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学贵州分校的唐山工学院迁校情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正值暑假,学生大多回家探亲,惟1938届学生正由伍镜湖教授带领,在北京西山进行铁路测量实习。事变骤起,情势紧急,不过10日,唐山交大校园即落入日寇魔掌。院长孙鸿哲病愤交加,于当年十一月病逝于北平协和医学院。
11月中旬,得悉院长孙鸿哲病逝的消息,黄寿恒、许元启等教授与李中襄、侯家源等校友会商,推举刚刚完成钱塘江大桥建设的1916届校友茅以升为“民选院长”。在尚未获得教育部批准的情况下,为不使招生工作延误,遂以民选院长茅以升名义,在报纸上刊登“茅以升博士招生启事”,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少有的个人招生启事。经许元启教授联系,在湘黔铁路局局长侯家源、副局长裴益祥、总工程师庆承道(均为唐院校友)大力支持下,唐院在湖南湘潭(湘黔铁路局驻地)复校。12月15日,唐山工学院在战火纷飞的条件下,经历了五个多月的逃难流浪奔波,自力更生,排除万难,在湖南湘潭临时校址举行开学典礼,复校上课,弦歌再续。
由于茅以升院长尚未到校,故由湘黔铁路局副局长裴益祥校友自任临时院长,主持了开学典礼。师生们激动万分,“唐院精神万岁”的口号声传遍了湘潭的校舍。学生们打出大幅标语:“前辈之爱校如此,学校之不亡有因。”
1938年2月,交通大学校长黎照寰来电,聘请罗忠忱教授为唐院院长,并在罗教授暂时未到的情况下,敦请茅以升校友代理院长。 茅以升于2月11日到湘潭就职,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他们贴出了“欢迎茅博士来复兴交大”的大幅标语。大家对学校前途愈增信心。茅以升在晚年回顾他的一生时,曾提过三件事情:他满意学生喜欢听他的课;他欣赏建钱塘江桥时所首创的“上下并进,一气呵成” 的快捷施工法;他难忘抗战中恢复唐院的艰辛。其中第三件就是指在湘潭恢复唐山工学院,并搬迁至平越一事。
复课之初,因很多教师尚滞留唐山、上海等地,教师一时难以到齐,师资不足又成为难题。校友们挺身而出,王君礼、汪菊潜、李温平、王世祯、薛兆枢、黄寿益等校友及李钟美、吴汝康、余育德、唐民、徐功懋等虽非校友但关心唐院的热心人士均到校任教。 此间,茅以升院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迅速处理了聘请教师等问题。在自身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唐院又依交大平院之请,接纳其复课,并按教育部令,在唐院下设置铁道管理系。由于铁道管理系迁至钱家巷后,学生人数增多,茅以升又忙碌奔波将学校迁往距钱家巷数十公里外的湘乡杨家滩。商借湖南大学校舍供矿冶系高年级学生学习使用,并屡赴汉口办理经费等问题。
5月末,罗忠忱、伍镜湖、贝馥如等滞留唐山的教授悉数到达湘潭,因罗教授坚辞不就,教育部改聘茅以升为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院长。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