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孔子关爱学生的例子、故事。换句话说能体现孔子关爱学生的例子!

最好是故事,白话文。体现的是关爱学生的教学理念!

第1个回答  2019-10-26
事情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有一个国家叫卫国。
卫国有一位大夫叫孔圉,当然这里的大夫不是我们后来说的大夫,也就是医生,而是一种官名,地位不低,有的甚至可以与丞相比肩。
这位叫孔圉的大夫,是个十分勤奋好学的人,他保持着很是谦逊的态度,来向周边人讨教问题。
这在卫国都是很出名的,所以孔圉不但受到百姓的爱戴,也为国君很是认可。
等到孔圉去世后,卫国国君希望卫国的人能够学习孔圉的好学精神,所以特地给孔圉赐了谥号“文公”,后人都尊称孔圉为孔文子。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个很好的教育家,在他坐下听讲的有很多,其中有七十二位被尊为儒家七十二贤。
子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而且子贡就是卫国人。
当他听到卫国传来的消息,知道这个事情后,子贡很是不服气,于是找到了孔子。
子贡言道:“孔圉虽然学问和才华确实很高,可是比他强的人还有很多,为什么他能被赐给文公的称号呢。”
孔子是个好老师,他没有直接斥责子贡的无礼,而是讲事实摆道理。
孔子道:“孔圉本身很聪明,而且勤奋好学,做人却很谦逊,你说孔圉的地位高吗?”
子贡回道:“孔圉身为一国大夫,地位自然很高。”
孔子又问:“街边卖肉的屠夫地位又如何?”
子贡回道:“市井之流,屠夫地位并不高。”
孔子接着问:“若是大夫有问题,要屠夫来回答,该如何?”
子贡回道:“直接征召或遣人问询,屠夫直接回话就好,大夫都不用露面。”
孔子点头道:“是啊,地位高的因为身份不会亲自前往,只需下令就好,否则就会觉得耻辱,对吗?”
子贡应道:“确实,士大夫都是这么做的。”
孔子摇头道:“可是孔圉却不是,当他遇到问题后,会亲自找人问询,不会顾及身份,而且表现的很是谦恭,从没有以势压人,这样一位聪敏好学,不以身份悬殊为耻而询问的人,为什么不能被赐‘文公’谥号呢。”
子贡听了知道自己的错误,于是拜服,表示以后会向孔圉学习。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0-26
在《论语·子路》中,子路问孔子,如果要为卫君治理政事,先要做什么,孔子回答说先要“正名”,直率的子路立刻说道“子之迂也”,而孔子毫不犹豫地回了一句,“野哉,由也”。像这样亲密的师徒关系,即便在现代也是少见,师徒之间的“抬杠”更是令人感到忍俊不禁。
孔子似乎总是在批评子路,因此一直以来,大家似乎都认为孔子最讨厌的弟子是子路,但实际上,笔者却认为恰恰相反,子路是孔子最信任、最亲近的弟子,这也是我们所谓的“爱之深,责之切”,颜回固然让人钦佩,但孔子说过“自吾得由,恶言不闻於耳”。可见子路对孔子的尊敬与守护,而在听说子路遭遇不测被剁为肉酱之后,孔子从此再也没吃过肉酱,足见其对子路的爱护。
《论语·壅也》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说孔子去见南子,当时南子作为卫灵公的夫人,名声却十分不好。孔子的学生子路误会了孔子是因为南子相貌美丽而去见她,觉得十分不高兴,并且有所埋怨,孔子却对天发誓,“如果我做了于礼不合的事情,就让老天厌弃我吧!就让老天厌弃我吧!”
对于学生对自己的误解,孔子并没有责怪学生,反而像一个普通人一样,也会感到着急。赶紧指着老天发誓,“天厌之!天厌之!”这样的反应实在是让人感到新鲜,夫子自然不会与南子做出越礼的事情,但孔子也有情急之下对天发誓的时候,这不禁让人笑出声来。追问

这没明显的体现出“孔子关爱学生”这个概念!有没有,学生生病呀,没钱之类的,然后孔子去关心他

追答

懂了

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是儒家思想。最讲究礼法传播。即使有那种案例 因为和儒家思想的礼法气象 于理不合。也不会记载流传。流传下来的事迹故事多是侧面表达关爱学生。没有那么直接

追问

哎哟!需要写材料!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