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做汉中王后,为何诸将均升职,只有赵云诸葛亮没有升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10-23

刘备做汉中王后,为何诸将均升职,只有赵云诸葛亮没有升官

在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战役有很多,汉中之战也是其中一种。这场战争,不仅耗时长,消耗的兵力也数不尽数,粮草方面更是耗尽了不少。曹操和刘备都是有名的战将,他们的兵法以及指挥能力更是无人能比。因此,这场战役最终僵持整整两年之久。最终刘备成功拿下这场战争,夺得啦汉中之地。但这里的百姓却已经被迁走,只剩下空空的一座城。

在四百多年前,这里就发生过一个崛起的部落,当时的刘邦就是在这个汉中之地开始发起进攻,拓宽自己的领地,逐渐把中国统一起来的。这样的事件正好是刘备的人生目标,他要兴复汉室,又有这么好的例子。所以,这座空城对刘备来说,这仍旧意味着是一种机遇。

战役下来,像一些雷军,吴兰等这些名将都牺牲在战斗中。但目标不达,仍旧需要继续亢奋。之后,诸葛亮用自己写的《隆中队》帮助啦刘备很多,这也导致曹操军营中发生了内乱,整个战队乱而无序。正是这些时候,刘备趁机夹击曹操领队,在这种情况下,房陵,上庸终都落在刘备的手里。这次战争的胜利,诸葛亮在其中也是有亲情的失去,他的大姐夫是房陵太守蒯祺最终被孟达军所杀。亲情失去之痛都会有,当然诸葛亮也不例外。对于做事明理的他,纵然只有默默悲哀,也只有无可奈何的去接受。但为百姓们安居乐业,为天下太平,他的人生目的仍旧坚定不移,继续帮助着刘备一起平天下。

在刘备逐渐走向复兴的路上,现在已经有很多领地在自己的手中,对于荆州三郡虽已经给啦孙权,但成功占领的其他地域还是很大。刘备复汉的决心也因此从未失去,所以,他在自己的领域先自行封王,但在古代的时候都是讲究形式和规矩,刘备要想称王,需要他人举荐。随即他的许多有地位的部下均向汉帝上表意见,令其刘备称王,削曹复汉。当然这只是一种必要的过程,结果终归是刘备称王。地点在汉中外的成功称王。

刘备称王成功后,对自己手下的将领也是十分爱戴,将他们都升了官。但也就唯独赵云诸葛亮仍旧停留在原职,这不禁使老百姓产生产生疑惑。 其中,刘备将关羽、黄忠等一些升到啦同一职位,这也使得关羽的极度不乐意。

据我们所知,刘备曾三度茅庐请诸葛亮跟他一起创大业。这也看出诸葛亮的重要性。而诸葛亮宁愿住茅庐也曾拒绝啦刘备两次,这也说明诸葛亮并不是那种为势力而失衡的人,也表明他不为世俗所动,正义平和的人。虽然诸葛亮并未升职,但是人人所知他的品格和能力,也是众人所叹服的,所以,他的职位就算不动,权威却一直都是最高的。

建安24年,在刘备刚称汉中王后,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年间,整个局势起伏也是非常不稳定。关羽在战场上厮杀,势头强劲、精力充沛,可以说天地都在帮助这这场起义可以顺利进行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关羽顺利地战胜啦好几场战役。看着局势的变化,关二爷威震华夏,荆州,豫州等一带的地区也都开始起义,这时的曹操再也没有胆量去制止,也被这些举动给吓着啦。

诸葛亮战法是好,被适当利用才能取得最佳成功。虽然有诸葛亮赵云这些无比忠诚的将士,他们不谋权不谋利,所以不升职也是对他们的尊重。但谁不不会想到,有这样好条件,汉还是下去啦。

第2个回答  2019-11-09

因为那时候诸葛亮是刘备身边的军师,掌握着刘备的核心机密,而且那个时候又没有宰相的头衔,所以就没有给诸葛亮升职。而站在诸葛亮的角度来说,诸葛亮本身就不在乎什么官位名利,他总会兢兢业业地为刘备出谋划策,不为回报。而赵云是刘备的侍从,刘备同样相信他的忠心,封他大将军即使没有实权,但是仍然处于核心地位。

当初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出山,足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诸葛亮在辅佐刘备期间,真的是兢兢业业,诸葛亮对刘备的忠心日月可鉴。刘备在打天下的道路上,诸葛亮可以说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备非常信任诸葛亮,也把他当成是自己的左膀右臂。诸葛亮也掌握着刘备身边的核心机密,在众人眼中,即使诸葛亮仅仅只有一个军师的头衔,但是人们对他的尊敬和爱戴却只增不减。


赵云是刘备的侍从,同样也是刘备信赖的人,刘备封他为大将军也是把他置于核心的位置,并不是亏待他。其实赵云和诸葛亮一样,他们都不在乎身边的名利什么的,他们觉得能够为刘备的统一大业做出贡献就是件十分荣幸的事情。

再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时候刘备刚刚平复了益州,为了安抚那些投降的大臣们,刘备不得不给他们一官半职,这样也好讨好他们,防止他们起兵造反,这样有助于平定当下的局势。所以就没有再给诸葛亮和赵云升职。但是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却没有被影响,在众人眼中,诸葛亮和赵云仍然是人们爱戴的对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