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变现:我每天在进步,就能遇见更好的自己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2
学生时代起,我就很相信一句名言: 每天进步一点点,你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这其实表达的是,积累与反馈,也可以理解为量变积累引起质变。

但问题是,积累了,一定会引起质变吗?

如果会,为什么每年每月,我们看起来,好像并没改变?

“每天进步一点点,你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当我再重新来思考这句话,会有很多疑问:

要积累的很多,在哪儿积累?积累到什么程度?通过什么方式积累?怎样知道自己更好了?还没有遇到认为“更好的自己”怎么办?

我自己也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停琢磨寻找答案。有几点心得分享给你。

1 .首要不是“补短板”,发挥你的“最长板”

还记得我们曾学过管理学中的“木桶效应”,讲的是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所以,在应用到我们个人身上,大多数想到的自我进步,也是拼命用“补短板”的方式精进自己。

记得上学时候,哪两类学生最容易冒尖?

一类肯定是,各科目学习成绩全优,科科高分,肯定冒尖,这是少数,同时也是对基本功的考验。

另一类是,其他科目很平常,但其中一科成绩特别占优势,甚至占绝对优势,就是我们说的偏科,老师同学也会记住他,这也是一种冒尖。

我们知道作为社会人,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即便打通了综合优势你也未必胜出,为什么?等你补齐短板了,可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秋叶大叔也有一个“新木桶理论”,强调的是,一个木桶在能装水之后,应该先竭尽全力发挥长板,而不是先补短板。

一个木桶的装水量是由短板决定的。但问题是如果有好多木桶摆在你面前,你会选择哪一个木桶去装水呢?答案是你会选看的见的那个桶。

对照打造个人标签的理论,也是先把自己最具优势的一面充分展示出来,然后放大这个优势。

这也是,个人品牌时代,作为职场个人的我们突出重围的一个最佳方式。

“鹤立鸡群”,哪怕再“瘦弱”,凸显出来的都是它。

先努力长高,高到大家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你,然后再加强营养,锻炼肌肉,增强体力耐力等等。

有些人也在努力着,精进着,但几年下来,都没有什么大水花,原因就是一直在平均用力,补短板。

所以,我们说好好精进,不是要成为“三好学生”,你只要有一好,足够好,冒尖的好,形成你专业的标签。

如果你的个人主标签让人佩服,大家会觉得你是一个专业人士。这个专业优势给你带来的光环效应,一定程度上会弱化你的不足,同时也为你创造弥补短板的机会。

我们说积累在哪里积累呢?挖掘核心优势,让长板更长。

2.厚积薄发吗?

小时候我们是不是,还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厚积薄发?

说的其实也是积累和突破。

现代职场里,聪明的小伙伴,都已经意识到了积累的重要性。大家也都在蓄势已久等待“发力”。

但问题是,平均力度,不痛不痒的发力,很快你的努力就会被稀释在普通人群中。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KPI(关键绩效指标),老板以此为参照标准,就是说:作为员工,你合格了吗。

总有人低于KPI,被淘汰;有人刚好达到KPI,合格;有人远超过KPI,升职加薪。

超过KPI的一小部分人,其实是能力+态度的双选择。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他们其实通常是这样一类人,在没有明确指标的时候,也会将事情做到最好,而且是能力范围之内的最好,或者极限范围内的最好。

厚积厚发,往厚里积累,往猛里发力。

一次把事情做到能力限度之内的最好,有什么好处呢?

1)结合上面第一点我们说了,发挥长板优势,赚了先发优势,流量和资源,别人最先看到你。

2)获得先发优势的专业度,人们会记得第一第二,勉强记住第三,但再往后呢?

3)最重要的当你在一个点上,通过发“厚力”获得成功时,光环效应会极大激发你的自信和创造力,要知道自信爆发出来的内部能量,很可能会让你指数级成长。

3.拒绝碎片化知识,建立知识体系。

很多爱学习的小伙伴,会积极地通过各种方式,利用碎片时间给自己充电。

你平时刷手机吗?看公众号文章吗?各种社交平台,博客微博朋友圈;各种云课堂,音频课等等。

今天你看的可能还有印象,昨天的,前天的,上周呢?

