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修养的方法:变化气质

1.立志,立下良知的根。良知,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只在人心的自然灵觉处,人只要真诚,就可以知道什么是良知。

有人问如何立志。

先生说:“只要心心念念存养天理,就是立志。能够不忘记这一点,久而久之天理自然会在心中凝聚。就像是道家所说的修炼内丹一样。而心中时刻不忘存养天理,逐渐达到孟子所说的美、大、圣、神的境界,也只不过是从起初的念头不断存养、扩充出去的罢了。”

2.慎独+事上磨练,从独知处下工夫,久而久之就能达到意诚境界

心和物的关系:心和物是一体的,只有在二者产生感应时,才能同时看见。

只有在看(感应)的时候,人才能看到物,也才能看到自己的内心。

如何才能产生感应?

“必有事焉”,只有有事了,才有感应,才能见到心与物。这就是强调要在“事上磨练”做功夫的原因。

什么是“事上磨练”呢?

其实就是磨练自己一心的喜怒哀乐,就是磨练自己良知的感应,磨练知行合一的本体。

没有所谓的“现成的良知” ,都是需要磨练的.

说起来这个磨练过程也就是“存天理,去人欲”,让自己的喜怒哀乐恰到好处,不要过分,就是所谓的“中和”。

【平时好像觉得自己能够区分善恶,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但这可能只是一种幻觉,只有真的有事情发生,只有在实践的考验和磨练下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良知】

事上磨练这个过程,当然免不了一番洗伐克治的工夫。所以阳明说:“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图片上传失败...(image-40d4d2-1555109686644)]

陆澄问:“静守时感觉不错,但遇到事情就感觉不同。为何会如此?”

先生说:“这是因为你只知道在静守中存养,却不去努力下克制私欲的功夫。这样一来,遇到事情就会动摇。人必须在事情上磨炼自己,这样才能站得稳,达到“无论静守还是做事,都能够保持内心的安定(静亦定,动亦定)”的境界。

3.知行合一,意诚了,就能认识到“知行合一”的本体,认识到这个本体,自然就能悟到自己的良知。

先生说:“只要一心在摒弃人欲、存养天理上讲求即可。例如讲求冬天保暖,也仅仅是要尽孝心,唯恐有一丝一毫的人欲夹杂其间;讲求夏天纳凉,也仅仅是要尽孝心,唯恐有一丝一毫人欲夹杂其间,仅仅是讲求这个心而已。这个心若是没有人欲,纯粹都是天理,是一颗诚敬于孝亲的心,那么一到冬天,自然会想到父母是否会冷,便去考虑给父母保暖的事;一到夏天自然会想到父母是否会热,便会去考虑给父母纳凉的事。这些全都是那颗诚敬于孝亲的心自然生发出来的具体行动。只要有这颗诚敬于孝的心,自然而然会考虑到这些具体的事。用树木来打比方,这诚敬于孝的心便是树根,许多具体行动便是枝叶,需要先有个根然后才会有枝叶,而不是先去寻求枝叶,然后再考虑种这个根。《礼记》说道:‘如果孝子对父母有深切的感情,那么对待父母必然很和气;而有和气的态度,则必然会有愉悦的气色;有愉悦的气色,必定会有让父母高兴安心的仪容。”而所有这些,必须有颗真诚的心来作为根,然后自然而然就能如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