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建筑主要有哪三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8
1. 佛教建筑的种类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这些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影响,并迅速中国化。
2. 明、清时期的佛寺布局以主房、配房组成的多进院落形式为主,严格对称。山门是整个寺院的入口,内部左右有钟、鼓楼。穿过山门和天王殿,是第二个院落,其中正殿(大雄宝殿)是中心建筑,体积和质量都超过其他单体建筑。正殿左右有配殿,常为二层楼阁形式。正殿后是二层的“藏经楼”。僧人居住的房屋如僧房、禅堂、斋堂等多在主轴院落两侧布置。
3. 小型寺庙一般只有一进院落,山门和大殿相对,两侧为僧房。
4. 佛寺建筑群组中还有附属建筑,如牌坊、狮子雕刻、塔、幢、碑等。
5. 北京现存的佛塔多为砖石建造,如天宁寺塔(辽代)、妙应寺白塔(元代)、慈寿寺塔(明代)等。
6. 卧佛寺位于西山余脉聚宝山南麓,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原名兜率寺或寿安寺,清雍正十二年改称十方普觉寺。因寺内有一躯释迦牟尼涅盘铜像,一般称为卧佛寺。
7. 碧云寺位于西山东麓,殿堂成阶梯状上升。始建于元代,明代扩建,清乾隆十三年大规模扩建。
8. 天宁寺塔位于广安门外,是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代表。塔隋代已有,现存为辽代所建。
9. 喇嘛寺主要信奉蒙、藏两族,其建筑特点与佛寺不同。喇嘛寺有两种形式:宫室式木建筑和碉房式的砧石建筑。北京的雍和宫和东、西黄寺属于前者,颐和园后山的喇嘛寺是碉房式的。
10. 喇嘛教的塔与佛塔不同,是由印度的屠坡演化而来。中国的喇嘛塔也有用作僧侣坟墓的,但寺庙中的喇嘛塔与佛塔作用相同。
11. 基督教的哥特式建筑特点是尖顶,内部有以宗教故事为主题的壁画,理念是靠近上帝,庄严穆。
12. 佛教的建筑特点是13级浮屠(佛塔),供奉舍利或佛像。
13. 伊斯兰教的白色圆顶清真寺,上面写满阿拉伯文字,艺术感强。清真寺内部一般有水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