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到了该学会如何面对至亲衰老和死亡的时候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4
很久之前在一篇公号看见过这本书的推荐,因为工作繁忙也就忘记了。前几天听了喜马拉雅的晓书童频道讲了一期关于死亡的节目,突然想到了这本书,想不起书名,自己愣是在网上凭借着对书的名字的可能的猜测,对书可能谈及的内容的搜索,外加记得是外国人写的书,总算让我在豆瓣读书找到了——《最好的告别》,豆瓣得分9分,用豆瓣的同学知道,这可是少有的高分评价。

        为什么特别想要看这么书呢?有的人会说你还这么年轻,怎么每天就在思考这么消极难过的事情了,有大把的美好的事情可以做。对于我们80后一代,真的不年轻了,最大的80后已经快40了,父母亲也都60多了,最小的80后,也已经差不多30了。我88年生,今年刚好30岁,没有小孩,父母也是年过五旬了。而且我发现父母一代对他们的衰老,无法释怀。爸妈年纪大了经常生病,头发早就开始白了,经常染发避免白发凸显,身体消瘦了,身高变矮了,晚上睡不好觉,皮肤衰老了等等情况。

         我们何尝不是也嘲讽自己呢,网上经常说的89年老阿姨,中年人等词汇,也凸显了我们80后对年龄的焦虑,老了,确实老了。但是我们的焦虑和父辈的焦虑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感叹胶原蛋白的流失、感叹眼角的细纹,他们恐惧的是死亡的临近。虽然绝大部分人都不敢谈及不敢面对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实实在在的也对我们这一代人有了很大的心理考验。

         我们现在过的今天正是昨天逝去的人奢望的明天。我们的父母都在老去,我们到了该考虑如果面对他们的衰老和死亡的时候了。

         说实话,以我现在的心境、心理状态,虽然和父母关系不算特别亲密,但是如果要我面对他们的死亡,我是绝对承担不起的。

        《最好的告别》——是印度裔美国医生阿图·葛文德所做,还有另外两本讲他从医经历的书,组成三部曲,但是我最想了解的还是这本书,这本书的销量也是三本书里面最高的。葛文德是个非常善良的医生,从他穿插讲述的一个个真实故事,甚至他自己父亲的故事中,我了解到善终服务这个理念,是这本书想要发扬的理念,也是对一直以来医疗制度的批判。这本书是我在kindle上面做笔记做多的一本书,没有之一。

         生命的最后一刻必定是衰老与死亡。因为我们害怕死亡,所以从古至今人们都在想着长生不老。古有秦始皇一直寻求长生不老,最后知道无法实现,于是留下兵马俑,永垂青史。四大名著西游记里面的唐僧肉也是长生不老代名词,所以各路妖魔鬼怪针相抢夺。生物科技领域从来没有停止过研究延长寿命,青春永驻的方法,现在已经出现了液氮冷冻技术,望以后能起死回生复活。

         人到30岁之后,身体机能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皮肤会流失胶原蛋白,会起皱纹,体力会不如从前,爬个几层楼梯都需要休息而且气喘吁吁包括整个脑组织都在缩小,到七十多岁的时候,大脑灰质丢失使头颅空出了差不多2.5cm的空间,所以特别容易受到撞击后发生颅内出血。大脑内的海马体开始萎缩,所以会记忆衰退,甚至发展为老年痴呆。这些都是从30岁就开始发生的衰老的改变。

            生老病死,一般所说的老死,应该算是一种幸福,但是也是各器官衰竭引起的。老了之后各种病症,甚至癌症都有可能发生(当然现在癌症一直在趋于年轻化)。如果你的家人住进了ICU,你会和他讨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他希望怎么度过呢?我在家里亲戚偶有住院去探视的时候,发现病房里面一般老年人居多,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人年纪都非常大了,蜷缩在病床上带上氧气,输着液,也一直大声呻吟喘气,干瘪的身形看着着实令人恐惧,说不出来一句话,就这么一直蜷缩着,家人聘请了一位护工对他进行照顾。老人这样在医院里面接受治疗,全身插满管子、仪器,没有家人的陪伴,没有尊严,他愿意这样过吗?

