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里是个大人,阳光下像个孩子(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6
看到过这么一段文字:小时候枕头上全是口水,长大后枕头上全是泪水;小时候微笑是一个心情,长大后微笑是一种表情;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笑着笑着就哭了。

看似简单的勾勒,无论写实或写意,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将生活的不易、成人世界的艰辛表达得形象生动、淋漓尽致。

可是,小时候的单纯与率真,长大后就再也寻她不见?长大后的人生就该如此复杂、如此悲催吗?

“风雨里是个大人,阳光下像个孩子。”我喜欢这句话!比开头的那段话要积极得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成熟、冷静,而在一帆风顺的时候则像孩子一样阳光、纯真,多好的一种人生状态!

每个人都经历过无忧无虑的童年、少年,每个人也必然、必须长大。童心和成熟并不天生相互矛盾与排斥,一个人在心智和精神上足够成熟、能够正视和承受人生的苦难,同时心灵依然纯真、对世界怀着儿童般的兴致,完全是可能的呀!

诗人鲍尔吉·原野说,天真有时是诗,有时睿智,有时幽默,有时也是洞见。

童心是真实,是横渡沧海、拨云见日后依旧保留的赤子之心,是知世故而不油滑、懂人情而不做作。

相反,如果一个人不再欣赏天然、不再欣赏率真与淳朴,而一味地去为争取实际利益而戴上面具并对别人处处设防,也许他更老练、更圆滑了,但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天赋中的一份宝贵特质。或许,世故是一层铁甲,它可以保护我们、使我们不至受伤,但它也限制了我们的行动,使我们负担沉重、步履蹒跚。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成人始终保持着一份童心、童真,但工作做得也很好,甚至事业兴旺。比如我区一位老副县长,他在职时是分管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工作成效显著,在省、市都有一定位置与名气。工作之余,他爱好摄影,35年如一日跟踪拍摄麋鹿,创作过500多幅以麋鹿为主题的摄影作品,在76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影展中获奖或展出,他让世界看到麋鹿,了解麋鹿,爱上麋鹿。在古稀之年,他获得了摄影界的最高荣誉: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他经常肩扛三角架等器材,身穿防水服,在海边浅滩和淤坭港叉之间一守就是一天甚至更长时间,时刻睁大一双孩子般好奇的眼睛,用最专注的眼神,去捕捉麋鹿生活中那些最灵动、最迷人的“决定性瞬间”。

在平台有一位与我相互关注的朋友昙,是个80后,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她生活在南方昆明。她爱赏花、爱拍摄花、爱写花,也爱赏鸟、爱拍摄鸟、爱写鸟。她的文字细腻、质朴,画面感、代入感均比较强,作品中无论图片还是文字纯粹而美好,大多充满童真与童趣。一些文章的题目就有趣,比如《新年第一天,我在树下等一只鸟》、《捕过鱼后,小翠去洗澡》、《满江红,有着红遍一条江的雄心壮志》、《准备吹奏一曲的木本曼陀罗》等等。再来看两段文字:“我坐在树下,仰头看着对面的树,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就紧张,立即看看树上有没有什么动静。的确是有动静的,但仍然失望,因为来的是松鼠,它表演了一招前脚挂着一枝树干、后脚挂着另一枝树干、把两枝树干拉近了吃果子的高难度动作。”“这一天,人声在不远的地方喧哗,好像与我们不是一个世界,鸟儿也有着它们自己的世界,而我们既不在人群中,也不在鸟的世界里。我们坐在草坪上,阳光慢慢移动,风轻轻吹过。风很好,阳光很好,鸟儿在抢夺地盘、也很好。”生活中,她的朋友特别是摄影同行较多,也是她笔下经常出现的人物。

同在平台还有一位广东的文友,是一位从教多年的小学语文老师,姓危,土家人,也是老资历的班主任。看得出,危老师的教学比较优秀,得到广大师生特别是孩子们的一致认可。危老师的文章无论散文、随笔还是小说,无不透出一股童心、童真,特别是对于孩子们的心理活动描写,生动有趣而不做作,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危老师在班上孩子每日更文后面的留言与评论,基本处于平等对话的位置,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老师居高临下的距离感,孩子们很喜欢。有时候我会开玩笑说:“大哥,向你学习啊!”

马克思曾多次引用席勒一句格言:“智者看不见的东西,却瞒不过童稚天真的心灵。”写过许多儿童诗的“湖畔诗人”华兹华斯也说:“儿童乃是成人的父亲”。童真,无论对于儿童还是成人都是可贵的,那是人性纯度的一个标志,比如善良、诚实、纯洁……

将话题拉得更近一些,说说有人问过我的一个问题:“你是朴实、清新文字的作者,又是一名行政官员,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你?”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或者说这本来就不是个问题。

孟子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在孟子看来,伟大的人就不偏离他纯洁和善良的心,童心也就是赤子之心。一个人如果可以让自己怀有赤子之心,用乐观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肠待人,少自私、少猜忌,面向阳光,勇往直前,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

我虽然不是什么伟大的人物,但我可以以伟大的人物为榜样,努力“不失其赤子之心”。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不同心境看同样的情形,体悟是不一样的。有时,我们在忙碌之中,哪怕停留一秒,也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景不只在终点,在追逐梦想的路上用心体会,沿途也有灿烂的风景。

有一套《我们小时候》系列丛书,是一些著名作家写他们小时候的故事,比如毕飞宇的《苏北少年“堂吉诃德”》、迟子建的《会唱歌的火炉》、苏童的《自行车之歌》以及王安忆的《放大的时间》等等,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很有趣、很美,文字都非常平实、质朴。可是,这些作家也是省级文联或者作协的领导,经常需要处理很多工作与难题。可见,并不是说要整天呆在书房里,似乎不识人间烟火,才能写出优美的文字。

在一定工作岗位上,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只会更加有利于写作,更能够写出具有时代气息的好作品来。我的文章《新鞋子、旧鞋子》、《风吹麦浪》、《家乡这片海》、《满城尽见红灯笼》等等,之所以能够给一些读者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能被《农民日报》新闻网、《江苏农村经济》等主流媒体与期刊刊载,且两次在盐城市文联等单位举办的征文比赛中获奖,文章的艺术性、思想性以及时代感均较强,除了娱乐大众,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令人思考、给人启发肯定是比较重要的因素与原因。

“风雨里是个大人,阳光下像个孩子”,正所谓“世事洞穿,童心不泯”,就让我们时时保持一颗童心吧!即使青春不再、朱颜已改,即使年事已高、步履蹒跚,我们的心依旧年轻,脸上的笑容依旧灿烂,我们能够乐观、勇敢地接受人生所有挑战。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