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谍同盟》:假如安娜问,妈妈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它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遗憾的是,片名已经忘记。饶是忘记了片名,基本情节却历历在目:女主角是被盟军派往德国执行任务的间谍,临去之前,她的上司让其将一颗氰化钾药丸缝进衣领里,一旦被纳粹逮捕,为免遭酷刑,她可以咬碎氰化钾。女主角甫到德国,就被逮捕,她如约咬碎药丸,不知为何,氰化钾却没有置她于死地,她被送进了刑讯室。好样的女人,就算各种酷刑被轮番用到她身上,纳粹都没有从她嘴里得到半点情报,她被关进了集中营。盟军胜利时,她已经被摧残得遍体鳞伤,一口牙齿一颗都不剩,就这样走出了集中营,却被告知,她去德国执行的是假任务,氰化钾也是假的。盟军将她派往德国,就是为了让一项盟军进攻纳粹的假计划更加逼真。听到这一真相,女主角倒吸一口冷气后,尽她的所能疾步而去,从此淹没于茫茫人海中。

当然是同样的题材,它让我想起了这部我忘记片名却牢牢记住了基本情节的电影。还用说吗?它就是新近上映的电影《间谍同盟》。

布拉德·皮特和马里昂·歌迪亚都是我喜欢的电影演员,可就在我打算第一时间去观赏这部电影的时候,有人在朋友圈里吐槽:复古精美二战谍战,居然搞成《画皮》那种乏味的苦情雷片……他说的是真的吗?旋即,又有朋友在朋友圈里赞美:就是喜欢《间谍联盟》这样风格的电影!

可以把谁的话当真?看过电影以后,我得说,我也喜欢《间谍同盟》这种格调的电影。这部致敬二战题材电影中的经典《卡萨布兰卡》的电影,在用最电影的艺术手法,举重若轻地重申了一个总是被嗜血的人类轻而易举忘却的真理:战争中没有人是胜利者。

什么叫最电影的艺术手法?这些天在刷几部20年前的老电影,《诺丁山》、《费城故事》、《阿甘正传》等等,甚至拍摄于1970年代的电影《卡桑德拉大桥》,间隙,跟90后的儿子说起这些老电影,感慨道:“现在的电影哪里比不得上这些老电影?”他则认为,那些我以为很好看的电影因为没有技术上的创新,已经引不起人们去电影院观赏的兴趣了。只有3D或者声效强烈的电影,才能让院线有不错的上座率,“你说的那些电影,坐在家里就可以看了,还能避开喜欢在电影院里吵吵嚷嚷的人。”这话让我一愣怔,却又不得不承认,他说得不无道理。总是在电影院里遇到莫名其妙的笑场,或者从塑料袋里掏吃零食发出的嘈杂。这不,虽然只是公映的第二天,来看《间谍联盟》的观众稀稀落落一间放映厅里不超过10人,又有不合时宜的笑场,又有不停地想在耳边的悉悉索索声。即便如此,也打扰不了我对《间谍联盟》的“一往情深”,除了它用我觉得最电影的方式在讲故事外,举重若轻地重申了一个总是被嗜血的人类轻而易举忘却的真理:战争中没有人是胜利者。不是吗?卡萨布兰卡,有黄沙漫地,有异国风情十足的街景,有满街的纳粹,有奴颜婢膝的维希政权,更有布拉德·皮特和马里昂·歌迪亚的男女间谍搭配,泽米基斯完全可以用大片的概念将观众忽悠进影院看飞机风驰电掣、子弹横冲直撞、俊男靓女飞沙走石,但这个更愿意用最电影的语言讲述故事的导演,老老实实地再度呈现了一次战争之殇。

马里昂·歌迪亚扮演的德国女间谍,顶替法国抵抗运动的女英雄玛丽安,诱骗盟军特工马克斯·瓦坦完成了一次假的在卡萨布兰卡刺杀德国大使的人物,那是她的罪孽。还好,爱情垂怜于她,让马克斯爱上了她将她带回英国两人从此过上了平静的生活,女儿安娜也在战火声诞生。但是,战争时期一次错误的选择让假玛丽安纵然悔意丛生都不能改头换面,她只好成为安插在马克斯身边的德国间谍,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假如没有战争,假玛丽安就不会受骗于希特勒政权充当纳粹的间谍,英吉利海峡两岸的一对男女有幸相逢并爱上,结婚生子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模式太过平常。可是,战争让两个相爱的年轻人即便相爱了结婚了生子了都要兵戎相见。是,假玛丽安用自戕帮助丈夫从叛国罪里解脱出来,影片中渐渐长大的他们的女儿安娜,从没有说过话。不过,假如让安娜说话,第一句一地是:妈妈呢——这有错吗?假如她得知妈妈是用手枪抵住自己的下颚自尽的,她一定会问为什么,活着的人们,该怎么回答?最笼统的答案是战争害人。可是,二战以后由明知战争害人的人类引发的战争,少吗?这又是为什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