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人类历史记载都有哪些时期是人类和谐时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3

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人的和谐,人是类性、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所以,和谐社会也就有类的和谐、群体的和谐、个体的和谐这样三个层次。

类的和谐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作为整体的内部和谐;群体的和谐表现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以及国家内部各群体之间的和谐;个体的和谐则表现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和谐以及个体内部的身心和谐。

[关键词:]类的和谐;群体的和谐;个体的和谐

近期,关于“和谐社会”的论述,理论界进行了颇为热烈的讨论,各自从特定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我们的视角是: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人的和谐,人是类性、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所以,和谐社会也就有类的和谐、群体的和谐、个体的和谐这样三个层次。

一、 类的和谐

当今时代,人类所面临的来自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的压力愈来愈巨大,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枯竭和人口数量的暴增以及各种饥饿、疾病、恐怖、暴力、战争等等,都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这迫切要求全人类加强合作,共度难关。

因此,建构类的和谐——人类作为类整体对外的与自然的和谐和对内的人类内部和谐都显得非常重要。

(一)人作为类整体与自然的和谐。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1]这就是说,人与自然具有同一性,或者说人对自然具有依赖性。

同时 “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也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2] 这则是说,人与自然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既有统一于自然内部的自然物种差异,又有突破自然统一体而独立出来的社会差异。

总之,人类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其与自然的关系,都是差异与同一的统一。

这种差异与同一的适度配合,就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系统辩证论的差异协同理论认为:系统物质世界是差异协同的世界。

差异是系统整体内诸要素、诸层次、诸功能在结构和时空中的差别,它是系统存在、整体优化、协同发展的内在自组织机制,系统的发展是系统内部要素差异协同自组织的运动,是系统功能耦合的结果。

而协同,则是基于系统整体同一性而产生的要素相互合作功能。

差异之间之所以产生协同,就在于差异统一于一个系统整体,有着共同的整体发展目标。

所以,协同本质上就是差异与同一的协同,差异与同一之间的关系处理恰当,二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就是一种良好的协同,就是和谐,否则就不是一种良好的协同,就不是和谐。

人与自然的差异同一关系随着人的活动能力的不断扩大而不断发展,它大致经历了采集狩猎文明时期、农耕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生态文明时期几个阶段。

原始采集狩猎文明时期,从人与自然的差异来看,人与自然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自然对人的压迫,人们的生产以采集和狩猎为主,生活十分艰难;从人与自然的同一来看,人的生产生活仍然被限定地自然的限度之内,人与自然的统一以自然的限度为界,亦即人与自然的统一是自然地统一于自然的限度之内。

农耕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差异和对立有所缓解,人能够定居并能动地进行农耕生产,自然对人的压迫有所松懈,人一定程度上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生产生活,自然的意志和人的意志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人虽然有时带来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这时的破坏还比较微弱,自然自身完全能够调节和维持。

从人与自然的同一来讲,人们的生产、人们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仍然在自然的限度之内,只不过这时的自然限度一定程度上表现为被人所意识到了的自然限度,是成为了人的自觉遵循的自然限度。

工业文明时期,从人与自然的差异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机器作用的不断扩大,人的活动能力空前扩大,这导致了人对自然的征服、压迫、改造;从人与自然的同一性来讲,人对自然的狂妄征服改造,以自然自身的自然反应来反作用于人,在造成人的生存环境日益遭受破坏的同时,也导致了经济的不可持续性发展。

这是一个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强调人与自然差异的时代。

生态文明的产生,基于人们对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

这个时期,从人与自然的差异来看,人的能动性仍然高度发展,人并没有通过牺牲自己能动性的方式来削平与自然的差异;从人与自然的同一性来看,人们明确了人这个主体是有自然限制的,认识到人根本不可能完全超拔于自然之上,无论人的能动性扩大到什么程度,他都无法脱离与自然的内在联系,于是人主动与自然讲和,人与自然的统一以人自觉遵守自然的限度为前提。

总之,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人与自然差异与同一的协调,过于强调某一方,都难以达到和谐,这其实就是一个如何把握好差异性与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发展的度的问题。

人是主体性存在物,这种规定性就决定了对象与主体的关系是“为我关系”。

但“为我关系”又不能超过人与自然同一性的限度。

超出限度,就会造成人与自然的矛盾,就会给人类自身带来伤害,因为“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靠自然界生活。

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3]

(二)人类整体内部和谐。

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人类整体内部和谐的最重要体现,发展是为了和谐、和平,和谐、和平既为发展提供环境,也是发展的内容之一。

