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的教育特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浓郁的美术特色是附幼的一大亮点,自1992年以来,附幼在儿童美术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画种开发、教师技能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附幼先后有幼儿600多人次在国家、省、市级少儿画赛中获奖,有数百幅幼儿作品发表于各类美术教育杂志上,在美术教育方面附幼取得了累累硕果,成为享誉省内外的美术特色园。2003年,由附幼余捷园长叁与主编,多名教师参与编写的安徽省幼儿园美术教材在全省使用。
在教学中,附幼将鉴赏和创作有机结合,从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入手,开阔幼儿的眼界,潜移默化地把艺术的精华之道渗透给幼儿,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悟和熏陶,从而萌发自我的创造意识,表现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直觉感受,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通过不断探索,附幼已在儿童美术教育领域开发画种十余种,如:油棒画、彩笔画、水粉画、粉印版画、彩墨画、黑白线画、写生画、纸贴画等等。在这里附幼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幼儿可以在不断探索使用各种工具材料中,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自由表达他们的意欲和感受。
附幼主张让幼儿多注意观察事物,并发挥想象去描绘事物;主张用能表达自己感受的线条去描绘对象,而不是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去拼凑对象;主张用丰富的色彩表达自己的情绪和个性,而不是用固定的色彩去写真对象;主张运用多种绘画工具,创造出各种绘画形式和绘画方法,从而发展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使幼儿在学画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附幼的幼儿作品情感真挚、朴实无华、形象纯真可爱、手法大胆新奇、具有非凡的创造力。 附幼于 1999 年申报并被列为该课题的实验单位。为了更好地推行蒙特梭利本土化教育,附幼除创设蒙特梭利教育环境,购置学具外,领导与蒙氏教师多次前往北京参加学习、 交流,接受台湾、美国、意大利蒙氏教育专家的指导。两次特邀专家给全园保教及行政管理人员讲授蒙台梭利教育理论精髓和实践操作法,以外出培训和园本培训 相集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职员工的素质,协调、确保附幼蒙氏教育顺利开展 。
附幼有 13 个蒙氏班级。 2002 年 8 月,附幼蒙氏课题组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均在“蒙特梭利教育融入幼儿园教育”课题研讨会上获得最高荣誉奖,并向全国 课题实验单位推广。 2007 年 5 月,附幼参加了 2007 年第二届中国蒙台梭利教育国际研讨会及蒙台梭利教育百年年会,附幼教师陶小玲就“蒙台梭利教育园本化策略”做了专题汇报并获优秀论文奖。附幼蒙氏教学活动多次对外开放,曾接待南京、合肥、马鞍山市课题实验单位和安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学生等近 100 余人。附幼教师陶小玲、李烨等曾被邀请参加师资培训工作,为省内外省、市直机关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培训了一批合格的蒙氏教师。日常教学中,也曾多次对园内教师和蒙氏班家长开放。在园内外深受幼教专家、幼儿教师、幼儿家长及孩子的一致好评。附幼蒙氏教师们勇于实践、乐于创新,创造了很多深受孩子喜爱的延伸学具,丰富了学具环境。撰写论文多篇获奖并发表于《现代幼教》《幼儿教学研究》等。参加编写教材“蒙台梭利实践中国”——《蒙台梭利幼儿数学教育》,发表蒙氏数学活动设计 80 余篇。 2006 年,附幼教师申报了《蒙台梭利语言教育》《蒙台梭利学具的创造性使用和延伸开发》两个科研课题,成为 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蒙氏教育能真正体现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以孩子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不同个体身心发展的需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附幼认为推广蒙氏教育本土化是落实《纲要》精神的最佳途径之一。附幼蒙氏教育活动将更加深入扎实地开展,不断创新。 附幼自2001年开展幼儿英语教学,力求将英语学习融入日常各领域学习和生活活动中,使幼儿在早期阶段便能够主动地听及说英语。
经过学习实践和研讨,附幼初步探索了一套以儿童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辅助的英语教学方案。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听、看、做、说、唱、玩、演、读、写、视听,儿童根据听到的词语识别或指认图、实物,按指令做动作、涂颜色、画图、做手工,提倡通过游戏方式用英语交流。在教学中不教音标,不讲解语法概念,重点是培养孩子在特定语境内领悟和使用语言进行有意义交流的能力。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大胆表达,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形成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建立初步的自信心,避免了教学上的成人化倾向。在教学中附幼还辅以大量教具,同时充分利用电视、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为儿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充分的实践机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