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思考教材 [关于语文教材选文可接受性的思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01
  语文教材的主体是选文,一套教材选文编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质量。《语文课程标准》对教材选文的编写提出了建议,即“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这一建议说明,教材选文除应具有思想性、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特点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可接受性。
  笔者认为,选文的可接受性主要是指在操作层面上适合教师教,在学习层面上适合学生学。也就是说,我们应选择适合教师教、学生学的文章作课文。作为教材选文的作品,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也好,但不一定适合当课文。选文还必须能够作为教授者的教师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能够接受、乐于接受,这正是选文可接受性的所在。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探讨选文的可接受性问题。
  一是选文的难易程度。任何阶段的教学都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来进行,教材的编写也应按照这一规律进行,语文教材选文的编写也不例外。不能选取超出学生理解范围的文章作课文,否则,教学效果肯定无从谈起。难易适度无疑应该是选文的一个最基本要求。那么,怎样才是适度的呢?笔者认为,选文不能太浅,让学生一看就明白,索然无味;也不能太深,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无从学起。选文应该是学生经过适当努力能够读懂,能够理解真义的文章。适当努力就是说学生经过一番思考,经过教师适时引导,能够把握文章的主旨。这样才能使学生对选文进行深入学习,增强语感,品味到语言的魅力。这样的选文,其语言应是经得起分析的,能够培养学生对语言美的欣赏能力,能够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语言的兴趣,能够激起学生写作的欲望。
  二是关注教师和学生对选文的态度。选文作为语文教学的文本材料,要想促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有效对话,应当是教师与学生都感兴趣的文章。钱理群教授在《语文教育门外谈》中写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有一定的时间让师生共同对他们所关心的阅读材料与现实的思想,文化与文学问题进行自由阅读与讨论。”这师生共同关心的东西如果就在选文中品味到。那么教学效果一定会好。用教师不欢迎、学生不喜欢的选文来进行语文教学是不科学的,是违反教育心理学规律的做法。选文是为教学服务的,也就是为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服务的,应当是师生都感兴趣的文章,所以,我们在编写教材选文时,应当多听一听一线教师的意见,多听一听学生的意见。教师是语文教育的实施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和学生对选文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效果,不容忽视,特别是学生对教材选文的态度,几乎决定了他们语文学习能否进步和发展。我想这应当是今后修订教材选文应注意的问题。
  三是选文的篇幅问题。究竟多长的文章适合教学,现在还没有确定性的结论。我认为,多长篇幅的选文适合教学,应依据选文本身的体裁、风格、难易程度等因素来确定,而不可能一概而论。比如,人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喂,出来》,可以说是长文,但学生并没有感觉到学习的困难。又如胡适的《母亲》,也不算短,但教学效果还不错。当然,教材中的选文是需要从细微处琢磨的,不宜过长。过长会增加教学难度,但适当用一些长课文来训练学生的略读能力还是必要的。
  四是经典的可接受性问题。学生对经典有隔膜是必然的,因为经典通常是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作品,其语言特点、思想内涵相对于当代来说是有一定距离的。相比之下,时文(新中国成立后的作品)就比较接近学生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因此,学生乐于学习,容易接受。经典必须在教材中有所体现,问题在于怎样把经典与时文融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时文的同时也能充分理解经典,接受经典。笔者认为,经典也可以是有层次性的,把经典由浅及深分层次选入语文教材,再把与经典思想内涵、语言特色等相接近的时文编进来,不失为把经典与时文融合起来的一种办法。这样,教师教学容易把握教材主线,学生学习也能够扩大视野,兼收并蓄,从经典中受益。
  
  责任编辑 梁 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