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字塔原理》带来的几点启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读《金字塔原理》带来的几点启发

2010/1/10

这几天的课余一直在读《金字塔原理》,读法:以浏览为主。

这本书作者是芭芭拉·明托,麦肯锡公司第一位咨询顾问。传授金字塔原理多年,帮助政府、企业、高校等各界人士提高写作商务文章、复杂报告和演示文稿的能力。

那么,什么是金字塔原理呢?看这本书之前,我一无所知,看到有人推荐说对写作有用,就买下来了。读了这本书,你会知道,金字塔原理是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逻辑思路、表达方式和规范动作。

作者在书中首先介绍了金字塔的基本结构:中心思想明确、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

习得金字塔原理,目的是训练表达者做到:关注、挖掘受众的意图、需求、利益点、关注点、兴趣点和兴奋点,想清内容说什么、怎么说,掌握表达的标准结构、规范动作。金字塔原理帮助表达者要达到的沟通效果是:重点突出、思路清晰、主次分明,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

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构建金字塔的具体做法是: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疑问回答/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演绎归纳,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梳理一下读这本书带来的诸多启发:

1.切记标题提炼精华。这一点我想以后会让我和我的学生共同受益的。学生写考场作文时,无论是文章题目还是文中的中心句,都应该如此。如果是半命题作文,题目直接告诉改卷老师我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如果是命题作文,在开头点题。写作议论文时,每一段段首设中心句,然后再论述。

2. 习惯自上而下表达。这一点对写作及写作教学特别有启发,当然是说写论文,或指导学生写议论文的时候。现代社会人们每天接触的信息太多了,没有很大的耐心去看作者卖关子。所以开头最好开门见山,点明主题,简要写出后面论述的内容梗概。教师写论文也是如此,把主要观点或论述的几个方面先罗列出来,再围绕这些方面展开论述。

3.区分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上学时学逻辑学曾经区分得很清楚,但回到生活中又混沌到一块儿了。演绎推理即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演绎推理可分为以下三步:出现的问题或存在的现象;产生问题的根源、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演绎推理时,推理过程的第二个思想必须是对第一个思想的主语或谓语的评述。将不同的思想放入同一个范畴中,相当于用同一个单一名词概括其定义,这种方法叫做归纳。在归纳过程中,通常需要保持主语不变,改变谓语或者保持谓语不变,改变主语。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演绎推理,第2点是对第1点主语或谓语的论述。归纳推理,同组中的思想具有某种共性。读者更关心为什么的时候可以用演绎法。读者更关心怎么做的时候可以用归纳法。在议论文阅读或写作中,区分和练习运用这两种推理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思路才会清晰,论证才会充分。

4.序言故事化。序言就是一篇论文或一本书的前言。为什么要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是为了让读者抛开其他思想,专注于你的话题。激发读者兴趣,吸引注意力:新奇悬念给读者本人相关。所以可以提醒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以故事开头。作者还告诉我们,序言应当介绍四要素:介绍背景,指出冲突,引发疑问,给出答案。这和杜威的思维五步很接近,写作展现的就是思维的过程,就是用书面语言表述的过程,因为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是不同的,所以表述要清晰要全面要有条理性。

5.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这一点对我启发最大,因为以前做PPT不够用心,总觉得能展示想法就行了,没有受众意识,所以曾经被喜喜评价做得很简陋。作者认为,设计PPT演示文稿时,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最基本规则是:文字幻灯片应只包含最重要的、经过恰当分组和总结的思想(观点论据建议等),叙述时应尽量简洁;整个PPT演示文稿应图文并茂,配合使用各种图表(图、表或演示图);Ppt演示文稿应呈现经过深思熟虑的故事梗概和脚本。设计文字幻灯片的原则:每次只演示和说明一个论点;论点应使用完整的陈述句,而不是类似标题的语言;文字应尽量剪短;使用简单的词语和数字;字号应足够大;注意幻灯片的趣味性;逐级展开,提高趣味性。这里面的每一条,我们在做教学PPT时都可以用得到,都是很中肯的提醒。

在分条陈述问题或理由方面,作者认为每次不要超过5个。那么,今天谈启发就到这里吧。这本书强调的是书写技术层面多一些,所以不必逐句啃读,浏览即可。书中的例子都是关于商务文章的(因为这本书本来就是麦肯锡经典培训教材),看的时候不大看得进去,但是联系教学实践和自己的写作实践,阅读的时候,书中的观点还是能引发很多共鸣,你会不断得到启发的。当然,重要的是将你认同的观点化为对行动的指导,所以有时间或需要的时候还会再翻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