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什么的大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26

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

经济全球化:

比较民族经济国际化阶段与经济全球化阶段的各国经济,我们不难看出国民经济与国内经济的差异:

在民族经济国际化阶段,一个国家可以进行国民经济的统计,因为它是与民族经济作为国际经济关系的载体相适应的,也就是说,只有当不同国家的经济是以民族经济来区分时,国民经济意义上的经济统计(比如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才有可能具有实际意义。

在经济全球化阶段,一个国家的经济统计,越来越趋向国内经济的统计(比如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因为在这时,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与国内企业及出资主体的多国化,使本国经济与外国经济的界定变得非常困难,国民经济的统计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难以实现。

因此,不得不让位于以地域概念为基础的国内经济统计。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经济全球化阶段,国际经济关系的载体不再是民族经济,而是基于一国范围的国内经济。

国防政策:

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中国的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对外政策和历史文化传统,决定中国必然实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始终把维护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放在第一位。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屡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压迫和欺凌。

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前赴后继的英勇奋斗才取得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因而极为珍惜来之不易的独立自主权利。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国国防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中国面临着极为繁重的经济建设任务,国防建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中国所选择的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战略和生活方式,不会产生侵略别国的因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