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和“美”,到底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前段时间看到物理学家万维钢在他的收费专栏《精英日课》上发布的一篇文章《喜欢=熟悉+意外》,文章谈到了《大西洋月刊》里刊登过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什么能让东西变得酷》。“酷”这个说法由来已久,大概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了。

酷:中文意思是表示极致、程度深,比如:酷刑、酷热、酷似等等。相对于英文当中的Cool,汉语中的“酷”在程度上要强烈很多。英文当中的Cool,一般非常年轻的人甚至儿童用得比较多,属于一个非正式但是相当高频的用法。当他们想表达一样东西非常高级、非常棒,或者非常牛逼的时候,就会说“That’s cool.”。英英词典当中对这个词的解释,可以归结为这样一句话:看上去很高级,虽然界面不是太友好。首先,它有对某种看上去比较高级的东西赞许的意思;同时,其中包含一种“不友好”的意思,不够“平易近人”。用一个时髦词汇来表述,就是“高冷”。 它跟你存在距离和落差,不易亲近。同时,你又被它吸引,不由自主地想接近。这是一种类似于“禁忌即诱惑”的猎奇心态,一个让我们觉得酷的东西,一定对我们存在着某种吸引要素,同时存在着某种排斥性要素。 我们就用一个品牌的例子看看什么是Cool。

也许你对他不屑一顾,但是在这个大家都在保持完美形象和打造模范夫妻的娱乐圈里面,陈老师是一个另类。大多数人记得他,只是因为他的摄影技术,而非他的演技。当自己的隐私被曝光之后,他不得不退出娱乐圈。从父亲那里拿到250万美元去美国做潮牌CLOT时,他被父亲讽刺说:“这钱也是打水漂,你赔定了。”。然而,他用对待艺术的方式做衣服,对于设计每一款衣服背后的故事,他都如数家珍。CLOT这个服饰品牌在之后的几年里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他在LA的3125c企划中,每款T-shirt都不超过75件,都有可以被追踪的编号。而且,每一款都不会再重印。在这几年当中,CLOT和一些知名品牌也有经常性的跨界合作,比如Nike和Levis等等。CLOT最经典的黄荆棘单品全新的要万把块的价格,二手的也卖到几千块。我们从“酷”的两个要素来分析CLOT:吸引要素就是它的款式新颖,数量稀有;当然,不菲的价格让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当然,陈老师的个人形象标签,也兼具这两种要素。

当我们谈到酷的时候,常常会想到同样具备这两种要素的另一种状态,那就是“美”。美的东西往往也是同时存在吸引你的一面和排斥你的一面。所以,美通常都会和“距离”联系在一起。我们经常听说一句话,叫做“距离产生美”。上网查了一下,最早提出这种说法的是英国美学家布洛,他所主张的观点是: 一个事物,或者一个人是美的,那么它和你之间必然是有距离的,至少你会感受到某种距离(差距)。

关于美,中国也有一个美学家叫高尔泰,他对于美的定义当中,认为 美是自由的象征,同时也是努力的象征。什么是自由?自由就是相对于通常情况,限制更加少。这种限制减少的情况是由于个体的努力才出现的结果。那种挣脱束缚和限制的过程叫做自由,自由并不是单纯的任性。 曾经和一个好友在网上聊天的时候,笔者突然创造了一个叫做“腾挪空间”的理论。可以说,自由就是有足够的腾挪空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更精确地说是中国的绝大多数成年人,他们的腾挪空间其实是很有限的。以工作为例,白领上班族一般被称作“格子间男人/女人”,这种称呼不是那么讨喜,但是相当写实。在格子间工作,然后得到相应的回报。为了有生存的资金,就要在格子间里持续付出时间和精力。随着工作经验的累积,工作同样的时长就有机会(不是一定的)获得更高的回报。这个时候,腾挪空间也仅限于格子间。如果要扩展腾挪空间,就会面临竞争,当然就存在风险。要么参与某种程度的竞争(比如创业),要么用某种可掌控的资源交换更大的腾挪空间。无论是何种方式获得了腾挪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必然是某种努力的结果,也就是参与竞争或者资源互换的结果。至少相对于格子间,那也是一个看上去更美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听到“人往高处走”和“高处不胜寒”的原因了。所谓的“高处”,就是和现阶段有距离,代表了更高的自由度,同时意味着要获得这种更高的自由度,靠主观努力获得这种自由度的,才叫“美”,否则就会遭到舆论的负面评价。但是从感官上来说,“高处”真的很美,要不然人就不会向高处走了。

