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不让妈囧,好好说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2
这是一场很有意思的电影。我特别喜欢这样的富有精神意义的作品。

《囧妈》虽然是从夫妻关系开头,却讲的是母子,我们在这场电影当中,应该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家庭关系和普遍的社会价值观。

我们父母那一辈或者大部分过得不幸福,只能说停留在生存的层面,而在我们这一代,当初因为爱情在一起,只是好像都不自觉地复制了和父母相处的模式,渐渐的把原本浪漫、有爱的生活过得冰冷,没有了滋味,直到最后,只能选择分开。

大城市的离婚率之所以这么多(四成左右),在电影里或者可以看到些许原因。

在影片开头,伊万和他的妻子,已经要到离婚的程度,而伊万的妈妈一直都还不知道他们要离婚了,还幻想着能够早一点抱孙子,把张璐当作是自己的亲闺女一样来看待,如此的贴心。

在张璐进房间之后,两个人的对话不到几句,马上就陷入了僵局。从他们的对话中,能够听出伊万并不想离婚,而张璐认为在这场婚姻当中不再能滋养到她,并且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控制、改造和抓取,执意离开。

几句对白之后,张璐在最后这样说道: “这就是我们之间的问题,在你的心里长了一个你理想的老婆,她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该怎么说话,你全都设定好了,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的改造我呢?都这么多年了,难道你还没有意识到吗?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

这句话的确是说出了许多婚姻关系终结的问题。

当我们想要改造对方时,其实已经走向了通往地狱之门。

无意识中,不自觉地复制父母相处的方式,用控制和抓取的来让对方为自己的安全感买单,却无视对方的感受,还自以为这就是爱(我那么爱你,你怎么...)

而到了现代社会,民主和尊重的需求如此的迫切,让每一个人都希望能够在有限的生命当中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当他进入一段关系,对方却希望他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时。在这里,谁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了呢?我相信是没有的。

只是没有快乐和幸福的婚姻,又有多少人会像张璐那样选择离开了,只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才能选择这样的生活吧,否则离婚,对于一个家庭,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将会是最大程度的“股票”下跌和崩盘。

很有意思的事,伊万在阴错阳差之间竟然和她的妈妈坐上了去往莫斯科的火车,陪同母亲参加红星大剧院的表演,电影总是充满悬疑、巧合、惊险和戏剧化,而这部电影除了有电影的气质之外,同样它也长了一对能够让我们飞出去反思自己生活与关系的翅膀。

即便阶层不同,经济、家庭背景不同,可是我们的问题和沟通模式是如此的相似,或许大部分的人都困在了这个模式: 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真实的感受、需求和想法向最亲爱的人表达出来。 (好像那就是悬崖绝壁,太难啦)

我们从影片中真切的感受到,是的,他和母亲的关系的确深深影响到了他的亲密关系。在他的内心深处如此的爱他的母亲而她的母亲也是一样,而他们在一起就是容易吵架和拌嘴,不知道该如何好好说话,好好沟通。

而在关系当中,我们也是站在儿子或女儿的角度看待父母,可是在母亲的角度看到的,和孩子完全不一样(父母,作为当事人,更容易看见真实)。就像是伊万会认为是母亲做的太过分,把父亲给害死了,而母亲却因为他的这句话深深的受伤离开,等到伊万追上他之后才说出了实情,这是他几十年都没有告诉孩子的实情,那就是他的爸爸,在喝醉酒之后是有家暴行为的,用刀割伤了他的母亲。

是的,大人之间的纠结、挣扎、争吵,我们都不曾看见,因为父母是那么爱自己的孩子,也不希望他承受这么多,于是,他能够给孩子的,都是他认为最好,最珍贵,哪怕是记忆。可往往如此,却容易让孩子一直误会父母(注意,你童年的记忆没有对错,关乎于是否真实),无法原谅(而我们或者可能要用毕生的时间去选择原谅)。最糟糕的事情是,当我们无法从内心最心底的部分原谅父母,我们也无法原谅自己,不会让自己好好生活。

而这场旅行,也极大程度的改变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当事情一幕一幕有惊无险之后,爱得以在这些惊险的剧情中凸显出来。

是不是只有在危急时刻,那最本质的东西,才能被袒露出来,穿越硬硬的龟壳和头脑的虚幻呢?

连接,连接,连接。

在电影开头,张璐说:... 你为什么不去抱抱你的妈妈。 ...”当时,伊万却说:我为什么要抱她?”(注意,这是我们的自然反应)。

到最后电影即将结束,他的妈妈终于实现了红星大剧院的表演,而伊万也第一次看到了一个光彩照人的母亲,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的母亲,是那样的开心和光芒万丈,他在那一刻深深的拥抱了妈妈,并且学着接纳他的母亲(说明即便嘴上说,心里是听到了)。

从伊万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苦逼”二字:家境不错,因为关系的纠缠,让自己苦逼,甚至差点丢了性命(或者这也是电影的风格)。

边流泪边看这部电影,也从这部电影当中看到了关系当中的挣扎、纠缠。

而生活并不可能像电影当中那样经历那么多的惊险,却可以把这场电影当作一面镜子,照见我们的生活:

1、沟通方式。我们是否有倾听对方内心真实想法和需求?不只是去听,而是用心去听;

2、在生活中,我们是否有创造和这段关系高质量陪伴的时间?(只是去陪伴)

3、爱是什么呢?我们有没有搞清楚我们给予对方的爱,到底是什么?更多的是控制和索取还是接纳与包容呢?

也许仅仅是这三条,当我们真正的落地去实践去觉察,就能够给生活带来更多的自由与爱的流动。

因为有爱,每句话都要好好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