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横流显本色】沧海横流12月27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3-06
  这是一个暴雨肆虐的夏季。  1991年6月中旬始,由于亚洲东部持续活动的冷空气与江淮上空暖空气的剧烈交汇,生成久注不止的特大暴雨。西太平洋偏强的副热带高压又使得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汛期提前。一时间,淮河水溢,太湖告急!华东几省许多地区顿时变成汪洋一片,数以千万计的人口受灾。
  面对百年未遇的特大洪灾,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紧急出动,用热血和忠诚,书写了一幅幅恢宏壮观的战洪图。
  命令,从这里发出
  北京夏令时:6月14日零点55分。白天一场暴雨驱散了入梅以来的闷热,南京城熟睡着。然而,不安份的洪水正乘着夜幕,向沉睡中的田野、村庄咆哮而去。军人们醒着。华东战区三军指挥系统的神经中枢——军区作战值班室灯火通明。此刻,正在下达由军区值班首长、副司令员郭锡章少将签署的第一道抗洪命令:为确保津浦铁路的绝对安全,荒草圩内的部队迅速撤离,准备破圩。“临汾旅”立即出发,到位于安徽滁县的晓桥指挥所报到。
  随即,第二道、第三道抗洪命令也在凌晨下达。
  14日上午,军区司令员固辉中将、政委史玉孝中将听取灾情汇报后,指示驻灾区部队立即停止正常的军事训练,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战斗。各省军区要及时了解地方有哪些困难,需要部队承担什么任务。
  这是一个繁忙、紧张的空间。自动指挥台前,各路电话铃声骤起,幕墙的作战地图上,参谋们正仔细标出部队的开进位置。为了保证抗洪救灾的决策正确,指挥有力,军区司令部又组成6人应急小组,以应付紧急情况。
  截至7月15日,已有×××道抗洪命令从这里发出,调集指挥5万余部队和近百万预备役部队投入抢险战斗。
  生命的绿舟
  “安徽定远县高塘湖和池河流域有25个乡镇、640个村子被洪水淹没,81000人被洪水围困,命你部火速前往。”15日下午2时,正在江浦大桥执行抗洪任务的某舟桥部队又接到军区的新命令。
  部队急驰定远。
  暴雨倾泻、洪水滔滔。未及脱身的灾民们趴在露出水面的屋顶、树梢上,心急如焚。
  突然,一艘艘绿色的冲锋舟破浪而来。“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灾民们欢呼起来。
  指战员们驾舟把群众一个个从洪水中救出,还逐个房屋、逐片树丛寻查,解救零星遇难者。
  16日,邱家湖堤坝决口,洪水淹没了临近的村庄,几万群众被围困。这个部队150名官兵乘汽艇赶到现场,迅速架起两座35吨漕渡门桥,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晚10时许,水面上突然传来“救命”的呼叫声。正驾驶汽艇在水上巡逻的三连官兵立即调转航向,循着呼救声找去。他们发现,20多个灾民趴在一个在激流中旋转的麦垛上,麦垛眼看就要散架。水流湍急,汽艇无法靠近群众。这时,指导员大喊一声:“共产党员,上!”说完,纵身跳进激流,战士们也纷纷下水。他们让群众趴在自己背上,凭着娴熟的游泳技术,将20多名群众全部救出。
  在邱家湖一带,这支部队奋战3天,营救群众25000多人,转移粮食3.6万吨,牲畜200多头。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舟桥兵。灾民们泪水盈眶地称赞舟桥部队是“生命的绿舟”。
  子夜驰援
  6月14日子夜。电话铃声惊醒了某部部队长熊庆。“老熊吗?镇江谏壁发电厂储煤坍塌,将两条传送带压住,发电厂有停电的危险,恳求部队火速增援。”
  电话是镇江市政府打来的,熊庆知道,作为国家电力骨干企业的谏壁发电厂在华东电网中举足轻重,机组停机一天,发电厂直接损失60万元,对抗洪排涝、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带来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他翻身下床,一边向上级汇报,一边通知部队……
  15分钟后,奉命执行任务的二营官兵直奔发电厂。展现在官兵们眼前的情景比想像的更为严峻:两条350米长的传送带,被坍塌的煤压得死死的,传送带的钢架也变形、断裂。两边的煤堆足有4层楼高,暴雨一冲,煤堆不时向下滑坡。冒雨清理传送带是要担风险的。官兵们爬上煤山,开始作业。暴雨越下越猛,他们索性脱掉雨衣,穿着短裤干。没有人动员,党员自觉地站在最危险处,干最重的活。许多战士的脚划破了一声不吭,还有的战士累昏了,醒过来又爬起来干。经过几小时的拼搏,坍塌的煤全部清理完毕,谏壁发电厂得以正常发电。
  就在二营官兵驰援发电厂的同时,邻城常州正进行着一场突击转运电石的战斗。14日晚,常州的一个化工仓库已进水60厘米。仓库里面存放有400桶80吨电石。由于底层进水后发生化学反应,库内烟雾弥漫,温度高达六七十度,如果不迅速转移电石,电石和水生成的乙炔在高温下很可能爆炸。
  常州市杨市长拨通了军分区司令员张年清的电话,请求部队火速前往。10分钟后,军分区机关的30多名官兵和200多名民兵赶到现场。
  据说1吨电石爆炸相当于1000磅普通炸药的威力。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爆炸,抢救人员毫无惧色冲进仓库。200公斤重的电石桶很烫手,1桶、2桶、10桶、20桶……当搬运到第371桶时,电石突然在库外发生爆炸。武警战士宋之银一把推开周围的同志,自己则被炸成重伤。
  80吨遇水电石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威胁,终于在常州市民梦醒时分被排除了。
  太湖抢险
  第二次洪峰致使太湖水位全面超过警戒线,湖水开始漫溢!
