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受婆家一斗气、不受娘家一口气”,讲的什么现实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8-09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俗语,俗语无法与书本知识相提并论,但这是老百姓集体智慧的结晶。虽然俗语缺乏一点文学色彩,但是是记录了民间的生活百态。

如果大家能多了解俗语的魅力,相信一定会对自己的生活有很大帮助。俗语

“宁受婆家一斗气,不受娘家一口气”

,是农村地区流行的俗语之一,老祖宗一语道破现实。

说的是一个女人在出嫁之后,宁愿不承受婆家人的冷言冷语或委屈,也不能忍受自己娘家的怨气。这让很多人都特别不理解,其实有过经验的人一定会深有感受。


第一、宁受婆家一斗气

在传统观念中婆媳关系一直被诟病,因为自古以来,婆媳关系都非常紧张。或许有人会说,女人何苦为难女人,但纵观封建社会的婆媳关系,一直都是一个无法解开的矛盾。

虽然都是女人,都由于都以男人为中心,所以才会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

如果婆媳关系势如水火,那么夹在两个人中间的男人,往往就会像老鼠钻风箱里外受气。

但由于在古代社会,男尊女卑思想特别严重。可以当婆婆和儿媳妇出现矛盾之后,绝大多数男人都会站在妈妈这一边,这就会让女人变成一个受气包。


俗语“宁受婆家一斗气”,其实说得非常直白,出嫁的女人在婆家受气比较普遍,但大多数女性都会选择忍气吞声。应该从家庭关系角度来讲,嫁人的女性与婆家才是一家人,所以受点气往往都不会大动干戈。

这种观点虽然在现代人的心目中难以理解,但是在封建社会却十分普遍。因为老话讲“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嫁给别人之后,就与娘家的关系越来越淡。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很少会出现这种事情,但是也不能排除存在的可能性。


由于古代婚姻讲究从一而终,所以一个女人嫁给自己的丈夫之后。即使平时夫妻俩经常吵架,甚至出现大打出手的情况,或者平时总是受到婆婆的欺负。

但由于在古代人的观念中,已经成为一家人,所以有的时候也只能忍气吞声。生活在封建社会中的女人,绝对没有权利与丈夫离婚。

而且就算是丈夫死了,也不能改嫁,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很多女性即使经常受婆婆欺负,也根本没有权利主动提出离婚,所以才会有

“宁受婆家一斗气”

的说法。


第二、不受娘家一口气

在古代人的思想中,女人嫁人就是别人家的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十分生动地描述了这个情况。

既然已经嫁人的女儿,成为了别人家的女主人,那么对于娘家人来说,她就已经是外人了,这种情况其实在现代社会也比较常见。

甚至在没有丈夫或婆婆的允许之下,这个女人都没有增加的权利。正是因为这种严苛的封建束缚,还想嫁人的女儿和娘家人逐渐割裂。所以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不受娘家一口气”看起来就特别好理解。


因为既然已经是外人了,或者说和娘家人的感情越来越淡了,那么又怎么可能受娘家人的气呢?一般情况下父母或兄弟姐妹,也不会对这个出嫁的女人指手画脚。

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彼此已经不是一家人了,所以根本没有必要产生矛盾。

现代人经常说一句话,出嫁的女人“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因为回到娘家已经是个外人了,但是在婆婆家也没有人将他当作家里人。

除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之外,公公婆婆和小叔子小姑子等,也都回家她视为外来者。


在这些复杂的家庭关系影响下,才会有“不受娘家一口气”的说法。因为无论是在娘家还是婆家,出嫁的女人就是一个被孤立的存在。

虽然在现代人的心目中,是否出现的女儿都是自己的心头肉,但是在封建社会却非常残酷。

结 语

俗语“宁受婆家一斗气,不受娘家一口气”,是很多女人家庭关系的真实写照。现实生活中总会有很多不公平,一旦被自己遇到之后需要妥善处理。

毕竟在复杂的家庭关系中,每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有的时候过于冲动很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

尤其是在封建制度的束缚之下,绝大多数女性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她们就算在娘家受到了天大的委屈,也不会回到自己的娘家去诉苦。因为对于娘家来说她早已是外人,所以两头受气的女人非常命苦。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