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争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27

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争有哪些?

一、伊阙之战:一战成名的白起

秦昭襄王十四年,随着国力的膨胀,秦国的野心也凸显出来。为了打开东进的通道,秦昭襄王趁韩魏内部动荡之际,派向寿与时为左庶长的白起分别向韩国发起进攻,并夺下了武始与新城两个地盘。

当时,韩魏两国是同盟关系,加之都与秦国是邻国,深受秦国所扰。因此,当韩国向魏国请求增援的时候,魏国便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了,于是魏王派出的公孙喜支援韩国,听闻消息的东周也派兵加入其中,组成了二十四万大军的联盟,一同对秦国发起反攻。

昭襄王没想到自己就对韩国动手动脚了一下,居然给自己惹出了大麻烦。无奈之下只得听从魏冉的建议让白起担任主将,与三国联军在伊阙对峙。此时的秦国,其兵力还不到十二万,面对联军多出自己一倍的兵力,正面对冲绝对GG。

这时情报兵传来消息:韩魏关系似有炒作嫌疑,两军主帅都不肯率先与秦军交战,想等着对方先动手。白起灵光一闪,让少量军队拿着旌旗和飘带出现在韩军面前,让韩国以为秦军打算先与自己作战,因此只得全军待发。

而魏军见秦国选择了韩国,这不喜滋滋在旁边看热闹。却不知是白起为了迷惑他而做出的手段。瓜子磕得正开心的魏国,冷不丁地在伊阙山被揍,由于仓促应战,别说什么阵型了,连统一指挥都无法做到。

于是,魏国军队迅速战败;韩国看着军事力量比自己强的魏国败了,整个军队的人都陷入恐慌之中。而后,收拾完魏军的秦军主力,转头对向了韩国,二十四万联军就这样被白起所率的秦军尽数歼灭。

二、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

秦朝完成了大一统的使命,开创了封建时代,但其国祚相当短暂,尤其是秦二世上位之后,各地纷纷揭竿而起,各诸侯国联军、反秦势力相继涌现。而在反秦之战中,最具影响力以及最具传唱度的定是巨鹿之战。

公元前208年,赵歇被张耳、陈余立为赵王。此时,章邯刚击败了项梁,于是便率大军渡过黄河前来支援王离攻打赵国。见大军逼近,赵王歇与张耳都逃到了巨鹿城之中。此时陈余带领的几万士兵驻扎在巨鹿城北边,面对王相被困的局面,并未实施真正的救援。

眼见着王离的二十万大军包围巨鹿,章邯军队又在巨鹿南边修筑甬道运输粮草,无奈之下的赵王歇,只得派使者找楚怀王和各诸侯王求援。陈余派出五千士兵试探秦军的力量,结果被秦军一口吃掉,导致其他诸侯国都不敢向秦军发动攻击。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楚怀王才派人前往巨鹿支援。当时项羽与范曾,一个是次将,一个是末将,都得听从上将军宋义的命令。但宋义到了安阳之后,却不愿意再派兵前进,而是等着秦赵两军两败俱伤的局面。看着军队一再耽搁,范增杀死宋义,项羽成了军队领导者,率军一路渡过黄河。

此时的楚军,不过五万左右的兵力,而章邯与王离部队加起来足有四十万之众。面对如此悬殊的兵力,项羽命军队中的士兵将煮饭用的炊具扔进水里,渡河的船尽数凿毁,就连帐篷都被烧掉,以此来斩断所有退路表明自己的勇气和决心。

在项羽这番做法之下,楚军士气大涨,越战越勇,把章邯在巨鹿城外修筑的甬道截断,使得包围巨鹿城的王离部队缺失了粮食补给。

凭着这股士气,王离被活捉,章邯部队也被打退,巨鹿之围就此而解。此后,项羽军队势如破竹,章邯投降,秦军主力军队就此摧毁。

三、彭城之战:项羽封神之战

公元前206年,在楚怀王的同意之下,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而后分封十八路诸侯,各自割据一方。

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各方势力心思各异,尤其是刘邦,分明自己先入关中,不仅没有当上“秦王”,还被项羽赶到汉中地区做汉王,甚至还差点在鸿门宴上回不来,自然是一肚子怨气。

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还走;止战好畤,又复败,走废丘。汉王遂定雍地。东至咸阳,引兵围雍王废丘,而遣诸将略定陇西、北地、上郡。

随着刘邦势力的壮大,多方势力纷纷归顺于他,项羽的势力与之相比,逐渐劣势。且当时齐、赵叛乱,项羽率领大军前往北上,在城阳之地久攻不下。

见项羽大军受阻于城阳,刘邦便趁机向各路诸侯发布檄文,表示项羽杀害楚怀王,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诛之。本就对项羽心存不满的人在刘邦的号召之下纷纷响应,最终集结了约56万的军队朝楚国都城彭城进发。

孤立无援的项羽一番思忖之后,仍选择将大部队留在城阳攻齐,自己却带着三万精兵回攻刘邦五十六万大军。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项羽并没有从东、北两个方向进行回击,而是选择了西边最为平缓开阔之地。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项羽所率三万铁骑长驱而入,一路从萧县打到彭城,仅一个上午,就大破汉军,汉军被斩杀人数多达十万之众。

耽于享乐的刘邦落荒而逃,被项羽所率军队一路从彭城追至睢水,一路斩获汉军约二十万。及至睢水,曾经带着五十多万大军进攻彭城的刘邦,身边只有零星残部相随。

正当项羽打算将其全数歼灭之时,天公不作美,一场大风使得刘邦在十余人的协助之下成功逃脱。

这场在战争史上足以封神的彭城之战,使得项羽从绝对的劣势之中重新回到主宰当时战局的地位。曾经跟随刘邦伐楚的各路势力,见刘邦大势已去,项羽锐不可当,又纷纷倒戈加入项羽的阵营。

