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哥大姐,帮帮忙谢谢赏析!!

就是
影的告别
作者:鲁迅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
就会有影来告别,
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
我不愿住。我不愿意!
呜呼呜呼,我不愿意,

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
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
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
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
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
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

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
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呼呜呼,倘是黄昏,
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
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
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
我能献你甚么呢?
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
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
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
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
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
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
只有我被黑暗沉没,
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一棵树
我愿意是一棵树,
你身边的一棵树,
一辈子都不要移动位置。

你能够爬上我的肩,
能够依偎着我的腰,
能够亲吻着我带给你的荫凉,
能够抚平岁月赐予我的一圈一圈。

春天,你荡着绿色,荡出新的生命,
在我的手臂上来来回回。
夏天,你躲在我的荫影里,
我用高大的身躯把你包围,
我密密的叶是一双双的手,遮挡在你的头顶。
秋天,你踏着我枯落的皮肤,若有所思的样子,
我用一阵风,引起你的注意。
冬天,我涂上了银白色的漆,
世界都是白色,你却是我生命里的一点彩,
只需要一笔,我的心被上了色。

如果将我砍下,
你会看见我年轮上暴露在阳光下的秘密。
一个关于陪伴的秘密。

我愿意是一棵树,
一棵长在你身边的树,
一棵永远都不移动位置的树。

各位帮忙写写赏析,拜托了!!大概在150字左右!!

第1个回答  2009-11-27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八日作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曾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其实这或者是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也许未必一定的确的,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两地书·四》)可参看。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896838.htm?fr=ala0

第2个回答  2009-11-27
本文运用了诗歌的文笔,十分有才华!!
第3个回答  2009-11-27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发表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等,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小说《祝福》、《阿Q正传》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被喻为中国的托尔斯泰。毛泽东评价他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
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本文出处】
本文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野草》。
【原文】
影的告别
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就会有影来告别,说出那些话——
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
然而你就是我所不乐意的。
朋友,我不想跟随你了,我不愿住。
我不愿意!
呜乎呜乎,我不愿意,我不如彷徨于无地。
我不过一个影,要别你而沉没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会吞并我,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如在黑暗里沉没。
然而我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我不知道是黄昏还是黎明。我姑且举灰黑的手装作喝干一杯酒,我将在不知道时候的时候独自远行。
呜乎呜乎,倘若黄昏,黑夜自然会来沉没我,否则我要被白天消失,如果现是黎明。
朋友,时候近了。
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
你还想我的赠品。我能献你甚么呢?无已,则仍是黑暗和虚空而已。但是,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
我愿意这样,朋友——我独自远行,不但没有你,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
一九二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八日《语丝》周刊第四期。
一九二五年三月十八日作者在给许广平的信中曾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其实这或者是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也许未必一定的确的,因为我终于不能证实: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两地书·四》)可参看。
第4个回答  2009-11-27
这是一首构思非常奇特而巧妙的散文诗。流连于影的世界里,我担心被“黑暗”所吞并,或者被“光明”所消灭。
因为影“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间”,所以它“不想跟随你了”。然而现实又是那样的无奈,处于一种生存困境中,它“终于彷徨于明暗之间”这样,不管是人,或者是影,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反抗。于是,它反抗黑暗,因为反抗黑暗,故为黑暗所不容“黑暗又会吞并我”,可它的生命价值正在于反抗黑暗中。当黑暗被消灭时,光明真正来临之日,却又是影消亡之时,“然而光明又会使我消失。”
鲁迅先生写道“我愿意只是黑暗,或者会消失于你的白天;我愿意只是虚空,决不占你的心地。”鲁迅先生当时处于历史的生存困境中,而笔下的影之价值在于反抗黑暗,当自己辛苦奋斗得到的光明来临之时,却又甘愿于消亡。这是何等的生命境界,怎能不让我感动呢?最后,我想说,即便“我将向黑暗里彷徨于无地”,我还是愿意如鲁迅先生那样“只有我被黑暗沉没,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这就是《影的告别》带给我的最大的生命启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5个回答  2009-11-27
1+12+23+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