          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不愿意面对家人的死亡到来,哪怕能延长一两个月的生命,都愿意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而不是掌控在自己手里,我们从来没有学会过怎么优雅的跨越生命的终点。承认“年纪大了”才能活得自然。

         在书中看到了美国养老医疗制度发生的改变,从医院、疗养院、辅助生活机构到提供善终服务。说实话,很羡慕,我特意查询了中国能否提供善终服务,结果是没有查询到相关机构和信息。美国完整的社会保障和联邦医疗保险,可以使美国公民享受到各种养老服务,当然过度治疗同样存在。注意到文中提到的多位老人,因癌症备受折磨,从手术到放疗化疗,一大把年纪经受各种疼痛、无法进食、无法呼吸的折磨,到了生命的尽头,他们选择了善终服务。由专业的医护人员上门在家里进行服务,也可以提供24小时的护士,为病人减轻疼痛的折磨,好好的享受最后的和家人相聚的美好时光。而且有不少享受善终服务的病人,后来存活的时间比医生预计的都要长,并且幸福感很高。他们经受的痛苦更少,身体能力更强,能够更长时间地同他人进行更好的沟通。此外,这些病人在去世半年后,他们的家人患持久的严重抑郁的概率非常小。换句话说,同医生就临终偏好进行实质交谈的病人在死的时候更平静,对自己的状况有更好地控制,也免除了家人的痛苦。

          当我们年老、体弱、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是什么使生活值得过下去?等年纪大了,你会明白能自己独自走到卫生间上个厕所都是一个幸福的事情,都会让你有尊严。

        这些病人都早已知道自己病入膏肓,99%的人明白他们要死了,但是100%的人都希望不要死。然而他们,连同他们的家人,都没有为最后的阶段做好准备。大限到来之时,你没有机会说“再见”“别难过”“我很抱歉”或者“我爱你”。接受个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他们的咒语是:活在当下。

        在美国,父母一般和孩子分开居住,就算高领老人,自己能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的,大都是独居。他们享受他们自己的生活,他们可以自己开车出行、购物、看电影、和朋友约会。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死亡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

          在中国,大部分老人还是和子女一同居住,这样的情况比美国好很多。老人可以感受到子女的关爱,老人一旦有什么病痛,子女也能及时发觉并送医。但是中国基本的医疗保障比美国相差太多,80后多是独生子女一代,两个年轻人一般需要抚养四位老人,一旦有老人生病,年轻人都不能保证正常的工作,除非是很有钱的家庭,否则很难说能享受到美国的这些老年服务。80后的一代,除了要面对高房价、高教育、高医疗,还要面对老人的养老善终问题。

           前段时间看到三联生活周刊的一篇文章说去美国治疗癌症的中国人的案列。美国除了医疗技术好,新药多,当然费用也高,基本看个癌症就是几百万人民币的花费,但是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是美国的医生特别的耐心解答病人的问题,病人了解的越深入,越不容易胡思乱想,心态越平和。但是在中国,就算这些有钱的人家,去看医生,也只能得到医生烦躁不堪的对待,没有医生愿意花一两个小时来耐心回答你的提问。病人越是对病情了解的少,越是心态不好,对病情也是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记得有一次,陪家人去看医院看痛风,还是成都一个比较好的医院,病人痛了一晚上,见医生前后不超过两分钟,问医生有什么吃的需要忌口,医生丢了一句“自己上网查”,就不再理会我们。虽然不是大病,但是这次的就医体验一直让我记忆很深,所以很多时候医患关系的恶化,真的也不全是病人的原因。

       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

       结尾不仅仅是对死者重要,也许,对于留下的人,甚至更重要。

        推荐阅读此书,能让你更从容的面对亲人的衰老和死亡,让他们也更幸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