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和企业退休人员一样吗?有何区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8
我国的在职人员在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退休后按月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 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组成。

基础养老金= 参保人员退休时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与企业人员来说,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肯定是一样的, 差别主要在于缴费工资指数和缴费年限。

对于企业人员来说 ,缴费工资指数正常情况下就是 实际工资水平 除以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而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 ,他们是按照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结合一定缴费档次比例计算出缴费基数后进行缴纳的, 而这个缴费档次就是他们的缴费工资指数 。

如果两者的月缴费基数以及缴费年限是一样的,那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自然也是一样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 退休时本人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这个不管是企业职工按8%的比例缴纳个人部分,还是灵活就业人员按照20%的比例缴纳, 在划入个人账户时均是按照8%的比例计入 。而企业职工公司缴费部分的20%和灵活就业人员剩余的12%均划入统筹基金, 因此只要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一样,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并没有差别。

但是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如果缴费基数为15000元,企业退休人员个人只要缴纳8%也就是1200元,而对于灵活就业人员需要缴纳20%也就是3000元, 两者需要付出完全不一样的成本才能享受一样的退休待遇。 而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他们大多数本身经济条件都不够好,因此都是 按照较低的缴费档次比例进行缴纳的,所以在退休后的待遇大多数也是不如企业退休人员的。

灵活就业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是否相同,不能以偏概全的讨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为企业职工缴纳的是城镇职工社保,而灵活就业人员可以缴纳城镇职工社保,也可缴纳城乡居民社保。因此,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如果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都缴纳城镇职工社保。

由养老金计算公式可得, 如果灵活就业人员和企业职工的在同一个地区同一年退休、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相同,退休后所领取的养老金相同。

除此之外,灵活就业人员所缴纳的社保费要远远大于企业职工。

因此,只要有工作,用人单位缴纳社保最划算。

如果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城乡居民社保,企业职工缴纳城镇职工社保。

不同之处在于:

灵活就业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算公式都是一样的,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退休后的养老金也应该相同。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很难比得上企业退休人员。

我们知道, 养老保险缴费的多少由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来确定 ,而缴费基数与社平工资、档次系数挂钩,通常在当地上一年度 社会 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

缴费比例则相对固定,企业员工的养老保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各负担一部分,企业承担缴费基数的20%划入统筹账户,而个人承担8%划入个人账户。

而灵活就业人员则不同,需要按缴费基数的20%缴纳养老保险,再从其中划出8%归入个人账户,剩余的12%划入统筹账户,压力相对要大的一些。再加上灵活就业人员的收入通常较不稳定,需要先解决“有”的问题,往往选择按较低档次系数进行缴费。

举个例子, 假设企业员工甲与灵活就业人员乙的月收入都是10000元,企业员工只需缴纳8%即800元,灵活就业人员需要缴费20%即2000元,成本增加了一倍。所以很多灵活就业人员会选择按较低档次系数60%来进行缴费。

不管是灵活就业人员还是企业退休人员的 养老金都是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构成的。 不管是企业员工还是灵活就业人员计算养老金的公式都是相同的。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就是每年划入养老金个人账户的8%累加起来包括利息,个人账户是有记账利息的。在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双方划入养老金个人账户的8%是相等的,也就是说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也应该相等。

而计发月数则与退休年龄相挂钩,现行的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当退休年龄相同且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也相等时,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等。

基础养老金的多少与退休时本省上年度社平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缴费年限相挂钩。有人说退休时本省上年度社平工资理应相同,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退休的时间节点也很重要,有时早退休一个月计算的上年度社平工资就可能有所不同,进而影响基础养老金。

缴费年限比较好理解就是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就是由参保人每年的缴费基数除以当地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对于企业职工来说,这个指数相当于实际工资除以上一年度的社平工资,而灵活就业人员则不同,他 们的缴费基数为社平工资乘以缴费档次系数,因此灵活就业人员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其实就是缴费档次系数。

当退休时本省上年度社平工资、缴费年限相同,且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相等时,基础养老金相等。

综合来看,养老金的计算受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社平工资、退休年龄等因素影响,灵活就业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要完全相同,可能性不大。而灵活就业人员要获得与企业退休人员相同水平的养老金待遇,需要付出更大的缴费成本,本就收入较为不稳定很容易就弃交断交。对此,政府也出台了不少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补贴政策,比如4050社保补贴等,不过各地的政策不同,可以到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咨询。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理论上讲各种条件相同,两者是应该一样的,但是在实际实施中不可能一样,

