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你长得一般,如何回应?除了假笑,还有另一种反击方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1


文/明小漪

小S说她:“我对你的脸有些质疑。”

她揉揉脸: “有什么质疑,我的脸就是个错误,不用质疑。”

李成儒说她:“女演员要不怕丑。”

她一脸苦笑: “我还怕丑啊我。”

记者问她:“为什么你的颜值飘忽不定?”

她很坦荡: “因为有的时候双眼皮贴得上去,有的时候贴不上去。”

网友问她:“你在《今夜百乐门》的起点还可以,怎么现在到综艺节目里当小咖了?”

她撇嘴: “对啊,坐在这里,我连个菜都夹不到。”

这个在知乎上评价自己是 “又丑又漂亮” 的女生,就这样,用自己的 夸张的小眼睛,扭曲的小表情,信手拈来的“自嘲” ,在看脸的 娱乐 圈,成了一个“鲜明却不突兀,戏多也很舒服”的独特存在——她就是喜剧演员金靖。

其实不止金靖,但凡我们说得上来的那些幽默大师,都很善于自我调侃。

李诞: “她就是贪图我的美色!”

李诞的长相,大家有目共睹(摊手),而他这样掷地有声地吹捧颜值,用“反语”自嘲,就达到了非常棒的喜剧效果。

自嘲非但不会“掉价”,竟然还能“吸粉”? 作为《拜托了冰箱》、《谢天谢地你来了》的节目指导,李新在她的新书《幽默感》里告诉我们: 自嘲,不仅让我们更容易受他人欢迎,还是我们面对生活不完美时的铠甲。

1、自嘲的本质,其实是自我接纳

“幽默和喜剧之间有着大面积的交集, 喜剧是一门研究失败的艺术,而自嘲就是一种高级的幽默。 ”李新如是说。

所谓自嘲,就是坦承自己的失败和痛苦,“把不开心的说出来,让大家开心一下”,它需要 在认清自己,直面真相后,继续调侃自己的勇气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自卑,它就像是人的影子,只要站在有光的地方,它就在。我们不可能永远呆在黑暗里,而是得找到合适的自处方式。

拒绝、无视自己惨淡的人生真相,那我们的心理能量就花在了与真相较劲上;而倘若我们选择接纳,那这些原本投注在外界人和物上的能量,都会回到我们自己身上,我们也就有了内在力量。

自嘲,正是在接纳了真实的自我以后,将内在力量释放出来的一种方式。当我们有了戏谑自己的勇气,将弱点转成“槽点”,毫无保留地把真实的自我展现给众人后,我们会发现, 我们不仅给别人带去了欢笑,也实现了自我成长。

就拿金靖来说吧,她早就认识到了自己长相一般、咖位不够的事实,所以她就很自然地在众人面前拿自己的脸蛋和地位开涮,没有人因此轻视她,大家反而更喜欢她了。

罗杰斯说: “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这句话不仅可以说与爱人听,用在自己身上也毫不违和。 只有深深理解和接纳了自己,才是真正的爱自己,而自嘲,就是接纳真实自我的方式之一。

2、懂得自嘲,是融洽关系的催化剂

幽默为什么会让人发笑呢?归根到底,这是由真实的人性决定的。

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曾这样说:“笑,是发现事物的弱点,联想到自己的某种优越感时,那种突然产生的荣耀感。”也就是说,只要没有切实伤害到别人,人们总是会在别人尴尬或受辱的时候,产生一种 “我高你低”的优越感

优越感可以分成两种模式: 我吃亏,对方占便宜;对方吃亏,我占便宜。“我吃亏,对方占便宜”是“自嘲”,而“对方吃亏,我占便宜”就是“怼人”。

与“怼人”相比,“自嘲”讨喜多了,毕竟, “怼人一时爽,过后火葬场” ,谁也不愿意成天被怼得哑口无言。而自嘲就是主动将自己置于“吃亏”的位置,满足了旁人的优越感,进而听者心情愉悦,会心而笑,五星好评。

在这里,我还要将 “自嘲”和“自贬”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自嘲,是正视自己的缺点和弱势后的随机发挥,表现形式可能略微夸张,但 展现的是真实的自我

自贬,有时亦是自嘲的一种,但更多时候, 自贬是对自我的不真实展现 。放大缺点的自贬带有自卑色彩,忽略优点则又有着过谦的痕迹,而过分谦虚不止是骄傲的表现,也是不自信的表现,与自贬相比,自嘲更能“笼络人心”。

3、懂得自嘲,是自我保护的方式

有人说:“如果你瞄准月亮 ,即使迷失也是落在星河之间。”同样,如果你都已经把自己吐槽到了地平线,那别人也就没有了嘲讽你的空间。不得不说, 自嘲是很妙的堵住别人嘴巴的方式。

杨幂是 娱乐 圈有名的“自黑”体质,她的自嘲功力可谓是无出其右者。

比如,某年圣诞节,有人爆料杨幂“脚臭”,接着就有段子手编排了一则段子调侃她:“圣诞老人悄悄爬进杨幂的房间,拿出礼物,打开袜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杨幂发扬了她的自黑精神: “圣诞老人,你还好吗?” 歌手任泉跑来调侃:“缺氧!”杨幂回: “爱的供氧! ”在自黑方面,杨幂成功跑在了网友前面。

