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想就有希望——读樊芳短篇小说《渴望生活的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2
  ——读樊芳短篇小说《渴望生活的人》

        邓昌炉

  樊芳的短篇小说《渴望生活的人》有着新写实小说的基本特质,它关注的也是最底层人物的命运,咏叹的也是人生的烦恼和最现实的梦想。

  一个叫红霞的农村妇女和她的丈夫云志,带着“养家糊口”的梦想,来到一个叫“泉城”的城市。最开始,女人开早餐店,男人开麻木车,虽是小本生意,但还能过日子;后来城市“禁麻”,云志失业,只好同妻子一起开早餐店;再后来,城市治理脏乱差,早餐店列入拆迁对象,红霞瞄准机会及时换地经营,开了一个正式的店面——“红霞热干面”,并逐步扩大规模;但就在三个孩子长大成才,眼看生活的美梦就要实现时,他们正在读大学的二儿子阿龙因勇救落水者而牺牲,给夫妻俩带来沉重的打击。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内心煎熬之后,梦想的力量让红霞重新振作起来:她决定再开一家分店,要让自己的“红霞热干面”随着城市的扩建不断扩张。

   有梦想就有希望,有梦想才有动力。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此,小到一个平民百姓亦如此。哪怕经历着种种不幸,哪怕梦想并不伟大,但只要梦想还在,人就不会堕落,就有走出人生低谷的能力 。

  红霞是一个活在“山洞里”找出口的女人,她的梦想无非就是让一家人生活得更安稳一点,更幸福一点。这样的梦想十分普通,十分现实,它也是绝大多数人的梦想。在小说里,我们经由故事的演进,可以看到一个农村女人的梦想是怎样放大的;可以看到一个人物的心灵是怎样变得越来越坚强的。 小说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它不仅通过叙写“红霞的梦想”成功朔造了一个善良、坚韧、乐观的女性形象,同时把她的梦想同一座城市的发展结合起来,让我们看到一个“农民”是怎样转换角色而成为一个“市民”的。如果将这个人物放在“城镇化”这个当下的大背景中去观照,其现实意义就非常明显了。

   沈从文说,写小说的最大秘诀是“贴着人物去写”。樊芳的小说在写作技法上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善于“抓心”,能够牢牢贴着人物的心灵感受去展开叙述,正因此,她的小说有着心灵的热度和精神的力量 。我在阅读时特别注意到这样两处写“心”的话:

  一处是在红霞的早餐店生意越来越好时:“红霞的心开始变大,直到这十平米的简易棚搁不下了。”另一处是在泉城越建越好,游人越来越多时:“红霞的心又开始变大,直到涌泉街这片店再也搁不下了。”

   在这里,“心”的变化不仅成为叙述描摹的对象,也成了小说的结构。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但虚构必须贴着现实的大地展开,必须有着严密的情理逻辑。我们看得出,樊芳的小说是从自己最熟的人和事,以及生活环境中展开虚构的,同时,她有着很好的写实能力,能以结实的细节描写,描绘人物瞬间的心灵图景。比如在红霞的儿子阿龙牺牲后,她独自一人吸烟时的情景:“红霞心闲不住,又夹起了烟。看着吐出的烟雾轻轻上扬,圆的、扁的、七曲八弯地变幻各种形态,有时又一团模糊,红霞在其中看到了阿龙的脸,他调皮地做着各种怪相,逗她发笑哩……”

   《渴望生活的人》既有整体上的“意味”,又有鲜活的人物,还有精致的细节,这样的小说是我心目中的好小说 。如果这篇小说在词语使用上更加讲究效率,在叙述上更有流畅感,它一定会更加好看和耐读。

      2012年4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