四、昆阳之战:气运之子的抵抗

公元8年,王莽篡汉。在王先生的一系列不适应当时社会环境的改革之下,他成功将人民逼向了对立面。虽然他可能也不明白,为何自己的改革措施如此“先进”,却不被大家所接受,但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新朝,并且积极平定各地起义。

看起来嚣张而又好搞的赤眉军成为王莽首先收拾的对象。但令他没想到的是,被他用东拼西凑出来的兵力所负责剿灭的绿林军,居然趁他不留神建立了更始政权。

于是,王莽将攻打赤眉军的主力军队召回,集结各县兵力对更始政权予以强力一击。为此他不仅征调了精通兵法之人充当参谋,还将巨人族以及猛兽一同派往战场,企图震慑绿林军。

为了与绿林军作战,王莽此次派出的兵力多达42万之众。当时在更始政权之中,除了被推举出来的刘玄之外,最有名望的当属刘秀的哥哥刘演。这位自比沛公的猛将,在王莽打算攻打昆阳的时候,正在宛城与新军打得难舍难分。

大军压境的时候,昆阳城守军仅有一万人左右,与王莽的四十多万大军完全无法相比。见着这阵仗,原先打算与王莽大军打一场的昆阳将领们,看着乌压压的人群便忍不住露怯,而此时,一向跟在哥哥刘演身后的刘秀开始作为中坚力量出场。

当他们部署好计划之后,刘秀陈夜里偷偷溜出去搬救兵,昆阳城却从那开始遭受了新军为期一个多月的围堵。

见着黑压压的大军与一波又一波的攻击,王凤等人都打算摇旗投降了。此刻王寻等人听闻,看着胜券在握的昆阳城,坚决不同意投降。

昆阳军士兵断了最后的念想,反倒激发出了更强烈的抵抗欲望。由于昆阳易守难攻,王邑与王寻又喜欢玩,四十多万大军便被搁置在昆阳附近动弹不得。

等刘秀带着为数不多的援军赶回昆阳的时候,已经快有一月之久。为了激励疲于守城的士兵,刘秀主动率军出城与新军作战。随着几次小战役胜利消息的传回,昆阳城士兵们便继续坚守着昆阳城,死不退让。

到了后期的时候,刘秀主动带着三千精兵从城西攻打王邑王寻的主力军队。当时,新军力量强大,单人海战术都能将其淹没。但他们二人觉得仅凭自己的

一万大军就能将刘秀的敢死队歼灭,接着尴尬的事情发生了。

为了让自己显得更勇猛,王邑二人下令不许其他人随便出兵,于是当王邑与刘秀交战的时候,新军就眼睁睁看着王邑的中坚力量被冲垮,王寻被斩杀。

久攻不下,主将失其一,新军军心涣散,而汉军则士气大涨。于是一场反击战开始了。本就是被迫上阵的贫苦人丢下武器就跑,而更多在此安营扎寨、层层围住昆阳的大军却因为之前的人海战术相互推挤,但踩踏而亡的士兵便不在少数。

更离谱的是,最后的反攻阶段,狂风不止,雷雨大作,恶劣的环境使得新莽大军痛苦不堪。那些本用来震慑汉军的猛兽们,都被这阵仗惊住了。于是,四十多万大军在不足两万人的反击之下,溃不成军,落荒而逃。王莽的王朝,也因为主力军队被歼,一步步迎来末日。

五、淝水之战:君王苻坚的悲歌

公元383年,苻坚率八十万大军南下,与东晋谢玄所率的八万北府兵相对。两个月的时间,苻坚攻克寿阳,其手下慕容垂攻克郧城,前秦形势一片大好。见此之际,苻坚认为胜券在握,于是便打算劝降宋军,却不曾想派去的使者朱序却让谢石先发制人,反攻前秦的先锋部队。

于是,前秦与东晋在洛涧地区拉开了淝水之战的序幕。随后,北府兵在刘牢之的率领之下,在淮河获胜。东晋与前秦的士兵于对峙淝水。

为了获胜,谢石派使者劝苻坚后退以让东晋士兵过河,到时候再进行最终对决。苻坚答应之后,正在后退中,便迎来了东晋的突然袭击,随着后方“秦军战败”的消息不胫而走,苻坚所率领的八十万大军就此军心涣散,军队大乱,溃败而逃。

东晋能够统一南方,并不是因为它足够强,而是凭着南方的天险没有更强的力量将其攻克。前秦的军队,正常来说是可以与东晋一战的。但苻坚此时心高气傲,不顾朝堂的拒战之声执意对东晋发起战争,并骄傲自满使得内贼与东晋串通,最终被北府兵吓破胆,顺带送了后人“风声鹤唳”的成语。

苻坚的失败,源于用人不当以及自大的内心。姚苌、慕容垂等人都别有居心,他却将其当做支持自己南伐东晋的助力,以至于淝水之战失败后,前秦就此一蹶不振,自己也惨死于姚苌之手。

若是苻坚听从王猛及其他朝臣的建议,暂时与东晋交好,先处理内部的民族矛盾休养生息,凭着他在民间的威望,或许能提前结束战乱时代。

但我们也深知,历史从来没有如果,苻坚也只能是少数民族政权的明君之一。不过,淝水之战的失败,使得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汉民族政权能够在隋唐时期得以延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