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4-30

1.首先大学生的基本定义是在大学(广义上的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大专,本科)进行学习生活的学生。大学这一机构是从德国、英国等欧洲西方国家在中世纪发展起来并在18/19世纪传入东南亚洲,进而影响到我国并发展起来。

大学起源于欧洲

    2.我国目前将在校进行高等教育的学子统称为大学生。包含了职业学院 大学专科 大学本科。在常规学习流程中,三者都统称为大学生。

北京大学牌匾

3.大学生的年龄发布一般都是18岁左右其中也包含了部分年龄较小的“少年班”学子,以及部分年龄偏大的“成人高考”学子。

(图为少年大学班)

少年班大学生

4.我国的大学目前(数据以2021年)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1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56所(本科1270所、专科1486所),成人高等学校256所。本名单未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高等学校。可以将在这些学院学习的学生都定义为大学生。

部分高校校徽

第2个回答  2022-03-15

大学生是指正在接受基础高等教育和专业高等教育还未毕业或受过高等教育已经毕业走进社会的一群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专业人才,大学生代表年轻有活力一族,是具有开拓性的建设与创造的主力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人群。大学入学方式按照层次通常有多种:专科和本科层次-应届高中毕业生(含三校生)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为主,还有高中保送、大学自主招生、单招;往届中等学历毕业生多以成人高考、国家开放教育、网络教育(普通高校的远程教育(网络教育)是其特殊的一种教育形式,介于成人与普通之间”、本科学习阶段需参加全国公共课统考,方可电子注册)等多种入学方式。大学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应当热心于改革和开放,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应当自觉地遵守宪法、法律,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增强法制观念,有良好的品德;应当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自觉遵守以下行为准则:步入大学一、志存高远,坚定信念。二、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团结。培养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甘愿为祖国为人民奉献。

第3个回答  2023-01-06

从字面意思来说,大学生是指正在接受基础高等教育和专业高等教育还未毕业或受过高等教育已经毕业走进社会的一群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专业人才。大学生代表年轻有活力一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

大学生有专科与本科之分。专科是三年学制,专科相较本科社会接受能力较低,不容易找到好的工作,我建议,专科毕业的大学生们可以继续深造经专升本考试,考上本科院校,实现高考的遗憾。本科也分为二本、一本和双一流院校(如985、211)。前几年还有三本,不过国家为了发展技术能力,取消了三本,其实也算是二本三本合并了。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一共有147所,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双一流大学的大学生在社会上接受程度会较高,也比较容易找工作。

第4个回答  2018-02-15
大学生: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接受基础高等教育而还未毕业走进社会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大学生代表年轻有活力一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大学生,即在高等学校(专科、本科层次)注册入学并接受教育直至毕业前的群体统称,包括全日制和在职业余学习两类,通常为在校生,不含自考生。各类高等学校毕业生一般称大学学历。
大学入学方式通常有多种,其中普通高中毕业生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为主,还有高中学校保送、大学自主招生、单考单招等多种入学方式。
基本定义: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
大学生 则应学习“大学”之道,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具备一定“治国安邦”才能的人。
详细释义:
1、在各类高等学校读书的学生(不包括自学考试的学生,因为没有学籍)。包括专科、本科,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 徐辉 ,没想到你的大学生生活过的倒满牢靠哩。”
2、年岁较大的学生。《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先生﹞砌了一本仿,叫大学生起个影格,丢把与你,凭他倒下画,竖下画。”
3、方言,年岁较大的男孩子。
4、大学生。宋苏轼《乞诗赋经义各以分数取人将来只许诗赋兼经状》:“然臣在都下,见大学生习诗赋者十人而七。”《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闻得大学生 郑隆 文武兼全,遣人招致於门下。”
5、新解。大学生就是要不断的学习新东西,包括理论和实践,才不至于毕业以后因没有社会经验而无法很好的适应社会。
行为守则:
大学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应当热心于改革和开放,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献身;应当自觉地遵守宪法、法律,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增强法制观念,有良好的品德;应当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做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自觉遵守以下行为准则:
一、志存高远,坚定信念。
二、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团结。培养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甘愿为祖国为人民奉献。
三、勤奋学习,自强不息。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刻苦钻研,严谨求实;积极实践,勇于创新;珍惜时间,学业有成。
四、遵纪守法,弘扬正气。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校纪校规;正确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敬廉崇洁,公道正派;敢于并善于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
五、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履约践诺,知行统一;遵从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不作弊,不剽窃;自尊自爱,自省自律;文明使用互联网;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诱惑。
六、明礼修身,团结友爱。弘扬传统美德,遵守社会公德,男女交往文明;关心集体,爱护公物,热心公益;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团结合作;仪表整洁,待人礼貌;豁达宽容,积极向上。
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珍惜他人和社会劳动成果;生活俭朴,杜绝浪费;不追求超越自身和家庭实际的物质享受。
八、强健体魄,热爱生活。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心理健康;磨砺意志,不怕挫折,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安全意识,防止意外事故;关爱自然,爱护环境,珍惜资源。
大学考证:
NO.1:普通话证书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极其重要,毕竟普通话是我们的国语;
NO.2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证书:证书不重要,能力重要,面试的表达重要;
NO.3计算机二级
P.S: 英语专业八级:只有英语专业才有资格考, 但很多职位要求,如翻译或者外籍主管的助理;
英语中高级口译:含金量很高;
第5个回答  2022-04-21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生则应学习“大学”之道,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具备一定“治国安邦”オ能的人。大学生在字面上指大学在读或毕业的学生,简单的说:正规的大学生具备两个高等教育电子凭证或信息:学籍信息和毕业信息(毕业证书)。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类,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大学毕业生是两种学习形式,都属于国家认可的正规学历,至于含金量和社会认可度取决于多种认知维度和学生本身。随着社会压力的变大和教育的发展,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取得变的越来越难,真才实学是王道。

“心为大,学为觉”大学就是内心觉醒之地,大学学的是大人之学,就是要让我们的心胸宽大、境界宽大,不仅要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和受过高等教育的阅历,还需要有崇高的道德素质和人品修养,身为一名大学生应该时刻谨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大学生是新时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类人才,是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前沿的重要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流行文化,是社会群体中最活力的一员。是推动国家建设发展的重要栋梁之才。一名优秀的大学生除了要学习好相关的文化课知识,还应注重以德为先,一个人如果品德不好思想不端正,即使拥有再高的学历成就也不会走的更远,也无法成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作为一名大学生首先要加强思想道德品质建设,增强自身的思想觉悟,以国为先,以为人民谋福祉,为社会做贡献的心态来要求来要求自己,这样才能为社会谋的福气,才是国家之幸,社会之幸,人民之幸。

作为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的肩上背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我们不仅要努力学好文化知识,还要艰苦卓绝的拼搏奋斗,努力实现自我的价值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