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不忘,必会受骗,谈谈《我们为什么会受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今年上半年看到一个女生发贴说自己被当做猪杀了。她已经欠债40多万,没办法偿还,想要跳楼了结自己。

帖子里讲到起因不过是因为跟陌生人说话,发展到后面的线上情人,之后借钱给所谓的爱人,再之后被骗加入投贷,一步步掉入陷阱。

一开始不懂什么是杀猪盘,上网了解到这是一种电信诈骗,受骗对象多为女性。

且受骗的很多女性都是高知份子,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优渥的生活条件。情商财商皆高,貌美心善,且受过良好的教育。

当时觉得不可思议,高知分子怎么会如此轻易上当?

直到看了这本《为什么我们会受骗》才知道,只要你是个人,就有潜力当个受害者。哪怕是骗子本身,也会上当受骗。

《我们为什么会受骗》一书的作者是玛丽亚.康妮科娃,毕业于哈佛大学,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过心理学博士学位。

写这本书之前,她正在看大卫.马梅导演的电影《赌馆》,马梅对骗子的迷恋让作者陷入沉思,于是有了这本书的出版。

作者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的受骗案例分析了受骗背后的原因和对受骗理解的误区,让我们懂得如何甄别骗子。

一对骗子理解的误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

很多人都觉得骗子都长着一张急功近利的丑恶嘴脸。

在《一个骗子的画像》里描写过关于骗子的话:他不会回答问题,或是会顾左右而言他;他只会胡言乱语,拥大脚趾蹭正地面,发着抖,面无血色,用手指揉戳着发根。

真实情况果真如此吗?答案当然不是,没有哪个骗子会在脸上写着我是骗子。

相反他们都长得像你爱慕的人,你想要成为的人,你需要的人,你信任的人,你渴望拥有的人……

伪装是骗子横行于世的通行证,骗子会探查到人性中的弱点。

就好比病重的人需要的是健康;事业心重的人需要的是步步高升;失恋的人想要的是情感慰藉;贫穷的人渴望的是金钱财富……

只要你有欲念,骗子就可以利用你的欲念达到行骗的目的。

伪装始于大自然,比如毛毛虫会伪装成蚁后,享受工蚁们无微不至的照顾,竹枝虫会伪装成枯枝,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而对于骗子来说,在他们伪装之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认受害者的身份,他是谁?他想要干什么?我要如何利用他的欲望得到我想要的东西?

一旦实施计划就慢慢与受害者建立感情基础,吸引对方进入自己的世界并说服受害者相信自己。

针对受害者的质疑,拿出让对方信服的证据(一般都是伪造的.)最后从言论上,精神上掌控受害者,让他们心甘情愿付出。

他们非但不急功近利,还懂得放长线钓大鱼,甚至有时牺牲自己的即时利益,无偿奉献给受害者,让受害者放松警惕,最终让受害者付出惨痛代价。

很多赌博游戏便是这样,通过后台操作,在前期都会适当地给赌徒一点蝇头小利,让他们兴奋,加大筹码,一旦赌徒赌上身价财产就全部连本带利收回。

所以人们常说要清心寡欲,一旦深陷欲望,便可能成为骗子钟情的对象。

执念是墙,骗子便是墙后面的那条眼镜蛇,随时盯着你穿墙出来咬你一口。

二 对受害者认识的误区

读过很多书,走过很多路,见识过人世间的种种险恶,也品尝过复杂多变的人心。

按理说这样的我们很难上当受骗呀!

大多数人觉得受骗应该是那种一辈子没读过几天书,封闭保守落后不懂变通的人的专利。

像那些社会阅历越丰富,从书里面得到各种知识熏陶的人都有一套抵抗欺骗的防御系统。

可世界上没有完美受害者一说,在骗子眼中,人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会上当,才更容易上当。当你放松警惕的时候,就是上当受骗的时候。

那么除了欲望和松懈,还有什么会让我们成为受害者?

魔术师刘谦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而我们见证到的奇迹不过是一场完美的骗局。

观看魔术表演,是我们自愿被骗。魔术利用了我们的大脑和双眼的弱点,创造出了梦幻般的世界。

魔术师用一整套技巧和表演技术成功施展障眼法,它和骗局的共同点是操控人们的信任感。

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所说:“轻信是人类行为中根深蒂固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愿意接受自己内心美好的一部分,并将想象中的这些特征迁移到他人身上。

凡是上当受骗的人,是因为他们真的笨么?不是,只是他们内心愿意去相信罢了。

当你不了解别人的时候,永远不要把他人想象的太好,以免上当受骗。

你当《天下无贼》,往往都是贼想更贼。

而情感依恋更是如此,高深的骗子都是从偷心开始,一点一点融入你的生活,让你全身心依恋之后,甘之如饴为之付出。

特别是女人,动啥都别轻易动心。许多受骗都源于放弃理智思考,情感先行,宁愿让欺骗蒙蔽双眼。

三  骗子的招数

在《我们为什么会受骗》一书中,作者为我们详细提供了骗子的几种招数,并做了详细的案例分析,比如料敌机先,动之以情,请君入瓮,完美故事等等,从心理学角度带你了解这些骗局后面的动机是什么。

里面的案例新奇有趣,引人入胜,给人启发和思考,有假冒医生露馅的骗子,有帮人“保管”钱财的通灵人,冒充王子借钱的14岁男孩,假装失忆的偷渡人……

每种拍案惊奇的案例后面,都有你意想不到的行骗原因。即便是名人富豪,依然逃脱不了被骗的命运。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知道《我们为什么会受骗》,了解骗子的作案手法。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减少损失,减少伤害,不让好心被利用,也免得遭受无妄之灾。

让我们以骗子那般理智,大胆且善于谋划的心行走世间,走骗子的路,让骗子无路可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