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江汉平原使用的农具之六:扬掀与风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01

粮食收获之后的第一步是打谷,接下来的第二步就是扬谷。 这两个步骤,通常都是选择风和日丽的时候进行。

在通过打连枷或石磙碾压后,就完成了脱粒。这时,妇女用由桑树、杨树枝或其他树枝制成的扬叉把稻草或麦秆等集中起来移到一边堆积起来,再由壮劳力用草绳捆扎起来,并在禾场周围形成一个个的草垛。另一拨人,把散在禾场四处的粮食一点点用木耙子、木扬锨、扫帚等工具集中在一个风口,然后也是壮劳力去扬谷。木扬锨是长柄木制,在使用时农民在侧风处,采用扬撒方式,使粮食里的灰尘、碎叶等杂物随风飘走。

扬谷属于风选 ,原理是利用粮食与谷壳及杂质的密度差, 靠风或气流使谷壳 分离或去掉谷壳。我们知道,密度=质量/体积。假定质量为定值,那么,密度小的物体因为体积相对比较大,下降速度慢一些,被风吹离的距离也要远一些;反之,则不然。让风来选粮食,一方面是分离出粮食与谷壳或其他杂质,另一方面是分离出饱满的粮食与相对比较干瘪的粮食。

让风选粮食的工具,如果是农户家里,主要是簸箕;而在生产队的禾场,主要是扬锨了 。当然,扬谷仅仅有扬锨还不够,还需要扬叉、扫帚、耙子,因此它们加上石磙也被称为“禾场五件套”。

02

扬叉有两股叉、三股叉,甚至是四股、五股,小时候在家里一般是三股,生产队一般是四股。 做扬叉对树枝的选择很关键,一般是用桑木 ,因为桑木相对比较低矮,容易根据人们的需要特制。我们那儿杨树比较多,在杨树相对比较低矮的时候,也根据树枝的形状做一些比较简易的扬叉,因此又被称为“ 杨杈 ”。

在我们生产队,有个赶公猪的大爷,他曾经养过蚕,因此有一片桑园。在生产队的其他地方,也零零星星有一些桑树。农户可以根据桑树的长势情况确定为2股还是N股,然后把多余的枝条剪去。如果有的树丫的间距太大,还可以用细绳把它们强行连在一起,以缩小它们之间的距离。一旦桑树长到两米多高,树干有擀面杖那样粗细,就可以请木匠用锯子把桑树从根部锯下,去掉多余的枝条,并且放在阴凉处把它风干。

做扬叉有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勒叉子” 。这个时候,木匠用砖头垒一个长形或圆形的半米多高的匡,里面用稻草生火,然后把风干的桑树剥掉皮后放在火上反复去烤,桑叉股经火这么一烤,就更加的柔软,此时就可以按照期望中的形状去矫正。这个环节,有点像古时在竹简上刻字的“杀青”一般,也是一个技术活。

在取枝、风干、定型后,接下来“刨尖” ——就是木匠用绳子把它们固定在木架上,用刨子把叉股头刨尖,再刨去叉杆的疤印,一把木质的扬叉就做成了。当然,禾场也有铁质的扬叉,这是在铁匠那里打造的,或者直接从供销社购买,在我们那一般是在粮草湿漉漉或者相对比较硬结的情况下才使用,平时还是用木质的扬叉,毕竟它比较轻便。

03

说起扬锨,有铁锨和木锨两种 。铁锨可以用于禾场扬谷、拢堆、装运,也可以用于挖沟、铲土、起水,几乎是“水陆两用”。但是,木质扬锨只是专为打场用的。这种木质杨锨,从锨头到锨把,全部是木头的,而且锨头木比较软,耐磨轻便,有一定的弧度,使用起来顺手、方便。

比较而言,扬锨只有木质的才好使。如果扬锨采用铁制的,多有不便,一是显得比较沉重,扬一会儿就累了;二是一不小心铁锨就插进泥土里,把泥土带进粮食里,再分离泥土费时费力。

