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单只脚水肿、疼痛…小心深层静脉栓塞,恐酿致命肺栓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1

夏天久坐冷气房工作,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当长时间坐姿或蹲姿站起来之后,突然感觉下肢有一只脚疼痛、水肿,甚至有腿围变大、小腿腹压痛等症状时,不一定都是脚部拉伤,有可能是静脉栓塞。拖延治疗,可能导致皮肤溃澜,甚至严重并发夺命风险高的肺栓塞,不得不慎!

严重静脉栓塞小心造成肺栓塞 有5成致死率

国泰医院心脏内科主治医师张嘉修表示,静脉分为表浅静脉与深层静脉,前者不一定会有疼肿现象,但会出现静脉曲张;而深层静脉一旦堵塞,往往会出现大问题。初期一般都发生在下肢,小腿会肿大,走路时小腿会疼痛,时间再累积久一点,一旦静脉压力升高,高静脉压会使脚踝附近的皮肤色素沉积变暗沉褐色,此情况称之为郁积性皮肤炎,形成难治的静脉溃疡;如果再因搔痒抓破皮,恐变成皮肤溃疡,造成蜂窝性组织炎引起败血症。

单一只脚出现水肿,小心可能是深层静脉栓塞

严重静脉栓塞者,血块随着血液流动循环至肺部,造成肺栓塞,临床发现有5成致死率,严重肺栓塞能在几分钟内要人命。尤其有单一只脚出现水肿,主要因自体循环异常,就要注意可能是深层静脉栓塞。

临床曾经收治1名75岁陈奶奶,某日发现左脚肿胀,竟然无法穿鞋子,但不以为意,1个月后出现走路会痛、会喘、呼吸不顺,才紧急就医。就医后发现,陈奶奶的左脚静脉血管已有大量血栓形成,血流阻塞后并发蜂窝性组织炎引起败血症,意识不清险送命。所幸及时经用新式「血栓抽吸清除装置 (Angiojet)」治疗后,将血栓清除,恢复健康。

静脉栓塞发生率,是动脉血栓的4倍

静脉栓塞发生率约 1/1000–3/1000之间,是动脉血栓发生率的4倍,近年来在年轻及老年族群都有增加的趋势。静脉栓塞形成相关的危险因子包括:久坐不动、年纪大于40岁、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自体免疫疾病、女性怀孕时或长时间服用口服避孕药,以及剧烈运动后忘记补充水分,使血流无法正常等。

血栓抽吸清除装置治疗静脉栓塞,黄金治疗期3周内

静脉栓塞,早期是服用抗凝血剂,但是如果栓塞量过大过多,侵犯骨盆腔大静脉,治疗后效果不佳,高达5成以上的病人会发生「血栓后症候群」,饱受腿部肿胀、皮肤溃烂,并发蜂窝性组织炎,甚至败血症而送命。目前已经有进步的新式「血栓抽吸清除装置」治疗,利用导管方式清除血栓,将血栓溶解剂先直接注 入血栓内部,再转换模式利用白努力定律,由抽吸导管局部喷射水柱破坏血栓,同时产生强力负压,将血栓碎片顺着负压方向而吸入导管内移出体外,借此清除血栓且血栓碎片,也不易飘至他处造成伤害。

新式「血栓抽吸清除装置」治疗,病患仅于腹股沟处或膝窝处留下不到0.5公分的小伤口,患者复原快速。此外,在血栓发生的黄金治疗期3周内,可快速有效消除腿部肿胀情形,大幅增加血栓清除率,也降低血栓并发症的发生。

【心脏内科医师叮咛】:

提醒,夏天气温高,在户外活动容易大量流失水分,记得多喝水补充水分;还有久坐办公室上班族,记得工作一段时间要起身动一动,勿固定同一个姿势时间太久;以及孕妇、肥胖,或是年纪大,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都要特别小心,一发现小腿肿胀、疼痛,且突然有气促、胸痛、呼吸困难、心跳过速的现象,应及早就医诊断,予以即时治疗。

静脉栓塞形成相关的危险因子包括:久坐不动、年纪大于40岁、患有糖尿病、恶性肿瘤、自体免疫疾病、女性怀孕时或长时间服用口服避孕药,以及剧烈运动后忘记补充水分等。(图片提供/国泰医院) 上班族久坐发现单一只脚疼痛、水肿,不一定都是脚部拉伤,有可能是静脉栓塞。。 静脉栓塞发生率约 1/1000–3/1000之间,是动脉血栓发生率的4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