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声字是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12-23
  入声是平仄中的三个仄调之一。“平声者哀而妄,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
  入声是古汉语的四声之一,由三种不同的塞音韵尾[-p̚],[-t̚],[-k̚]构成,读音短促,一发即收。
  入声字是无声除阻音,是有成阻和持阻阶段,但最后没有爆发的塞音。在国际音标中,无声除阻表示为:[◌̚]。
  入声在汉语的发展情况及表现形式各不相同。入声在粤语、闽南语、海南话、客语、部分赣语,完整保存韵尾三分[-pʔ],[-tʔ],[-kʔ]。大部分赣语保留两种韵尾[-t̚]和[-k̚]。在吴语、江淮官话、徽语、晋语、闽东语、莆仙语和极少数西南官话中合并为弱喉塞韵尾[-ʔ]。在部分江淮官话、闽中语、新湘语、闽北语中保留独立调值。
  日语将入声的痕迹保存至今,但其破音音尾已独立成另一个音节。相比,韩语、越南语入声字的发音,更接近现代南方汉语的发音。
  现代官话(除江淮官话)的特征之一是古汉语的入声消失。以失去入声的官话(包括普通话)为母语者,不经训练不能分辨入声字。由于部分原属仄声的入声被派进平声,所以官话使用者较难判断唐诗宋词中的平仄韵律。
  官话各方言入声消失的进程并不一致,总体来说,是先归并,再变成喉塞音,后喉塞音脱落,最后并入其他调。这一过程始于唐宋间的燕云十六州,元朝的官话已无入声。入声未随南宋灭亡而消失,至今仍广泛存在于南方各方言和北方晋语中。
  古汉语入声在今天各语种和方言中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其一,在普通话、大部分的官话方言以及湘语中,入声已经不复存在。入声的缺失也因此被看作北方方言语音上与其它方言的区别性特征之一。
  其二,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古汉语三种入声“-p”、“-t”和“-k”的有粤语、客家语、闽南语等汉语方言、壮族同胞所使用的壮语、瑶族同胞所使用的勉语以及京族同胞所使用的京语等。可能是受到古汉语的影响,越南语中也有“-p”、“-t”和“-k”这三种入声。
  其三,赣语,包括南昌方言、高安方言、上高方言等,以及畲族所使用的畲语等,保留了入声的两种形式“-t”和“-k”。其中的塞音“-k”有弱化成喉塞音“-ʔ”的趋势。
  其四,晋语,包括太原方言、忻州方言、长治方言等;吴语,包括上海方言和苏州方言等;江淮官话,包括南京方言,扬州方言和盐城方言等只有一个弱喉塞韵尾“-ʔ”。
  其五,日语在音读从中国传入的汉字时,对绝大多数入声进行了开音节化处理并保留至今。所谓开音节化,就是在构成入声的塞音后面添加元音使之成为一个独立音节的过程和方法。例如:日语汉字“国(こく)”、“北(ほく)”、“福(ふく)”等日语发音的第二个音节“く(ku)”都是在古汉语入声韵尾“k”的基础上添加“u”使之独立为音节“ku”的结果。这有点类似于现代汉语音译英语单词时使用的方法。例如:“bus”、“Smith”和“Bush”这三个英语单词的尾音为辅音“s”、“θ”、“ʃ”,但译成汉语后都因为被添加了元音而变成了独立的音节,即“士shì”、“斯sī”、“什shí”。
  其六,西南官话(包括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地)中,普通话中韵母以e、i、u、ao结尾,而西南官话中韵母变化为/ε/、ie、uo、uo以保留喉塞韵尾。而o、a结尾的字由于与普通话相同而无法区分了。具体例子如“德”(古音dok,西南官话/dε/,普通话de),“栗”(古音lit,西南官话lie,普通话li),“屋”(古音uk,西南官话wuo,普通话wu),“药”(古音yak,西南官话yuo,普通话yao)。除此之外,而这些地方则为luo、muo;同时另一种变音“-er”用来补充i的其他入声韵尾,如十、尺、日(古音分别为:zip、ciiek、niit,西南官话中已然变为si、ci,zsi,而这些地方却发音为shier,chier,rier)。(/ε/变化也可能是普通话ai的发音,uo也可能是普通话ue的发音,需要满足上面的对应条件才能判断是否为入声)绝大多数入声规律已经如第一句话所总结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