现在有一个词叫 “挫商” ,即人们应对挫折时的心理反弹能力,弱者一蹶不振,强者东山再起。而通过一次次的自嘲,我们的心理反弹能力会越来越强,甚至对失败脱敏,满血复活。

所以说,敢于自嘲的人,他们早就心披铠甲,不会被轻易伤到。 越脆弱,越勇敢 ,越不怕暴露弱点的人,内心就越强大。

幽默,同其他技能一样,也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get到要点的。对于自嘲,就有如下两个需要敲黑板的学习步骤。

第一步,建立一个不高大的人设。

人设即人物设定,也就是我们打算给自己贴上的标签。

自嘲的人设必定不是高大上,而应该是人们永恒的那些槽点:穷、丑、矮、胖、笨、懒、单身、没出息等等,都可以是你的人设。总之,放低姿态,给足别人优越感,这样才能有幽默感产生。

但是,放低姿态也不是一味的往低处调侃,而是 要符合自己的真实情况 。比如,明明是一个帅哥,却自嘲自己长相把河里的鱼都给吓死了,这就不是讨喜了,反而会被认为虚伪,与自嘲的初衷背道而驰。

第二步,进行脱敏训练。

很多人之所以无法自嘲,是因为有“偶像包袱”,也就是“拉不下脸”。作者建议,我们可以进行弱点清单练习。

在这个弱点清单上, 包括三个痛点:你对自己性格中的哪个部分最不满意?你对自己的外貌哪里最不满意?你对自己的现状哪里最不满意?

同时,刻意练习就像刷题一样,需要 保持吐槽状态在线

思文和她爱人程璐都是小有名气的脱口秀演员,她曾在节目中吐槽跟段子手住在一起的日常生活。比如,别人夫妻过节是浪漫的烛光晚餐,但他们夫妻二人过节,是黑灯讲段子,互相比谁的段子更好笑,就连思文生病住院了,程璐想的都是有没有好笑的段子。

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大大小小的事情,每天做失败清单练习。 “失败清单练习”就是针对一件失败的事情,把你能想到的一切可能的原因一一列出,每个原因都是槽点和段子的发展方向,清单越长,出现笑点的概率就越高。

比如:“ 因为 ,我失恋了。 ”横线处列举所能想到的所有可能性,而且越出乎意料的槽点,越有捧腹大笑的效果。通过用它们刺激自己的内心,也能让内心变得强大而有弹性。

在理论知识到位、人设准备充分的前提下,自嘲是可以有 简单易操作 的小技巧的。

1、善用夸张。

夸张就是把自己的弱点放大到一个荒诞不羁的程度。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弱点一定要 放大不可信的地步 ,否则别人会以为你真的为自己的缺点伤心,认真过来安慰你就不好了。

比如,以前有一个自嘲穷的段子: “我的自行车啊,除了车铃不响,别的什么地方都响。”

又比如,薛之谦在唱着自己的歌曲《演员》,旁人吐槽:“你能不能别唱了,现在满脑子都是这个。”

薛之谦: “这就对了,这种没内涵的洗脑神曲都是这样的”。

2、懂得比惨。

比惨用的是 “你行我不行;你不行,我比你还不行” 的思路,把自己的姿态放低,满足了对方的优越感,对方也就无法再吐槽已经“低到尘埃里”的你,这反而成为你自我保护的方式。

比如,一个人为自己的发量苦恼: “我头发好少。” 另一个人这样回: “我看不到啊,我太矮了。”

此言一出,原本忧虑发量的愁云惨雾顿时被同病相怜甚至“他比我还惨”的优越感所取代,从此建立惺惺相惜的兄弟/姐妹情。

3、加入打脸梗。

“打脸梗”就是说一套做一套,先立了一个高大上的flag,最后又是自己用了一个秒怂的细节把形象毁掉,自己打自己的脸,用前后矛盾来形成意外感,起到幽默效果。

比如这句话: 在我们家,大事都听我的,小事听我媳妇的。不过,除了世界和平是大事,其他事在我们家都是小事。

前半句,这就是一个当家作主的男主人形象,后半句秒怂,沦落成一个几乎没有什么发言权的男仆。

当然,这个打脸梗里也夹带了夸张的手法。这三种基本技巧可以自由组合,叠加使用,效果增倍。

以前我总想着如何怼人,别人一句话,我就有十句话等着,丝毫不甘落入下风。但现在我渐渐明白, 真正的自嘲,是在自信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主动示弱,勇于自嘲,才是内心强大的表现。

马未都在《同一堂课》给小学生上课的时候,他谈到,幽默第一层意思是“幽别人一默”,拿别人开玩笑;等到成熟了,就会拿自己开玩笑,这个叫自嘲, 自嘲是幽默的最高境界。

所以,下次如果有人跟你说:“你长得也就一般”时,你知道怎么微笑着反击回去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