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芒格说学会了100个思维模型,就能解决人生80%的问题(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了解到思维模型的重要性,但它们可以从哪里学习到呢?是否必须通过专门的学习才能掌握?

非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去发现、学习以及运用这些思维模型。

一、多注意到有趣的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何会发生”

相信大家在平日总会遇到让自己感到好奇的事。比如,为何有人不论和谁,都会相处愉快,不会出现尬聊的情况?是因为这个人好脾气?还是TA很懂沟通的技巧?

又或者,为何有人减肥很容易成功?是因为TA的意志力更强?还是说减肥不成功他会有惩罚?

在这两个问题中,想必随后的那两个答案是我们多数人会直接产生的。但这就是答案了么?

根据今天在成甲老师讲解《思维模型》的课程中,我引用他的一个课堂案例。

他提到,某次出差和一位老师同行,一路沟通顺畅,感觉特别好。而且他还发现,这个老师无论和谁都能相处愉快。

在他佩服这位老师的同时,也不仅产生疑惑:TA到底是拥有何种能力?

通过认真观察这位老师多次和人沟通的经过,成甲老师发现:这位老师无论遇到谁,都会在和对方彼此介绍,简单沟通后,主动去请教这个人一个他所在领域的问题。往往这样的问题很容易引发对方的兴趣,并认真就这个问题进行回答。同时,在沟通过程中,彼此有来有往,两人的沟通就可以顺畅地进行下去了。

你看,这位老师不仅使得双方的相处很融洽,同时自己也获得了某个领域某个问题的解答。简直收获巨大有没有。

二、思考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上面这个案例启示告诉了一招如何快速和一个陌生人建立关联,不尬聊的技巧。但如果我们的思考止于此的话,那就只是获得了一项技能。

如果我们去思考这位老师为何采用这种方法。那我们就会发现,以往的沟通,为了避免尴尬,我们往往会陷入一种固定思维:对方不说话,那我就主动一点吧,引出话题,不停地讲,起码不会陷入沉默的尴尬……(是不是说中了很多人的心里话)

不过这位老师则不这样来想。在他心中,沟通是由三方沟通,我,对方以及我们交流的信息。信息可以由我产生,也可以由对方产生。对方不讲,或许 是因为不知道讲什么 ,那我就引出一个话题, 引导对方去讲他擅长或者感兴趣的内容 就好。

如此一来,交流的信息产生,我们三者就不会出现尴尬状况。

到了这一步,还不要结束。

我们再进一步去思考,这位老师提出的沟通三要素,有没有更加低层的模型来支撑呢?

三、从更底层去思考思维模型

想必刚才的“我、对方、交流的信息”,这沟通三要素已经让大家有所感受。这三者不就构成了一个系统?当系统中有了三个要素,我不再是唯一可以使劲儿的一方。元素多了,解决的措施、解决的角度也会明显增加。所以,这是更底层的 系统论 在起作用。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层次来考虑: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必然和心理学有关联。以往我们会认为“我”要主动,是由于我们天然会有种“自我为中心”的固定思维。

正是由于这种思维的限制,使得我们在考虑事情会过于考虑自己的能力和反应,而忽略掉了对方可能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在这个案例中,这位老师则进行了调整,把“我”为中心换成了“对方”为中心,让对方注意到自己的重要性, 增强对方在该交流中感受到的价值 ,进而把这个交流进行了下去。

在这里,我们分析了这一现象之所以会发生,系统论和心理学的角度。那是否还有更多的思考的可能呢?比如沟通的角度来看,双方身份的博弈角度?……如果你能从一个现象中找到更多的可能性,那对于底层思维模型的理解也会更加生动。

如此多次进行,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也会更加全面。那么,技巧、技能的掌握也会更加的容易。

假如我们学习到了许多思维模型,如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加以使用呢?我们明天再来细分析。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