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4-08-12
1945年,美占日本,意图借由非军事化、民主化和解散财阀的政策,削弱日本的威胁。直至上世纪50年代,冷战爆发,美国扶持日本以抵抗共产主义扩张。1951年,两国签订安全条约,使日本隶属于美国。
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美国于1960年协助其完成纺织轻工业到资本密集型重化学工业的转型。自1950年代起,日本在家电市场大举增长,至70年代,家电普及率达到相对饱和。同时,全球经济问题导致美日贸易战,集中于纺织、钢铁、彩电、汽车、通信、半导体六大行业。纺织行业,日本出口棉制品一度占领美国市场,引发贸易战。钢铁行业,日本产量占美进口比例大幅提升,美国要求自主限制出口。彩电市场,日系产品凭借价格优势,美国向日本企业提出反倾销要求。汽车行业,日系车进入美国市场迅速,引发贸易战并持续数年。通信市场,美国推动通信市场开放,要求日本减少对市场封闭的垄断行为,进行贸易战。半导体行业,美日贸易产生顺差,引发贸易战。
综上所述,美日贸易战的起因、发展和收局,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经济利益博弈与较量。在贸易战的背景下,日本采取了限制出口、投资海外建厂、补贴和利用WTO框架等应对策略。美国则通过提高关税、出口限制以及利用WTO等手段,试图削弱日本的经济实力。贸易战虽告一段落,但并未消除中美之间的经济竞争与矛盾,后阶段还涉及了金融战、经济战等更高层次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