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二叠世—三叠纪周缘前陆盆地发展阶段

如题所述

前述若拉岗日结合带上二叠统不整合于下二叠统之上,有两个方面的构造意义:一方面它意味着晚二叠世前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与羌塘地块的汇聚,两者间的裂谷闭合消亡,挤压造山运动结束;另一方面又标志着新的盆地形成发展旋回的开始。

随着华力西期晚期(中、晚二叠世)造山运动的发展,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北侧的木孜塔格-阿尼玛卿结合带与地块南侧的若拉岗日结合带相继褶皱成山,但前者的造山幅度与规模远大于后者。此后羌塘地块南部的班公错-怒江海盆逐步拉开,持续的扩张作用使羌塘地块不断向北运动,在羌塘地块与昆仑造山带之间形成南北向挤压环境,在这种应力条件下一方面造成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向北俯冲于昆仑造山带之下,另一方面造成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岩石圈板块发生挠曲,形成深坳陷,这种盆地一般称为周缘前陆盆地。

早、中三叠世周缘前陆盆地的沉积中心与坳陷中心都位于毗邻昆仑造山带的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上,在调查区内的表现为以细碎屑岩为主的浊流复理石沉积地层发育,是典型的深水盆地沉积相,沉积地层厚度近万米,地层中基本不含火山岩,这些说明与拉张环境下形成的弧后盆地有很大的区别。在向南的羌塘地块一侧,以若拉岗日结合带北缘断裂若拉岗日-萨玛绥加日断裂为界,形成大陆坡折的转折点,北侧为深坳陷的深水盆地,南侧向羌塘地块方向形成缓而浅的周缘前陆盆地克拉通边缘盆地。沉积滨海—浅海陆棚相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尤其是若拉岗日结合带中发育的下三叠统地层以石英砂岩为主,反映相对稳定的陆缘环境。

这一盆地构造格局在中三叠世以后有所改变,其一是盆地的沉积中心向南迁移,由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迁移至若拉岗日结合带,表现为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上的上三叠统地层以中厚层状砂岩为主,并含较多的植物碎片,反映其沉积环境为三角洲相或滨岸相,而若拉岗日结合带的上三叠统苟鲁山克错组(T3g)则表现为一套较深水的浊流复理石沉积地层;其二是若拉岗日结合带中普遍发育的一期基性岩(脉)侵位岩浆事件,基性岩(脉)以均质辉长岩、辉绿岩为主,局部见有超基性岩脉侵位。辉长岩、辉绿岩的Ar-Ar法年龄为249.5±4.7Ma,212.9±5.5Ma,228.9±4.9Ma,209.8±4.6Ma,(样品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测定)。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它们形成于板内裂谷或板内拉伸环境之中。结合羌塘地块之上的一些区域地质特征,如热觉茶卡一带的中三叠统康南组为深水盆地—陆棚相沉积,发育复理石建造,并含深水菊石动物群等地质特征。上述情况均说明中三叠世羌塘地块内应有一期短暂的拉张期,但这一拉张期是在大的南北向挤压体制中的局部松弛,因而作用范围与时限极为有限,前陆盆地的总体构造格局并未打破。至晚三叠世依然延续挤压环境下的前陆盆地构造格局,盆地的沉陷中心与沉积中心迁移至调查区南部的若拉岗日结合带,形成深水盆地,沉积浊流复理石地层,向南北两侧均变浅,大陆坡折的转折点由若拉岗日结合带南北两侧的边界断层控制。南侧羌塘地块北缘以发育碳酸盐岩台地为显著特征,北侧以滨岸及三角洲相发育为特点。

三叠纪末期强烈的印支运动,使调查区内整体褶皱成山,海水退出,周缘前陆盆地消亡。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及其周边形成的印支期造山带在世界范围来说也是规模最大的印支期造山带。印支期末的造山运动使若拉岗日结合带及可可西里一带持续发生挤压碰撞、褶皱造山,羌塘地块沿若拉岗日结合带一线向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之下俯冲。在可可西里-巴颜喀拉地块上的三叠纪地层内形成“阿尔卑斯式” 全形褶皱和逆断层;在若拉岗日结合带一线形成多处构造叠置断片,造成结合带物质组成呈叠瓦片状重复出现,并在花石山形成向南逆冲的推覆构造。印支期末的造山运动中岩浆作用较弱,仅见少量的地壳重熔型花岗岩,出露于长颈湖的花岗闪长岩即是这种类型,侵位年龄237.6 Ma(样品由北京离子质谱实验中心采用锆石SHRIMP法测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