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防治寒湿关节疼痛最佳时期,专家提示:错过了又要等一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2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这也是古代计算时间的重要工具,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一个庚日就是10天)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7月7日(或8日)节气是小暑,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气至此尚未极也。”因为小暑过后,全年最热的三伏就到了。《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这天白昼长,太阳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夏至后日照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气温却一天比一天升高,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入伏,也就是说这时候的气温达到一年的顶峰。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这段时间叫数伏天。

数伏天气要一个多月,古人把这段时间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组成。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后是第四个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需20天,俗称两个中伏;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叫末伏。

《素问.生气通天论》言:“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界有五运六气之变化,而人体五脏六腑之气亦必然随着五运六气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这就是中医的“天人相应”整体观,也是中医治疗疾病选择不同季节的理论基础。同时强调阳气的重要性,阳气在生理状态下,是机体各个脏腑器官功能正常运转和防病的重要力量;在病理状态下,是机体抵抗疾病的主要力量。所以只要人体阳气固密,虽有外邪干扰,人体也不会受害生病。《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则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顺气,即顺应自然之气,人体气机要与自然界规律相适应。自然界四时规律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体气机要与之相适应。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所谓“春夏养阳”是中医学认为春夏两季,尤其是夏季,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季节,根据天人相应的理论,这个时候一方面机体阳气受自然界阳气引动,机体各种机能条达,经络通畅,适合扶正培本,补养阳气;另一方面伏于体内的阴寒之邪此时受自然界影响相对容易清除。“春夏养阳”也是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之一。

寒湿性关节痛是指人体感受风寒湿邪后所引起的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遇寒冷或天气变化则病情加重。 风湿寒性关节痛是一种以关节疼痛为主的疾病,与寒湿邪的侵犯有关,主要表现为关节或肌肉疼痛、酸麻、沉重、屈伸不利等。遇冷或气候变化时病情加重。

在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春夏养阳”的 养生 观及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在夏季“三伏天”,自然界温度最高、阳气最盛时,通过温热药物贴敷在局部关节处或者是人体相应的穴位上,人体的阳气得天之阳气、温热药物相助,阳气益旺,以阳热驱散寒湿,祛除体内的“寒湿之邪”,可调和脏腑阴阳,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使失衡的阴阳达到平衡稳态,将“冬病”之邪消灭在蛰伏状态,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冬病夏治的作用。

⑴不要久居寒湿之地或高寒野外作业、野外宿营、野餐等;

⑵不要劳累过度、汗出受风;

⑶不要受寒饮酒,这样会使皮肤血管扩张,易受风湿寒邪;

⑷不能使得室内外温差过大,突然外出,不能适应气温的变化而感受风湿寒邪;

⑸不要汗后游泳、水中作业,这样容易感受寒湿之邪;

⑹妇女产后,月经期间,劳动时候注意保护,不然容易感受风湿寒邪,引起关节疼痛。

⑺不要在夏天睡较潮湿的地板,睡时吹电风扇、空调。

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有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

1.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 养生 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2.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 情感 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如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3.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4.补水 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阴阳五行”、“天人一体”;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 养生 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三伏天现在比较流行的是穴位贴敷疗法,这是一种 养生 加治疗的方法,就是要在自然界阳气最足之时,借助伏贴的外力,通过阳性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的相应穴位上。此时人体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从而将人体内的寒湿驱除,以达到治病的目的,贴伏贴最适合阳虚体质且体内有寒湿之人。

但是现在宣传最多的是三伏天前几天进行治疗,其实祛寒湿不仅仅在这几个伏天的点上,更重要的是三伏天这个时间段,只要在一年中的三伏天这个时间段,通过中药,艾灸等等方法促进体内寒湿之邪排出体外的方法都是可以好好利用的,这样最终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所以希望大家好好利用好三伏天这段时间,不然错过又是一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