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起源理论的两种假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语言起源理论可以划分为两种假说: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假说。所谓连续性假说的基本思想认为,语言不可能突然之间形成,而是有一个过程,一定是由人类的灵长类的祖先早期的前语言系统演变而来的。非连续性的假说则认为,语言有一些独一无二的特征是在人类演化过程的某个时间段中突然出现的,跟人类基因演化和突变也是有关的。过去对连续演化研究得比较多,也有很多的假设。现在还在继续研究的人当中,有的认为人类祖先由姿势产生了跟语言有关的符号系统,有声的语言也随着人类的进化慢慢产生出来。也有人认为,语言是模仿自然界的声音,或者是一种感叹。几十年前我还小的时候,受的教育是说,人是劳动创造的——这是恩格斯的话,人是能够制造工具的动物,语言也是由劳动创造的。比如,我们的祖先在协同劳动时需要交流,由比划产生了有声的语言。但因为直接的证据很少,对语言的起源要做实证研究是比较困难的。近十年以来,随着科学的进步,就可以用新的方法进行研究了。比如,可以由化石来看人类的解剖学特征,观察是如何演进的,也可以用计算机来模拟这个过程。也有的学者比较强调语言的社会性、人的社会文化认知对语言起源的影响。
认为语言产生是非连续性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乔姆斯基。大家知道,乔姆斯基是一个很有影响的语言学家,他也很关心政治,是著名的左翼政论家。可以说,在当代的语言学以及相关领域来说,乔姆斯基的影响力是最大的。当然,也有不少人不同意他的意见,但不能不承认他的影响。我个人并不完全赞同他的观点,但有一些还是有道理的,应该重视。比如,他强调只有人类才有语言,其他任何动物都不可能具有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人独有的。这个观点我觉得是很对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外有些人做过很多实验,比方说,他们试图教猿猴讲话,但猿猴没办法发出人的声音,不止一个中心尝试过教猿猴辨认代表某个概念的词语,但都没有取得成功。这也说明动物不可能拥有人类这样的语言能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