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记住不多?

我们不停的掏手机,刷手机,好像总是习惯性的追着信息跑,这其实是我们大脑的天性:我们的大脑天生有一种“完成”倾向。

换句话说,就是对于已经做完的事,我们会很快忘记,大脑通过这个过程对空间进行缓存清理,用于下一轮记忆。

你看过了,你很快忘记,但同时还想看更多的 。

然而,即便你收藏了上万条,这些信息,对我们是否有帮助?

这里我们先大致区分下,什么是信息,什么是知识,什么是知识体系。

• 信息是什么? 信息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正如,我们刷手机,不停下拉不停下拉,出现的“信息流”。

• 知识是什么? 知识是我们从各个途径获得的经过提升总结与凝练的系统认识。知识经过我们的大脑思考和辩证。

通过积累的信息可以分析出知识。但也有的信息永远也不可能转化为知识。

人们用“知识海洋”来形容知识,每个人所能掌握的都是极其有限的。对一个人来说,关键是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构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人和人最根本的不同,就是知识体系的不同。

• 说到 知识体系 ,大家其实都不会陌生了,通俗的解释就是把一些零碎的分散的,相对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整合起来,让它们在我们大脑中,形成具有一定联系的知识系统。

用什么建立知识体系呢?

建立知识体系,最好的方法,也是无法绕过就是—— 源头知识 。

知识的源头是站在人类认知边缘,研究,思考和验证的人,也就是创造出一手信息的地方。

* 一手信息是知识发源的地方,像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

* 二手知识知识对一手知识的忠实转述,但是有清晰的论据和出处。我们最常见的就是高校里的教科书,各领域里的专业书籍。

* 三手知识简单理解为为了便于大多数普通人理解和传播,而加入了大量的案例,故事以及个人理解的畅销书。

* 四手知识是最常看到的,根据这些畅销书和理论,又加入个人故事或情绪,基于个人体验的文章和鸡汤,大部分公众号,头条都属于此类。

在知识爆炸的年代,最好的方式是拥有辨别这些信息的能力,走向知识的源头,或者跟随那些知识源头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我们平时所说,建立个人知识体系,其实就是指找到自己专业技能里的知识源头,建立知识框架。

只有我们通过,源头知识建立起知识框架,并不断迭代和丰富这个框架时,才是“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基础和可能。

怎样才能“遇见更好自己”呢?

4.用输出检验输入,用做到证明知道

看到不等于得到。就比如一个问题,大脑可以很容易做到“理解”,但你发现没, 通过语言“讲出来”,要求似乎更高 。

那些感觉上,被你储存在记忆里的知识,等下次你再想从大脑中提取,你很难精准描述它。

缺少了证明环节,那些你认为有用的好观点/方法,很快就会被涌入的新知识冲淡。

有哪些实操性比较容易的输出方式呢?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几种:

• 输出形式,可以是读后感,读书笔记,个人的总结,对文字和观点的高度提炼等等;

• 可以讲给别人听,用教学相长的形式巩固知识。

• 如果没有机会讲给“别人”怎么办?

我们平时都会用微信里的语音功能,我常用的办法是,将自己的微信置顶。把一篇文章提炼后的观点发语音给自己,然后再反复听。站在旁观角度,听自己的复述,相信我,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的。

• 此外,还有一个我个人非常推荐的方法就是,写践行清单。阅读一个本书,一篇文章或者一个节选段落之后,问自己两个问题:哪些观点对我有用?接下来我要怎么用?

如果回答不上来,很可能是, 这个知识本身是有用的,但对你目前并没有太大用处 。

写在最后

总结一下,“每天进步一点点就会遇到更好自己”,这句话该怎样具体执行:

在哪里进步,哪里积累?通过什么方式积累?寻找源头知识,建立知识体系框架并持续迭代;发挥长板优势,首先让自己被看见。

积累到什么程度?厚积厚发,一次做足一件事,树立起专业标签。

怎样知道自己更好了?用输出巩固输入,用践行证明知道。

还没有遇到认为“更好的自己”怎么办?将上述方法再循环,相信你一定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End.

(让我们书写,让我们彼此看见。谢谢你的阅读,也谢谢你的点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