娥皇女英出嫁的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0
核心提示:神话故事 娥皇女英出嫁的故事
  尧王是上古时候的部落联盟领袖,他勤政爱民,受到大家的爱戴。传说他有两个美貌如花的女儿,大女儿名叫娥皇,是尧王的养女,是尧王出去打猎时在草原上拾到的。小女儿女英,是尧王亲生的骨肉,虽说娥皇和女英一亲一后,但是尧王对谁也不偏心,非常喜欢自己的两个女儿,对养女娥皇视为己出。
  到了尧王年老体衰的时候,他自感治国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将国君位禅让给舜,并且决定将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给舜。
  舜是个英俊贤明的君主,在部落里很受爱戴,也是很多女子心仪的对象。娥皇和女英要一起嫁给舜了,姐妹两打心眼里高兴。但是尧的妻子想给自己的亲生女儿争个名分,免得到时候离开自己时亲生女儿吃亏,她想让自己的亲生女儿女英做舜的正夫人,让养女娥皇去做偏房,但尧王无论如何也不同意妻子的主张,但是又碍于妻子的情面,尧王只好决定用比赛的形式来考察两个女儿,看谁更有能力做正房。
  和群臣商量之后,尧王出了三道考题,并且宣布取胜的女儿才能做舜的正夫人。
  第一道考题是煮豆子。尧王分别给两个女儿十粒豆子和五斤柴火,谁先煮熟谁就获胜。姐姐娥皇经常在厨房里帮忙做饭,煮豆子对她而言是轻而易举,轻车熟路的事情。她在锅里只倒了一点水,豆子很快就煮熟了,而妹妹女英对做饭却一窍不通,豆子尚未煮熟,柴火已经烧完了,豆子还是生硬的,于是第一局女英失败了。
  第二道考题是纳鞋底。尧王让妻子取来一双鞋底和两把纳鞋用的绳子,分给两个女儿,规定谁最先纳完鞋底谁就取得胜利。姐姐娥皇经常纳鞋底做衣服,手艺熟练还有计划,她将绳子分成五尺一小节,再将布料准备好。娥皇才做完准备工作的时候,女英已纳了―尺多绳子了,女英暗中高兴心想这一回可要领先了。但是没想到娥皇虽然动手迟,但速度快,眨眼间娥皇的鞋底已纳了多半只了。女英一见超过了自己,越急越出汗,汗水浸湿了绳子,本来绳子长就容易打结,被汗水一湿,更拉的费劲了。时间已到,又是娥皇赢得了比赛的胜利。姐姐娥皇纳得平平展展,不拉的费劲了。时间已到,又是娥皇赢得了比赛的胜利。姐姐娥皇纳得平平展展,不仅好看而且十分结实。妹妹女英纳的鞋底歪歪扭扭,凹凸不平。尧王看了直皱眉头,女英的母亲更是十分着急。
  姐妹俩出嫁的那天很快就来了,大家都喜气洋洋的准备去送两个新娘子,但在动身之前,尧王又出了第三道考题:比谁快。姐妹俩谁先到历山坡南边舜帝的住处,谁就获胜。这个时候偏心的尧妻说话了:“娥皇是姐姐,应该坐马车,三马拉车显得很排场。女英是妹妹,就应该骑骡子,一个人骑骡子不会快。”尧王明知妻子很偏心,想据理力争,但是出嫁的时辰已经到了,再给姐妹俩换同样的坐骑已经来不及了。
  妹妹女英骑骡子,抄近道飞快的赶路,而姐姐娥皇坐着马车慢慢的前进,没想到的是,女英走到半路,骡子突然下驹了,无法继续前行,气得女英破口大骂。这个时候娥皇的马车也恰好赶到了。娥皇见妹妹急成这样,心疼妹妹,急忙下车把妹妹拉上马车,两人在马车上有说有笑,开开心心地抵达了舜帝的住处。
  舜帝与娥皇和女英成亲之后,相敬如宾,对两个妻子没有长次偏正之分。姐妹俩人齐心协力共同辅佐舜帝治理天下,为老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传为美谈。
出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