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花灯戏文化传承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27

辛亥革命后,万载城乡的艺人们洞察到观众对戏剧表演的需求,同时也看到了组建戏班作为谋生手段的可能性。于是,他们开始创新,购置简单的戏箱头面,组建了第一批正式的花鼓灯戏班。这些班底起初以“小曲”表演为主,活跃于墟市和集市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转向了更为深入的“本戏”演出。


在那个时期,万载城乡涌现出了六七个专业的花鼓灯戏班,如康乐的“鸿福堂”、“金福堂”、“幸庆堂”,以及新桥下的“锦伢班”、“顺利班”和“德胜班”等。此外,白良、三兴等地也出现了众多季节性和业余性的“林宝班”、“德业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这一民间艺术瑰宝给予了高度重视。1952年,老艺人们被重新组织起来,成立了万载县文联实验剧团,随后在1955年更名为万载“地方戏”剧团。剧团在此期间排演了诸如《数麻雀》、《争背篓》、《双卖纱》等传统剧目,这些作品展现了花灯戏的独特魅力。


1979年,万载“花灯戏”因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被列为全国33个补遗剧种之一,正式定名为“万载花灯戏”。这一剧种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1986年,花灯小戏《三伢子钓鱼》在省首届“玉茗花”戏剧节上大放异彩,荣获“满台奖”,彰显了其在戏剧领域的杰出成就。


扩展资料

万载花灯戏,原名“花鼓灯”,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江西花灯戏的代表。早在明末清初年间,赣南的大批移民居于万载山区,带来了早期的赣南采茶戏——灯戏,与万载的“花鼓灯”结为一体,每逢节日,山区的群众,白天玩灯,夜间唱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