“酷”和“美”的区别在于:前者更加强调排斥的要素,而后者更强调吸引的要素。

主流的美学有两种重要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美是客观的。也就是说,一种东西之所以美,是因为它包含着一组固定的数据或者符合某个特定的规律。比如黄金分割,大多数认为符合黄金比例的事物都是美的,达芬奇的化作《蒙娜丽莎》和《维特鲁威人》就是典型的例子。甚至在股票市场上的技术分析人士都会利用黄金分割线和江恩角度线进行交易决策。第二种观点是:美是一种互动形式。比如画作是画师和画布颜料的互动,古典音乐是手指与琴弦的互动,当然这必然是看客与被欣赏的对象之间的互动。我们的感官收集到某种信号或者数据,并且与大脑里的数据进行匹配,然后得出一个“美”的结论,所以说那也是一种互动。

当然,我们从“美”(当然也包括“酷”)所具备的吸引和排斥要素和距离属性,可以进行另一个推论:美是一种选择,选择走窄门。

“走窄门”的概念在《新约》中被提及。阿尔帕西诺在电影《闻香识女人》的最后的演讲当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所谓的“难”,其实是一种主观感受和判断,即感觉或者判定相对于做简单的事情,做困难的事情必然遇到更多的限制。这种限制可能来自于物理层面,也可能来自于心理层面。那么,做难的事情意味着遭遇并设法解除限制,无论这种限制来源于物理层面还是心理层面。如果没有遭遇任何限制,那就不能算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为什么要“走窄门”呢?因为路会越走越宽。当选择窄门的时候,必然遇到限制。要继续走下去,必然需要突破限制。那么进入窄门以后,要持续走下去的话,必然要比没有选择窄门的个体解除的限制更多。相对于该个体而言,越向前走,排除的限制就越多,意味着能力越强,腾挪空间越大。最后,路越走越宽。没有选择窄门的人,一直做那些简单的事情,当然这个过程中碰到的限制非常少。随着时间的推移,限制依然在那里,不离不弃,腾挪空间,也就那么点吧。

美是一种选择,选择窄门。进入窄门之后,需要努力,不断排除遭遇的限制。当限制被排除的时候,腾挪空间越大,路越走越宽,也就越自由。 那么,在生活中,如何选择窄门呢?

无论是物理层面还是精深层面,个体的状态一直在三个区域当中来回摆动。最核心的一层是舒适区,舒适区向外一层叫学习区,学习区之外的一层叫做焦虑区。

当我们处于舒适区的时候,限制并不存在。当我们处于焦虑区的时候,会感到无从下手,因为到处都是限制。当我们处于学习区的时候,会出现某种程度的舒适,同时也会出现某种程度的限制,这种限制在个体可接受范围之内。个体可以通过努力去排除限制。一旦限制被排除,那么舒适区就会被扩大,个体的自由度也就越大。

在游戏设计当中,如果每个关卡的难度都非常低,那么玩家会因为游戏缺乏挑战性而放弃这款游戏;如果第一个关卡对于玩家来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玩家也会放弃这款游戏,以免自尊受到持续伤害。一般来说,下一个关卡都会比当前关卡难一些,那么每一个关卡都是有一定程度的挑战性的。同时,在过关或者任务过程中,击杀怪物和Boss都会得到经验奖励。这样突破限制和能力提升的过程被量化,也被可视化了。 玩家在这款游戏当中投入的精力越多,放弃这款游戏的可能性越小。

在生活中,选择窄门意味着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不断迎接挑战,但是要注意的是:尽量不要进入恐慌区。很多人其实有一种事不关己的思想。碰到了一些看上去比较麻烦的事情,就说这件事情跟我没什么关系。一句俗话很好地表达了这种思想: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很多时候,我们错过,就是因为认为这件事情跟我们无关;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为了逃避困难而说服自己,这件事情跟我们没关系。每个人一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很多事情其实真的不是自己的事情,或许是其他人让我们帮忙,我们应承下来了。通过努力最终解决了问题。尽管当时觉得这么做没什么用,然而不知道哪一天,我们就会用到当时解决他人问题时采用的策略解决了自己面临的非常棘手的问题。古人所说的“功不唐捐”,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世界不断变化,你的舒适区也在不断变化。如果不主动拓展舒适区,主动选择走窄门,就只能被逼到一个窄门当中,那个窄门或许是窄得让人窒息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