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心梗大多无症状?提醒:当出现牙痛时有可能是冠心病找上门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1、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在发生前几天或几个星期大约 15% 65% 的患者都是有症状的,如心绞痛加重、胸闷、左心衰竭、心律失常、晕厥及休克、胃肠症状、其他症状、心电图改变,老年人在发生心梗时,也会因症状不明显而被忽略,相关数据资料显示,老年人心梗误诊与漏诊率极高,可高达 38.1%,特别是无痛性心梗,由于胸痛症状不明显,因此更易出现误诊的现象。

在活动或劳累之后,会有心慌、胸口疼痛等症状,在这种情况下说明可能患有冠心病,在活动或劳累之后没有这些症状,那么也不能说是 健康 的。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心肌梗死应该会有心绞痛的病史,但是在医学中有一类冠心病称之为“无症状性心肌梗死”,也就是患者没有明显胸痛、心肌缺血的症状,但是通过检查却被证实为冠心病,为心脏供血的主要血管狭窄病变显著。

无症状心肌梗死可以分为三种: 完全无症状心梗, 发病率大约为 5%,主要发生在心率变慢时,也就是休息、睡眠阶段,发作的时间由几分钟到 1 个多小时不等,表现为猝死,造成的危害极大,想要预防也有着很大的难度; 心肌梗死后的无症状心梗, 在发生过急性心梗的患者中发生率比较高; 心绞痛伴无症状心梗 ,主要是指冠心病患者当心绞痛症状有所缓解之后,仍有持续的无症状心肌梗死症状,发病率比较高。

有些心肌梗死患者会有症状,但是也有一些患者是没有提示的,那么是为什么呢?

有研究显示,心肌缺血会不会有疼痛等症状与缺血持续时间、程度等有着很大的关系。当心肌缺血的范围比较小、持续的时间比较短、程度比较轻,那么心绞痛的症状就不明显,极易被忽略。缺血心肌释放引起的疼痛物质不足,或者机体自身疼痛警报系统异常,那么症状也不是很明显。老年人无症状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比较高,特别是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人群。

2 、临床表现

从临床表现来看,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以频发心绞痛最为常见,其次是胸闷。

大多数先兆表现为: 原来稳定型或者初发型心绞痛患者其运动耐量突然下降 ;心绞痛发作的频度、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增加,诱发因素不明显,以往有效的硝酸甘油剂量变为无效;心绞痛发作时出现新的临床表现,如伴有恶心、呕吐、出汗、心悸或者心动过缓,疼痛放射到新的部位,出现心功能不全或者原有的心功能不全加重,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电图出现新的变化,如 T 波高耸,ST 段一时性明显抬高(变异性心绞痛)或者压低,T 波倒置加深等。疼痛是心肌梗死最早和最突出的症状。

心肌梗死的疼痛多无明显诱因,常发生于安静时;发作后经安静休息不能使之消失,硝酸甘油无明显疗效,疼痛持续时间长于心绞痛,可达数小时,有时长达数天;疼痛较剧烈,难以忍受,常用强力麻醉镇痛药减轻,患者常烦躁不安;疼痛的范围较心绞痛更广,常包括整个心前区,疼痛也可放射至下颌,或者颈部、背部,但不如心绞痛时明显。

据调查了解,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 75% 95%,发病早期即可出现。

常见的心律失常有这几种: 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加速性交界性心律、室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

急性心肌梗死 病人 24% 48% 存在不同程度的左侧心力衰竭,表现为双肺有湿啰音、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 无症状心肌梗死 虽然没有任何的症状,但是发病却很急,此外还会伴有心源性休克等极为严重的并发症,在已知死亡的急性心梗患者中,死于发病后 2 h 的患者大约为 30%,主要是因为在发病后没能及时送到医院就诊。伴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也逐渐变脆,也就增加了发生冠心病的概率,此外,吸烟、肥胖、劳累、大喜大悲等均是引发心肌梗死的主要因素。

对于隐性冠心病患者来说 ,在发病前都会有一些症状,但是这些症状并不是很明显,因此极易被忽视,其中最为明显的症状就是异位疼痛,疼痛主要发生位置为左前臂、左侧肩胛部、上腹部、牙床,然后是喉咙,下巴,手指,手腕,脖子,有时还有下肢。

也有一部分冠心病患者有牙痛的症状,虽然牙齿疼痛感剧烈,但是却不符合口腔病变的症状,并不能确定牙痛的具体位置,通常多个牙齿有痛感。看起来这些疼痛与冠心病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服用镇痛药物并不能缓解疼痛,但是在使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后却能快速缓解疼痛。在有烦躁、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时应格外注意。

3 、治疗

对于无症状心肌梗死的诊断来说应进行客观的检查,然后做出客观的判断。通常会进行心脏彩超、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24 h 动态心电图监测等检查,有吸烟史、患有糖尿病等患者通过以上检查均可判定出是不是有无症状心肌梗死。

老年人即使没有冠心病的表现,那么也要注意自我保健,从各个方面做好防护,避免引起心肌梗死。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 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在洗澡时不仅要注意保暖,更要避免滑倒;

②饮食以高维生素、低脂、低盐、低糖的食物为主,多饮白开水,戒烟酒;

③对诱发心肌梗死的因素应格外注意,避免太过劳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宜地进行 娱乐 ,避免大喜大悲、暴饮暴食、酗酒等,在气温下降时尽量不要出门;

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定期对血压、血糖进行监测,家中常备一些急救药物。还应教会病人自测体力活动耐度,调整日常活动,避免突然性的劳力动作,尤其在较长时间休息以后(根据对昼夜心肌梗死病症发作规律的研究发现,凌晨起来后的短时间内心绞痛阈值较低)、起床后活动动作宜慢,必要时需要服用硝酸甘油做预防。 对于频发或者严重心绞痛以及冠心病患者,应严格限制体力活动,并绝对卧床休息。

寒冷天气可诱发心绞痛、冠心病发作以及心肌梗死,外出应戴口罩或者围巾。湿热环境也可触发心绞痛、冠心病和心肌梗死,应避免进入这类环境或者安置空调。焦虑、过度兴奋、饱餐后劳作均会诱发心肌缺血,应注意避免。

另一方面,患者应定期入院检查,按医嘱服药。 药物应存放在避光干燥处为宜,避免潮解失效,随身携带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者冠心病急救盒,当病症发作时,立即就地休息,服药控制,及时请求医护人员协助救护。与此同时,应备有氧气,以便于发病时使用。老年人也可以自测发病时间、疼痛时长与程度变化,及时就诊,这样方能有效缓解心肌梗死问题。

记住这两点,有效控制高血压,保证您的生命安全

身体出现这6个症状,或是动脉粥样硬化,尽快自查,莫忽视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医生建议从这5个方面进行预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