一、退休年龄差别

灵活就业人员男、女职工退休年龄都是60岁。

企业男职工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

二、缴费基数不同

缴费基数在60%一300%之间选择。单位职工由单位选择缴费档次,机关事业单位一般是按职工基本工资的100%缴费,企业职工一般按60%一100%缴费,有些企业选择一个固定的基数缴费,比如本单位职工今年统一按4000基数缴费等等。

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变化性大,这与当地月平均社保基数变化有关,

例如:石家庄市灵活就业人员实行分段缴费,1一4月份核定一个缴费基数,5一12月就有变化,比如1一4月份按省月平均社保的60%,缴费标准717元。按100%,缴费标准1194元。可自由选择缴费数额。但是到了5月份缴费基数有变化,5一12月份按60%缴费为568元,按照100%缴费为946元。

三、个人帐户养老金差别

一般企业职工按照工资的60%一100%缴费,企业缴纳16%,个人缴纳8%。个人帐户养老金8%。

灵活就业人员所缴纳社保费60%进入社保统筹基金,40%进入个人帐户,灵活就业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个人帐户养老金要多。

四、政府补贴

企业职工缴纳社保政府不补贴。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政府每年都有补贴,缴费档次越高政府补贴越多。

总之,缴纳社保是一个慢长的过程,变化性大,灵活就业人员和企业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相同的可能性不大。

我们把缴纳社保退休后领取养老金人员的分为三类: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企业职工、灵活就业人员。这三类人员中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最多,企业职工次之,灵活就业人员最少。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来分析一下:

养老金一般都是多交多得,我们假定企业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的所在地区、缴费比例、缴费基数和指数、缴纳年限都是相同的,来对比一下两类人员,首先我们看一下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养老金=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性养老金=退休所在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 退休所在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本人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个月,55岁为175个月,60岁为139个月)

我们可以看出基础性养老金的金额取决于退休地区上一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年限、缴费指数,这几项指标两类人员都是相同的,所以二者在基础性养老金这一项并没有差别,差别主要体现在个人账户养老金上。

个人账户养老金主要是看在退休之前累计交了多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为企业缴纳20%,个人缴纳8%,个人账户存储额是8%。灵活就业人员原则上缴费比例是一样的,但是灵活就业人员由于自己要缴纳单位和个人部分,国家有一些补贴政策。个人部分8%减免,只需要缴纳20%的部分,这个20%中有14%进入社保统筹基金,6%计入个人账户。这里每个月两者之间就差了2%。

看起来比例差别很小累计的年限多了也是差别比较大的。比如某一地区上年度平均工资为8000元,缴费指数为0.5,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纳金额=4000*8%=320元,灵活就业人员缴纳金额=4000*6=240元,两类人员12月的差额在960元。再加上利息部分, 以养老保险最低缴纳15年来看,两者之间的差别可见一斑了。

总之,在前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会比企业职工少一些,至于少多少,各个地区会不一样,大家可以根据公式你算一下自己的。

〔职说社保〕观点: 由于灵活就业人员可以选择自由职业者社保或者城乡居民社保两种 。所以,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和企业职工人员养老金的差别,不可一概而论,需要分别对比,分析差异进行阐述。

如果您想彻底搞懂 “灵活就业人员和企业职工人员养老金的差异” ,不妨跟超老师一起来探讨学习吧!

1.两者的相同点;

其实,自由职业者社保和城镇职工社保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相同的。所以, 如果影响养老金高低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均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和法定退休年龄等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参保人不管是选择缴纳自由职业者社保,还是选择缴纳城镇职工社保,其退休后的养老金是相同的 ,没有任何差别。

2.两者的不同点;

自由职业者社保和城镇职工社保,两者的唯一的区别就是: 养老金/养老保险得出的“社保回报率”不同 。

①自由职业者社保;

以北京市为例,自由职业者社保养老保险个人承担缴费基数的20%,若假设社平工资为X,退休当月养老金为Y,缴费月数为N,则自由职业者社保的“社保回报率”为:20%XN/Y=XN/5Y。

②城镇职工社保;

同样的缴费基数,城镇职工社保个人却承担8%,由以上公式计算得出,城镇职工社保的“社保回报率”为:8%XN/Y=XN/12.5Y。

小结:相同的条件,退休当月领取的养老金相同,但是城镇职工社保的“社保回报率”是自由职业者社保的2.5倍。 也就是说, 领到相同的养老金,自由职业者社保付出的养老保险费更多,通过养老金回本养老保险的周期也就更长!

