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被蚊子咬自闭的日常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4

朋友们,春天已经来了很久了,看看窗外的樱花,你是否能嗅到那特有的粉红色香味?看看发芽的嫩枝,你是否能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春风?

春天的美好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好像比我们还急,已经迫不及待地来敲打我们的小脑门,叫我们出去玩了。

闭上眼睛,站在草坪上,你闻到的可能是浓郁的花香或青草味,而你听到的,可能是一种纯粹的、轻轻的、环绕在耳边久久不愿散去的:

嗡嗡嗡!


没错,作为春夏的特产,每当花开鸟叫狗撒欢的时候,那些卑鄙的、狡猾的、对人类毫无respect的蚊子们就会再次为非作歹!

还记得小时候我曾经说过,希望蚊子这个物种在世界上灭绝。

当时还有长辈借机给我普及了食物链、生态循环这个概念,以兔子和狼的制衡举例,试图让我珍惜蚊子的存在。

这个概念直到我能上网之前,我都是相信的直到我发现了很多国外科学家对于蚊子生态作用的阐述:

蚊子这个物种对于这个世界没有什么贡献!少了它们谁都一样活!

而且它们作为能传播多种恶性传染病的载体,其危害远远不止于打扰你的睡眠这么简单。在非洲,世卫组织为了给当地居民普及蚊帐煞费苦心,就是因为当地的蚊子实在是太要命了。


我们人类和蚊子的斗争已经持续了数千年,谁都没法干掉谁,但由于它们的诉求是不被灭绝,而我们的诉求是“没人因它们而染上疾病”。所以总的来说,我认为蚊子占了上风......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有各种蚊香、驱蚊水、灭蚊灯、蚊帐等各类防蚊利器,却仍然不堪其扰,这就不难想象在科学发展落后的古代,人们是如何被蚊子欺负的。

没办法,灭不掉蚊子,我们那些文豪老祖宗们只好祭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对抗它们,那就是

“谴责它!”

我们先从比较温和的说起,唐朝诗人韩偓[wò](李商隐媳妇的外甥)曾在一首诗中描绘过蚊子的声音,他写道:

“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乍一看这首诗就是普通的吐槽,但一看诗名我傻了,因为此诗名为 《冬至夜作》!

既然唐朝的冬至还有蚊子,那这几天我就不抱怨蚊子来的早了。

有类似经历的,还有我们的大诗圣杜甫。有一年冬天杜甫人在通泉县(今四川射洪县沱牌镇),他写了一首《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文中也提到了冬天有蚊子: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

冬温蚊翊在,人远凫鸭乱。

与他们态度截然相反的是韩愈,他的《杂诗四首》写道:

朝蝇不须驱,暮蚊不可拍。

凉风九月到,扫不见踪迹。

很明显,上面两位用事实打了韩愈的脸,要是韩愈不服他俩很愿意邀请其去自己家坐坐。

以上3位的态度还算比较温和,诗句中只是阐述了蚊子的存在,情绪管理比较到位,但有些诗人的心态就不太好,比如唐朝范灯的 《状江南·季夏》:

江南季夏天,身热汗如泉。

蚊翊成雷泽,袈裟作水田。

这首诗我斗胆点评一下:“文风朴实、内容真实、场景1:1还原、令读者轻松沉浸在一种满身大汗、没空调,又热又痒完全睡不着的绝望中,堪称文字VR深度体验。”

上图这位是著名诗人元稹,他不仅被蚊子欺负过,而且还停不下来。

在被贬之前,他好心的朋友白居易就提醒过他四川达州环境恶劣,专门写了首《得微之到官后书备知通州之事怅然有感因成四章》,说那里

“虫蛇白昼拦官道,蚊翊黄昏扑郡楼。”

到了四川,元稹发现白居易说的是真的!

当时的他就连在家门口舒展一下筋骨都会被成群的蚊子攻击:

夜来稍清晏,放体阶前呼。

未饱风月思,已为蚊蚋图。(《苦雨》)

随后他还不忘给白居易回信,信中除了说自己梦见了白居易,最后还补了一句“这里蚊子实在太多了”。

暗魄多相梦,衰容每自怜。

卒章还恸哭,蚊蛇溢山川。

(《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

除了以上心态失衡的,还有心态爆炸了的: 铁头倔驴、玄都观battleKing、“晚唐最后一位真男人”刘禹锡,就对蚊子的骚扰十分不服气。

作为一个面对皇帝都不曾低头的男人,刘禹锡写蚊子,那气场就像是出师表似的气吞山河!截取部分展示如下:

我躯七尺尔如芒,我孤尔众能我伤。

天生有时不可遏,为尔设幄潜匡床。

清商一来秋日晓,羞尔微形饲丹鸟。(《聚蚊谣》)

意思就是 “要不是你们人多!哪能咬的到老子一口?有种你们就接着飞 ,等秋天来了你们全得变鸟食!”

还有些诗人从科学的角度记录蚊子,比如连续7年没考上进士的罗隐,他说:

“蚊蛇有毒,食人肌肉。

苍蝇多端,黑白偷安。”(《蟋蟀诗》)

蚊子吃人肌肉???这么没见识怪不得他考不上进士。

接下来介绍的是小鼬觉得被蚊子折磨的最惨的人,他不仅被咬的晚上睡不着,而且还由此让他联想起了自己的贫穷。这人就是孟郊,他写道:

“五月中夜息,饥蚊尚营营……愿为天下幮,一使夜景清(《蚊》)

“幮”就是类似橱柜形状的帐子,也就是蚊帐。这首诗翻译一下大概是这样:

5月的晚上老子被蚊子咬醒了,为什么会被咬呢?因为老子买不起蚊帐。啊!我好惨啊!希望天下间人人都有蚊帐,不用过我今晚这样的苦日子啊!

以上这些诗文,不管是记述文、还是吟苦诗,总的来说文学价值都比较高。

但吐槽蚊子并不以文学水平做门槛,比如“李世民儿子的妈妈杨鸾”(你品,你细品)被蚊子惹的心烦后,也创作了一首诗:

白日苍蝇满饭盘,夜间蚊子又成团。

每到更深人静后,定来头上咬杨鸾。(《即事》)

如此水准都敢作诗,小鼬在此大胆征稿,欢迎各位勇于创作自己和蚊子的诗,看看自己到底是刘禹锡还是杨鸾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