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精神和思想观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在我看来,世界上除了做人基本准则可以由推己及人的逻辑推理和人的同理心得出外,每个人的思想观念一方面受到他的成长经历、所受教育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还是由他自身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所决定。并且一个社会的主流观念也是由社会上绝大部分人的物质财富基础所支撑。

不管怎么说,个人的思想观念一般不能脱离当时当地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而独立存在,有什么样的物质条件,有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不要奢望生老病死普遍有保障的社会,跟尚有不少人生老病死缺乏保障的社会的思想观念会没有冲突。

另外一个社会,一个人的观念的运动变化也有它们不可克服的惰性,就像商品价格的传导会有时滞,员工工资的变化会有粘性一样。因为人的思维和行为本身也具有惯性、时滞和粘性。当物质世界和生活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人和社会的思想观念会因为这种惰性和惯性的存在而出现改变的滞后,甚至会远远落后于物质世界的变化,所以才有“与时俱进”的提法。

和个人尤其是那些优秀或思想前卫的个人相比,社会观念的时滞和粘性会相对大许多,这是因为船大掉头慢以及众口难调的缘故。反之,那些思想达观、开放和包容的人,其思想观念更容易随着物质世界的进步和变化而改变。但是对于一些思维固执和思想僵化的个人,其观念的惯性和粘性总是大于社会平均水平,这也是由数理统计学上的规律所决定。

从古到今,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往往是由那些先知先觉,思想走在时代前列的先驱们所提出、倡导、引发和推动,然后渐渐被普罗大众所接受,成为他们的实践。最先改变观念的人,在一般人的眼中往往显得不合时宜。

科学革命,技术的进步和变革,思想观念的刷新首先由少数先知和精英触发和引领,这些革命和变革在物质进步的支持下,经过跟陈规陋习的生死存亡搏斗,渐渐在社会上普及,渐渐照亮和并深入人心。但技术的持久进步,观念的持久改变,最终还是要跟社会的平均物质条件、游戏规则的状况以及人们的现实生活境况相关联。生活也不是人想象中的,它应该怎样它就会怎样,人生活在此岸世界,唯有物质才是一切变化的基础。

对于此岸世界来说,在人们凭借物质确保生存的前提下,由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时刻互动,促使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运动和进步。

反之,当人抵达了彼岸世界,进入了来世,精神这种东西很有可能就成为那个世界的基础。如果此岸世界的物质形态还存在于彼岸世界的话,那么这些物质形态就可能被那里的精神所主宰。这也是活在今生今世的人,需要持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自己的观念渐渐变得“明白”,从而不断接近世界真相的原因所在,而所谓的“明白知识”就是哲学。

另外,大部分人精神世界的底部,也是一个独特的世界,每个人对于事物的感受和评价常常各不相同。所以,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很少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多的只是冷暖自知。世界上也没有永恒不变的思想观念,大多数人的思想观念,都会随着其物质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比如目前社会上,大多数人还是认为生活中的勤俭要好于奢侈,而不是相反。这主要是因为相对于全世界的人口数量,目前的物质产品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稀缺状态。设想如果将来有一天,世界各国的人口出生率普遍下降,社会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生产普遍实行,工农业产品爆发式增长,使得城市的粮库和工厂的仓库都没有存放它们的空间,以至于每条街道都堆满了这些多余的产品,而且那时人们的生老病死都有保障。那么在这样的时代中,人的勤俭也就可能成为众人眼中的一件恶行,奢侈就变成一件值得大众鼓励的善事。

对于人世间其他与物质联系较为紧密的善恶,也同样能够从社会物质的当前水准以及物质水准的变化中,找到它们相应的判断标准和依据。

人活在今生今世的最大错误是:用彼岸世界的标准要求此岸世界,轻视物质的生产和追求,将物质和精神对立起来,并且奢谈精神,希望把别人改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与此同时,却用此岸世界的标准去糟蹋彼岸世界。比如祭奠时大把大把焚烧纸钱,葬礼时为死者跳艳舞,进香时跪在佛像前,口中念念有词地让菩萨保佑升官发财等等。这些人似乎全然不知道,他们亲人死后不再有肉体,菩萨也不认识金钱,天堂里既没有造币厂,也没有银行。

                          2021-7-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