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神奇穴位探秘之下肢/《中医学基础知识》读书笔记(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下肢穴位往往比上肢更重要,是人体穴位秘密的集中承载地。从生活中人们的保养行为就可以看出,因为我们有“足疗”,而没有其他疗,这就是人类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哲学认知体现。所以,本篇章着重把下肢的穴位秘密挖掘透彻。

1.环跳穴,位于足少阳胆经,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腰腿疼、髋关节及周围组织疾病等。寻找的方法,一是侧卧(伸下腿,屈上腿),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处;二是更直接一些,就是屁股侧面凹陷处,找中间即可。

2.殷门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两点一线定中间,股横纹、腘横纹连线的中点即是。主治腰肌强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

3.风市穴,位于足少阳胆经,这个更好找,站直,手臂下垂中指尖所达处。主治下肢瘫痪,腰腿疼、周身瘙痒等。

4.血海穴,位于足太阴脾经,主治月经不调、荨麻疹、神经性皮炎、膝关节痛等。寻找方法,屈膝在膝关节骨内侧上缘二寸,股内侧肌肉突起中点。

5.犊鼻穴,位于足阳明胃经,也就是外膝眼处,膝膑下缘外侧窝中。主治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等。

6.委中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腘窝横纹中点,治疗的部位所谓腰背委中求即是。

7.阳陵泉穴,位于足少阳胆经,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肝胆疾患、眩晕、口苦、吐酸、小儿惊风、腰腿疼、落枕等。

8.阴陵泉穴,位于足太阴脾经,主治腹痛、泄泻、黄疸、水肿、尿路感染、遗尿、阴茎痛、膝痛等,跟阳陵泉穴对应,可以穿透,在胫骨后凹陷处。

9.足三里穴,位于足阳明胃经,所以主治有肚腹三里留的说法,治疗胃痛、腹痛、高血压、贫血、下肢瘫痪、膝关节疾病、乳腺炎、妇科病、颜面疾病等,是一个全身强壮穴。

10.胆囊穴,位于足少阳胆经,阳陵泉下一寸,专治胆道疾病。

11.阑尾穴,位于足阳明胃经,足三里下二寸,专治阑尾炎。

12.承山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委中、足跟两点连线中点(“人字”沟处)。主治下肢瘫痪、足底痛、痔疮、脱肛、便秘等。

13.三阴交穴,这个穴位特殊,位于三条阴经交汇处,在足内踝直上三寸,胫骨后缘。主治小腹疾病,即泌尿生殖系统、痛经、下腹痛、腹泻、湿疹、神经性皮炎、荨麻疹、高血压、失眠等。

14.解溪穴,位于足阳明胃经,踝关节前面正中,两筋之间。主治前额痛、腹胀、便秘、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等。

15.昆仑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足外踝和跟腱之间凹陷处,主治头顶痛、下肢瘫痪、腰背痛、坐骨神经痛、角弓反张等。

16.太冲穴,足第一二趾蹼缘上二寸,主治头痛、目疾、高血压、癫痫、、小儿惊风、疝气、子宫出血、乳腺炎等。

17.内庭穴,位于足阳明胃经,足二三趾缝间,上一横指。主治牙疼、扁桃体炎、三叉神经痛、头痛、失眠、腹痛、腹泻等。

18.隐白穴,足拇指内侧距离甲1分,主治月经过多、腹痛、多梦等。

19.至阴穴,足小指外,主治胎位不正等。

20.涌泉穴,足掌底,“人”字凹陷处。主治休克、精神分裂症、中暑、头顶痛等。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