1.两者的相同点;

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中人存在过渡性养老金,忽略不计的前提下)

2.两者的不同点;

城乡居民社保的基础养老金 全部由地方政府财政补贴,根据当地经济状况,补贴金额有所不同。

城镇职工社保的基础养老金 月标准以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以北京市为例:

①城乡居民社保;

最低和最高缴费基数基础养老金= 710元 ;

②城镇职工社保;

最低缴费基数基础养老金=7855×(1+0.6)÷2×15%=942.6元;

最高缴费基数基础养老金=7855×(1+3)÷2×21%=3299.1元;

小结: 就算城乡居民社保和城镇职工社保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同,在北京,基础养老金最低每月差232.6元,最高每月差2589.1元。也就是说, 两者养老保险费相同的情况下,城镇职工社保要比城乡居民社保领到的养老金要高一点。

首先, 如果有工作,还是缴纳城镇职工社保,领的的养老金最多,参保人支出的养老保险费用最少,“社保回报率”最高,也就最划算;

其次, 如果离职过渡,最好选择自由职业者社保,因为两者缴费年限可以互通互联,退休时也不损失一点养老金;

最后, 如果只想个人缴纳社保,建议优先选择城乡居民社保,不仅缴费档次可以自由选择,而且基础养老金全部是财政补贴,既没有财务压力,回报率又高,何乐而不为呢?

“灵活就业”说白了就是与原企业脱离了关系,由自己在 社会 上自交养老金的这部分下岗人员。这也是分高、中、低三档自由选择来缴纳的。对于那些年逾50岁而被迫下岗的人,他们大多数都是买的低档或中档的,当然,领的养老金自然要少了,与企业退休人员更是有差距了,这个差距还蛮大的唻。一项政策的实施永远是有一部分人吃亏,有一部分人沾光的。在制度设计上不要让吃亏的永远吃亏,沾光的永远沾光。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至少要累计缴费满15年,到达退休年龄时才能办理手续,然后按月领取养老金。养老金计算公式为:

对于企业员工来说,企业大多按照100%档次缴纳养老保险,那么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也就是本月实际工资与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之比;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来说,由于经济承受能力有效,大多是按照本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在60%-300%之间选择适当的缴费档次计算出缴费基数,按照缴费基数的20%缴纳养老金,其中缴费基数的8%计入个人账户,他们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个人所选择的缴费档次。

两者都是 按8%的比例缴纳个人部分并计入个人账户 ,有所差异的是灵活就业人员还要 额外缴纳基数的12%计入 社会 统筹基金 ,也就说灵活就业人员 需要缴纳基数的20%,但是只有8%划入个人账户。 而企业员工的 社会 统筹基金是由公司承担的,而且是按照20%的比例缴纳。很显然要想保相同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 灵活就业人员在缴费期间要比企业员工缴纳更多的保费,最后到退休时才能保持相同的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但是,笔者以陕西省2018年在岗职工 社会 平均工资为例进行测算,发现如果要保持相同的缴费基数,灵活就业人员都要比企业人员多缴很多保费,如选择 最高档300%比例,每月多缴费2023元,每年多缴24276元,15年多缴费364140元,20年多缴费485520元,30年多缴费728280元; 即使选择 最低档60%比例,每月多缴费405元,每年多缴4860元,15年多缴费72900元,20年多缴费97200元,30年多缴费145800元 。具体档次缴费情况见下表: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大都没有长期而稳定的职业,这样收入也不稳定,家庭经济条件也不好,他们大多是按照较低缴费档次60%比例缴费的,这样就低于企业员工月平均缴费指数,即使缴纳相同的年限,退休后待遇肯定不如企退人员。

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计算办法,是一套标准的公式,对所有参保人员是公开、公平的,不会因为参保人是企业职工或者自由职业者,而产生不同的待遇。

退休养老金的多少,跟以下因素有关。

一是投保缴费基数。

投保缴费多,将来退休养老金就多,这就是所谓“多缴多得”。

二是投保缴费年限。

投保缴费时间长,将来退休养老金多,谓之“长缴多得”。

三是社平工资水平。

当地社平工资高的,退休养老金多。

四是地区不同。

地区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比如补贴、取暖费等。

因此,只要参保人投保缴费金额、年限相同,社平工资、所在地区没有差别,那么退休养老待遇基本没有差异。

当然,由于涉及 历史 问题,企业职工可能会有一部分过渡性养老金,而灵活就业人员没有。

关于二者的差别,主要在于个人负担不同。企业职工的话,个人负担8%,企业负担20%;灵活就业人员则是个人负担20%。

总而言之,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国家的福利制度,是普通老百姓老有所养和病有所医的基础性保障,性价比非常高。

怎么会一样?灵活就业人员是达到退休年龄时根据你交了多少年多少钱计发的,拿的有多的有少的,企业的有工龄长的三十多年能领三千多的,有职称的工龄也长的比如高级工程师能领到四千多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