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陈鹤琴与活教育》(四)|什么是“活”教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0

对于“活教育”这三个字大家都知道,但这三个字真正蕴含的意义是什么,需要潜心品读。

读到陈鹤琴先生的原著印记《什么叫活教育》一篇,我才真正理解了这三个字包含的意义。

活教育首先是活的教育 陈鹤琴先生的说“儿童的命运,将来的前途,很大程度操在教他们的成人手中,这是多么重要啊!”

这其中读了先生列举他的孩子因水烫被吓从而害怕洗澡,打骂过后更害怕洗澡。直到痛苦了半年,在给鸭子慢慢洗澡后,才愿意洗澡。所以先生得到了一个宝贵的教训:“打骂实在无限,绝对不应该……”

对照现实,真的是这样。孩子长成怎样,就在教育他的成人那里。这里的成人包括家长,也包括老师。

所以说,要想教育好孩子,成人就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并认识儿童,才能谈得上教育儿童。唯有如此,才能在做真正的“ 活的教育 ”!

活教育必须是活的榜样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我.国在四五十年代人均文化程度普遍太低说的。由于文.盲太多,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没有科学的方法。他呼吁要普及教育,要提升民族受教育程度。

对照现在,家长群体中任然有部分人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一定的不足,在孩子面前不能起到“活的榜样”。

所以活的榜样就是要求成人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让孩子在成人的榜样中自然习得好习惯、好行为、好品质。

活教育必须是活的教材 。陈鹤琴先生说,“教科书我们并不反对,不过我们要用活教科书”,“不是夏天来谈雪,冬天谈蚊子和苍蝇……我们主张到田间去,到动物园去,到大自然间去,一切一切都是活的,都是与儿童有密切关系,有重大价值的。”

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我觉得现在还有一部分老师只靠书本参考教书,自己不会设计活动、不会创新方法,有时还沿用老方法教育现代孩子。这算不上活教育,只是一种死教育。

就去现在推行的主题式区域活动,这其实真正是活的教材,只有老师不断挖掘好现有的生活教材,才能利用好儿童的手、脑、眼、耳发现新知,打破只用耳朵听、眼睛看、而不是用口说话、不用脑子想事的死教育。

活教育必须是活的教法 。先生列举了国语、作文、计算等教法,提倡要让儿童多阅读、多观察、多发现。比如一次让孩子画马蹄,孩子不会画,他就让到马路上去观察拉马车的马蹄。孩子趴在马路边经过细细观察第二天果然画出了的马蹄。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想让儿童爱上学习,他的社会经验和自然知识储备很重要。而这种获得知识的方法就是在活的教法中、活的学习环境中,设身处地为儿童着想,让儿童在特定的情景中自然获得新知。

所以说,教师要做活教育,就必须了解儿童的心理,要用研究的精神创新现在所用的教法,让孩子在活的教法中获得自主学习,自主成长。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