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000字论文

如题所述

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000字论文如下: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深邃而丰厚的历史底蕴。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就是其连续性。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即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只有中华文明以国家的形式延续至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能够不断地返本开新。

有道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即一方面不断地回到文明的大本大源,以强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增进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则追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的变通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的进取。正是在这种经权互补、恒常与变易的张力结构中,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上下五千年而历久弥新。这恰好应了《诗经》中的那句话,即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数千年的文明史,积淀并浓缩着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创造,记载并折射着中华民族起伏跌宕的历史命运,昭示并开启着中华民族光明博大的文化愿景。这一切都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构赖以凭借的底气所在。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从历史的长时段看,不同的文明总是通过相互交往和借鉴来实现自身发展。因为任何一种文明都有自身的优长之处,也有自身的局限。已有的历史证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形态,没有哪一种文明堪称千古不变的楷模。承认这一点,正是使各个文明保持自我谦逊、彼此尊重、和平共处的重要条件,从而构成捍卫文明多样性,以维系人类文明健全格局的必要前提。正像生物多样性乃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样,文明多样性也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文明的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牺牲文明的个性为代价,陷于文明的同质化,而应当是在各个文明保持自身独特传统及其特有优势的前提下走向更加健全和完备。陷入自我孤立和封闭的文明是没有前途的,也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来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常态。历史上是如此,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更是如此。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民族的、国家的、地域的文明,其孤立状态逐步被打破,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小村庄”。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的普遍交往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这一背景下,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只有通过“世界历史”基础上的文明互鉴才能够实现。

实践本身是感性的创造性的活动,它总是向未来敞开自身。这种推崇实践的取向落实在当下,就意味着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在此基础上能动地建构起既富有时代感、具有原创性,又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性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可以说,诉诸实践是使中华文明不断走向现代化的基本路径。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把今天的中国由一个文化大国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强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02

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000字论文如下: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深邃而丰厚的历史底蕴。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就是其连续性。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即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只有中华文明以国家的形式延续至今。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能够不断地返本开新。

有道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即一方面不断地回到文明的大本大源,以强化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增进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则追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的变通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的进取。

正是在这种经权互补、恒常与变易的张力结构中,中华文明能够绵延上下五千年而历久弥新。这恰好应了《诗经》中的那句话,即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数千年的文明史,积淀并浓缩着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创造,记载并折射着中华民族起伏跌宕的历史命运,昭示并开启着中华民族光明博大的文化愿景。这一切都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构赖以凭借的底气所在。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批判地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从历史的长时段看,不同的文明总是通过相互交往和借鉴来实现自身发展。因为任何一种文明都有自身的优长之处,也有自身的局限。

已有的历史证明,世界上并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形态,没有哪一种文明堪称千古不变的楷模。承认这一点,正是使各个文明保持自我谦逊、彼此尊重、和平共处的重要条件,从而构成捍卫文明多样性,以维系人类文明健全格局的必要前提。

正像生物多样性乃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样,文明多样性也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

文明的交流互鉴不应该以牺牲文明的个性为代价,陷于文明的同质化,而应当是在各个文明保持自身独特传统及其特有优势的前提下走向更加健全和完备。陷入自我孤立和封闭的文明是没有前途的,也是缺乏生机和活力的。

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从来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常态。历史上是如此,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更是如此。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民族的、国家的、地域的文明,其孤立状态逐步被打破,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小村庄”。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的普遍交往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在这一背景下,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只有通过“世界历史”基础上的文明互鉴才能够实现。

实践本身是感性的创造性的活动,它总是向未来敞开自身。这种推崇实践的取向落实在当下,就意味着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在此基础上能动地建构起既富有时代感、具有原创性,又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性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可以说,诉诸实践是使中华文明不断走向现代化的基本路径。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把今天的中国由一个文化大国建设成为一个文化强国。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