段。为了打通山东段运河,就在黄河穿运处筑坝设闸,“借黄济运”。不久黄河又在郑州决口,泛滥于淮北大平原,山东黄河断流,无水可借,大运河漕运再次受到打击。目前,大运河在山东的东平湖至位山间与黄河交汇。黄河以北的鲁北运河,也称位山、临清运河,原河段已淤塞。1958年另选新线,长104公里,但未开挖。1960~1968年,根据引黄输水要求,开挖了周店至尚店76公里渠道,两头河段尚未开挖。黄河以南的鲁南运河,国那里至梁山段称东平湖湖西航道,长20公里,1968年虽经疏浚整治,但河道严重淤积,水深不足,尚不能通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