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怎么说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3

1. “问”在古文中怎么说

“问“在古文的意思指的是:

(1)询问。 宋刘褒《六州歌头》“杯到莫停手,何用问来期。“

(2)论难,探讨。《礼记·学记》:“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3)考查;过问。《汉书·韩延寿传》:“望之自奏:‘职在总领天下,闻事不敢不问‘“。又与否定副词“不”组合成“不问”,犹“不管“。唐韩愈《送殷员外序》:“凡四方万国,不问海内外,无小大,咸臣顺于朝。“

(4)审讯罪犯。《金史·世宗纪中》:“诏凡犯罪被问之官,虽遇赦,不得复职“。

(5)责问;追究。《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6)打听;寻访。明金诚《江行》:“十年踪迹浑无定,莫更逢人问故乡“。

(7)周代诸侯国间互相访问的礼节。《周礼·秋官·大行人》:“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

(8)馈赠。《诗·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

(9)慰问;探望。《周礼·秋官·大行人》:“(上公之礼)出入五积,三问三劳“。

(10)旧时订婚,男方向女方下聘礼。《谷梁传·庄公二十二年》:“礼有纳彩,有问名,有纳徵,有告期。“

(11)通“闻”1,告诉。《战国策·齐策三》:”或以问孟尝君。“

2,音讯;信息。《宋书·谢晦传》:“(刘)穆之丧问至,高祖哭之甚恸。“

3,名声。汉《夏承碑》:“令问不已。“

4 介词,表示方向、对象,相当于“向”。唐杜甫《入宅三首》之二:“相看多使者,一 一 问函关”

5 姓。《广韵·问韵》:“问,姓,今襄州有之。“

2. 古文对话聊天怎么说

文言文,或者说古文bai里,聊天这样的意思,用谈或论来表达的。

聊字是没有谈话的意思的,天字更不用说。 古文常有谈论风生,高谈阔论等字眼。

现代人也喜欢用会晤,晤谈之类的现代语汇,但会字本意相遇,聚集,会晤的会字并不表达谈话的意思,只表达会见聚集意。晤字亦无谈论之意。

可以说,现代汉语离du汉字已经走太远了,渐渐都不是一个文字体系的了。 在古代,人与人交谈多用“话”来表示。

有以下几种含义: 1、说;谈 2、又如:话zhi夜(夜谈);话心(谈心);话家常;话雨(朋友相聚晤谈旧事) 3、告诉。如:话信(口信);话口(方言。

口风;口气) 4、用于假设dao复句的偏句句尾。如:如果这样的话,我就不参加了。

5、相当于章回的意思,如《头颅中国》一书的体例分为二十话。 扩展资料: 在中国的古诗词中,常常采用多种手法表达交谈之意。

如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回,意即打开窗户面对着场圃,喝着酒谈论桑麻的长势。此处的“话桑麻”就是聊天的答意思。

再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处的“话”就是闲谈的意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话。

3. “句子”用文言文怎么说

翻译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重了,子敬先去世了。

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了。”说话时脸上看不出一点悲伤的样子。

就要来轿子去奔丧,一路上都没有哭。 子敬向来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你的人和琴都了!”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

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去世了。 ~~~~~~~~~~~~ 出处《晋书·王徽之传》:“献之卒,徽之……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 释义:子猷:王徽之 字子猷,王羲之的儿子 子敬:王献之 字子敬 王羲之的儿子 亡:去,不存在。

都:总,竟。了(liǎo):完全。

舆(yú):轿子。调:协调。

“人琴俱亡”,表示看到遗物、悼念者的悲痛心情。 典故: 王徽之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曾担任大司马桓温的参军(将军府参谋)。

他性格奔放超脱、不受约束,常蓬松着头发,衣带也不系好,就随随便便地上街寻友,出门访客。闲散成性的王徽之对自己所担任的职务,也不常过问。

他做过车骑将军桓冲的骑兵参军,一次桓冲问他:“你在管哪方面的事啊?”他含含糊糊回道:“大概是管马吧。”桓冲又问:“管多少马呢?”他回道:“我不懂马,是个外行,管它有多少哩!”桓冲再问:“近来,马掉可多?”他干脆说:“活马我尚且弄不清,哪里还弄得清马!”王徽之有个弟弟叫王献之,字子敬,也是东晋的大书法家,与父亲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

徽之、献之兄弟俩感情非常好,年轻时同住在一个房间里。平时,做哥哥的很佩服自己的弟弟。

有一天,家里失火。徽之吓得连鞋也来不及穿,慌忙逃走;献之却神色不变,泰然地被仆人扶出。

一天半夜,他们家里钻进来一个小偷,打算把凡能拿走的东西都偷走。王献之发觉后,就慢吞吞地说:“偷儿,那青毡是我家祖传旧物,就把它留下来吧。”

小偷一听,惊慌地逃跑了。他们兄弟俩常在晚上一起读书,边读边议,兴致很高。

有一晚,两人一起读《高士传赞》,献之忽然拍案叫起来:“好!井丹这个人的品行真高洁啊!”井丹是东汉人,精通学问,不媚权贵,所以献之赞赏他。徽之听了就笑着说:“井丹还没有长卿那样傲世呢!”长卿就是汉代的司马相如,他曾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和跟他私奔的才女卓文君结合,这在当时社会里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徽之说他傲世。

后来,王徽之任黄门侍郎(皇帝身旁的侍从官),因不习惯宫廷那一套十分拘束的生活,就辞职回家。说也巧,他回家没多久,居然和王献之同时生起病来,而且两人的病都不轻。

当时有个术士(看相占卜为业的人)说:“人的寿命快终结时,如果有活人愿意代替他,把自己的余年给他,那么将的人就可活下来。”徽之忙说:“我的才德不如弟弟,就让我把余年给他,我先好了。”

术士摇摇头:“代人去,必需自己寿命较长才行。现在你能活的时日也不多了,怎么能代替他呢?”没多久,献之去世。

徽之在办丧事时居然一声不哭,只是呆呆地坐着。他把献之生前用的琴取过来,想弹个曲子。

但调了半天弦,却总是调不好。他再也没心思调下去了,就把琴一摔,悲痛地说:“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意思是说:“子敬啊子敬,你是人和琴同时都失去了啊!” 王徽之因极度悲伤,没多久病情转重,过了一个多月也了。后来,人们就用“人琴俱亡”,表示看到遗物、悼念者的悲痛心情。

4. 古文对话聊天怎么说

文言文,或者说古文里,聊天这样的意思,用谈或论来表达的。聊字是没有谈话的意思的,天字更不用说。

古文常有谈论风生,高谈阔论等字眼。现代人也喜欢用会晤,晤谈之类的现代语汇,但会字本意相遇,聚集,会晤的会字并不表达谈话的意思,只表达会见聚集意。晤字亦无谈论之意。可以说,现代汉语离汉字已经走太远了,渐渐都不是一个文字体系的了。

在古代,人与人交谈多用“话”来表示。有以下几种含义:

1、说;谈

2、又如:话夜(夜谈);话心(谈心);话家常;话雨(朋友相聚晤谈旧事)

3、告诉。如:话信(口信);话口(方言。口风;口气)

4、用于假设复句的偏句句尾。如:如果这样的话,我就不参加了。

5、相当于章回的意思,如《头颅中国》一书的体例分为二十话。

扩展资料:

在中国的古诗词中,常常采用多种手法表达交谈之意。

如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意即打开窗户面对着场圃,喝着酒谈论桑麻的长势。此处的“话桑麻”就是聊天的意思。

再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此处的“话”就是闲谈的意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