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关心,可能变成儿女的负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记得母亲常说的一句话:80岁也要有个妈,有妈才有家。只要妈不闭眼,就会为儿女的事操碎心。年轻时不懂母亲的心,总觉得母亲的话真多,每天从早到晚说个不停。即使结婚生子,她也会隔三岔五的电话教导一番,话题都是在少喝酒、多点时间陪孩子......有时看到母亲的电话,竟然有了恐惧感,不知道电话另一头的母亲又对自己哪方面表现不满。

直至母亲卧床,失去语言功能后,每次只有眼神的交流,仍能感受到母亲的牵挂。双亲去世后,每当听到同事的母亲电话唤儿子回家吃饭时,心中升起无尽的酸楚和羡慕;每当欢度传统节日时,邻居家都是儿孙满堂,时常传来欢声笑语,才懂得母亲常说的那句话。曾经看到视频中100多岁的老母亲给80多岁的女儿发红包,而泪流满面。

慢慢地,自己身上有了母亲的影子,与儿子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没有面对面唠叨的机会,一切都在视频中解决。时常惦记儿子每天的出行是否安全?工作有何进步?健康状况如何?饮食是否科学?

每次视频,先问饮食问题,总要提醒清淡为易,过早肥胖的危害。儿子早出晚归的作息,晚餐才是两人的正餐,对于老妈的建议视为唠叨,做出无奈的解释,继续按照他们的饮食习惯生活。鞭长莫及的事情,只能顺其自然。

这次大连出差,与儿子共进第一天晚餐,发现儿子体态肥胖,不修边幅。回到宾馆与儿子简单聊了几句,告诫他注意形象,需要把减肥提到议事日程。儿子敷衍地答应着,又急于回单位加班,草草结束谈话。

回来后,自觉有些话题没有说透,与儿子视频提出发现的问题。儿子满脸不悦地解释自己每天工作繁忙,早晨又赶时间,忽略了衣着问题。本想让儿媳对他严加管理,还没等话说完,儿媳误以为我嫌弃她不关心儿子、不注意卫生,哭诉着:衣服都给他洗干净了,他不穿,我有什么办法......

莫名的哭诉,让好意变成了恶婆婆,尽管解释儿子身上的恶习,需要儿媳花时间监督改正,仍传来大声哭诉的辩解,好意就此戛然而止。尽管儿子解释最近诸多压力导致的不冷静,需要慢慢解压,劝慰不要生气......

静心反观自己的言行,没想到关心变成了儿女的负担,婆媳关系产生了微小变化,一肚子委曲不知向何倾吐。细思之后,自己犯了长臂侠的错误,儿女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父母只需要保持健康,需要收回过度的关心,默默牵挂足矣,不惹老来嫌的麻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