  7月2日,无锡市三北乡出现50米长的大缺口,洪水破堤而下。堤外70家工厂、1000多户居民将毁于一旦。
  危急时分,南京军区某师赶来了!
  官兵们面对的是这样的险情:洪水流速每秒10多米,50公斤重的煤砖很难一下沉底,沉甸甸的草包一放下就被冲走,人在水中根本站不住。
  怎么办?二话没说,师首长下水了,团首长下水了,数百名官兵手拉手组成两道阻挡洪水的人墙,让岸上的部队加紧固坝。人们也许不知道,就是这个师,自己的营房此刻也泡在大水中。缺口堵住了。在抢险固坝的72小时中,指战员们约加固堤坝5万多米,转移群众上万人,抢运物资216万吨。
  钱盛塘炸坝
  7月7日拂晓。在通往上海青浦抗洪抢险现场的沪青平公路上,一辆辆军车飞驰而过。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徐文义、政委朱晓初正率领1200名官兵开赴钱盛塘沿岸。
  为了缓解持续上涨的太湖水,根据国家防汛总指挥、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的命令,上海人民以大局为重,已于7月5日上午9时打开了青浦县境内的红旗塘坝,加大了太湖的泄洪量。然而两天来,暴雨不断,太湖水位依然在警戒线之上。洪水严重威胁着上海、无锡、苏州、嘉兴等地和沪宁、沪杭铁路干线的安全。为此,上海市政府决定,7月9日在青浦县钱盛塘再辟出一条新的泄洪通道,并在72小时内将钱盛塘两岸21公里岸堤加固提高到4米。这一任务交给了解放军驻沪部队。
  “解放军来了!解放军来了!”当绿色的军车驶入工地,群众们便欢呼起来。有解放军在,群众心里就有底呵。
  新土垒筑的岸堤上,“叶挺团”的旗帜迎风招展,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敢打硬仗,上海人民熟悉它,敬仰它。在上海甲肝流行、列车相撞、龙卷风袭击以及重点工程需要的关键时刻,总能见到“叶挺团”官兵的身影。今天,他们又来了。他们中,有的放弃了已经获准的休假,有的告别了刚来军营探望的妻子,还有不少人的家此刻也浸泡在水中。但他们义无反顾地来了。官兵们一身泥水一身汗水,以实际行动实践着他们挂在堤岸上的标语:“把人民视为自己的父母!”
  “打开钱盛塘坝提前到8日进行。”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又来了新指示。此刻,执行炸坝任务的3个工兵排已连续苦干了10个小时,粒米未沾。但他们接到提前炸坝命令后,立即来到作业地,在总长1000多米的坝上布下炸药。
  8日15时20分,指挥员一声令下,河水和泥土在巨响之中跃上几十米高空。人们回首再望,大坝已荡然无存。钱盛塘8道大坝全部炸开,太湖洪峰以每秒150立方米的流量涌进青浦西部,直泻黄浦江。
  “同志们辛苦了!”上海市市长黄菊紧紧握住战士们的手。
  7月9日上午9时,江泽民总书记来到上海青浦河固堤工地,看望南京军区所属部队和武警指战员。他称赞说,现在虽然没有战争,但只要哪里有灾情、险情,哪里就有“最可爱的人”。
  这是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最高嘉许。
第2个回答  2023-08-01
抱歉,我不清楚您具体指的是什么事件。如果您能提供更多的上下文或信息,我会尽我所能去帮助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