04

打谷之后,下一道工序就是扬场或扬谷。 扬谷在哪里扬,首先得看风向。对风向的观察,决定着粮食堆放的场域。

在扬谷的过程中,把粮食用扬锨使劲地扬起来撒向空中,形成一个扇面,借着风向和风力把夹在粮食中间的杂草、枝叶、空壳等吹到一边。做这件事,通常得两个人配合完成,其中一个人扬谷,另一个人拿着扫帚扫飘落在粮食上边的草禾,并用耙子把粮食拢堆。有时候在风力不足的情况下扬一遍还不足以做到完全分离,那就需要做第二遍、第三遍。我小时候也做过这些事,纯粹是在大人累了休息的时候去凑热闹。

扬谷最好戴草帽和戴墨镜。 现在戴墨镜很平常,但几十年前,一个买不到,一个也没钱买,加上当时电影里面戴墨镜的似乎都不是什么正儿八经的人,所以这个就免了。为了避免扬谷的时候杂物飘进眼里,或者抬头被太阳刺眼,就尽可能扬锨的力度大一点,使之又高又飘又远。

戴草帽或者戴斗笠是必须的,这样扬起来的粮食、草禾、杂物乃至灰尘不至于掉落进脖子里或者衣服里,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阳光的暴晒,还可以遮挡杂物。

赤日炎炎下扬谷的确辛苦,但农民往往很快乐。不仅在于扬谷时顺着风向,每一锨扬起都像绘制出一道金黄色的彩虹,还在于经过几个月的辛苦耕耘到了最后的关头,意味着终于不用担心青黄不接,意味着可以吃上新鲜米。 此时此刻,每一掀似碧海扬波,似金牛奋蹄,代表着丰收的喜悦,承载着农人的希望。

后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人们在打谷的时候用起了扬场机。相形之下,扬锨虽然退隐,但还没有完全退出。

05

如同犁之后还有耙地,耙地之后还有耖田那样——它是一个不断精细化的过程——扬谷也只是解决了一个粗加工的问题,进一步精细化的去粗取精就得依靠风车了。

风车也叫扇车,北宋年间就有啦,可谓源远流长。王安石所写《和农具十五首》中就有“因风吹糠籺,去粗而得精”的句子,说的就是风车之功能。

禾场里面用扬锨去扬谷,利用的是自然风。一旦风力不足,效果就差多了。而风车则是如同夏天人们摇的蒲扇,可以人为地鼓风,更好地实现粮食与空壳之间、饱满粮食与干瘪粮食之间的分离。

风车是强制流动空气从而分开谷粒和皮壳的工具,在各种各样的农具中是中国最精致、最复杂的传统农具之一。它由风箱、摇手、车斗、漏粮斗、出风口等一系列复杂的部件组合而成。基本构造是:在顶部有个梯形的入料仓,下面有一个漏斗是用于出谷物的,在侧面有一个小漏斗是专门用于流瘪粒的,至于尾部则是出谷壳的;木制的圆形“大肚子”里藏有一叶轮,有铁做的摇柄,手摇转动风叶以风扬谷物。转动速度越快,那么,产生的风力也就越大,分离效果就越好;反之,则不然。

小时候,那些学木匠的,往往是从打造最简单的鸡笼开始,然后是桌椅板凳,再是各种橱柜,最难的恐怕就是风车了。有一个只比我小十天的人,学木匠到了出师的三年期满,也只能制作鸡笼、桌椅板凳,造风车简直是势必登天,看来没有完全学到家。

农民在使用风车的过程中,必须是两手并用且紧密配合。其中,右手要先摇动风车摇手,让风先扇出来,然后左手把搁条放下几档,让粮食能够顺利地从车斗底板的开口处滚落下来。这时风吹拂着纷纷漏下的谷物或其他粮食,让杂草、空壳等杂碎从出风口飘出。饱满的谷粒比较重,则从漏斗口垂直滚下,落到接在漏斗口的箩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