和平与发展主题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原始社会初期,人类是一个自发的类整体,在那时人们没有群体意识、更没有群体分离,人面对的就是与大自然的差异与对立。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交往的扩大,产生了群体意识和群体分离,不同群体形成了不同利益,从而导致群体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人类内部的整体和谐被打破了。

在群体本位时期,人的类同一性虽然客观存在,但不是居于主导地位,而是居于从属地位,居于主导地位的是人的群体同一性。

再后来,随着交往的进一步扩大、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恶化,人类自觉的类整体意识开始呈现,地球村意识、世界人权意识都是人类整体意识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人类自觉类意识的形成,也是人类对不同群体之间的斗争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仅仅欧、亚两个战场就各自死亡了两千多万人,整个人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血的教训使各国人民深刻认识到,群体之间的对立如果超越类同一性的界线,就会给人类自身带来灾难,也使人认识到维护世界基本人权的极端重要性,于是,1848年产生了《世界人权宣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使人们形成类整体意识,促进人类整体和谐。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科技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及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依赖和高度融合的历史过程。

所以,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必须与世界经济达成一种和谐发展的关系才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

全球性合作不可避免,只有如此才能创造“一种稳定、有效、快乐的,而且有益于地球健康及其文明增长的人性化环境”。

[4]为此要倡导开放包容精神,尊重文明、宗教、价值观的多样性,尊重各国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自 *** ,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建一个和谐世界。

也就是说,每个民族国家都要有超拨于国家利益之上的、追求人类整体利益的自觉性,为类主体的发展强大作出努力,使世界各国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二、 群体的和谐

人作为群体性存在物,它要达到和谐状态,就既要处理好群际关系,也要处理好群体内部各个方面的关系。

群体有阶级、民族、国家、分工集团等层次,由于群体之间存在各种差异,所以,各群体在交往中就有可能产生磨擦和矛盾,这时就得用有关法规和伦理来对各个群体进行约束,以促进群际关系协调发展。

同时,各群体也要处理好其内部各子群体系统之间的关系,使内部各方面能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有序发展。

由于国家是世界划分最重要的单位,所以,我们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群体和谐的基本内容:一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二是国家内部各群体之间的和谐。

(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

国际问题与国家的存在相伴而生,只要有国家和国家差别存在,就有国际问题存在,所以,如何处理好国际问题是建立和谐国际关系的关键所在。

首先,在人类整体利益开始不断显现的时代,国家主体一定程度上要具有超越自己国家利益、以追求人类整体利益的自觉性,这是促成国际关系和谐的重要主体条件。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有关国际交往的法规、伦理系统,并自觉按照这些法规、伦理系统来处理国际矛盾。

第三,要促成一个公平的国际社会环境,国家之间的贫富差异要有所改变。

目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资本、技术的优势、信息的发达、跨国公司的强大、市场管理体制的完善,与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进行自由竞争,这必然导致全球范围内事实上的资源、发展机遇不公平配置,致使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南北差距更加拉大,有的国家甚至成为全球化的牺牲品,对于这样一种状况,就需要用一种新的全球伦理来进行规范。

第四,国家之间要平等、团结、互助。

平等是国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世界各国不分大小、不分历史长短、不分先进落后一律平等。

平等不仅是政治上的平等,而且也应是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平等。

团结,是国际关系和谐的保障,世界各国团结,是全人类凝聚力的基础,也是衡量人类和谐程度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互助是国际关系和谐的动力,世界各国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通过互助实现的,互助是国际关系充满活力的表现,它使世界各国之间互动关系的日益密切。

(二)国家内部各群体之间的和谐。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所奋斗的一切,都同利益有关。

利益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映了人作为需求主体对需求对象的依赖关系。

任何社会变革归根到底都是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

在当前利益关系多元化、利益诉求多样性的情况下,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整合各种社会利益,妥善处理各种矛盾,把各群体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也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对此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处理:首先,国家与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必须和谐。

国家与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整体与局部的利益关系。

一定利益格局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体制、生产方式和分配方式所决定的。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利益主体单一化,国家是各种利益的总代表。

尽管强调兼顾群体利益,但事实上存在着强化国家利益、弱化群体利益的倾向。

这种利益格局,无法充分调动人民群体的积极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格局得到重新调整,群体利益的地位得到强化,国家利益的地位则虽相对减弱,但由于调动了各利益群体的积极性,从而促成了国家整体利益在不断增加。

其次,国家内部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必须和谐。

由于国家整体利益的存在,各群体利益之间就有相容一致的一面。

同时由于群体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各群体的利益也就必然存在矛盾性的一面。

这些矛盾如果不及时加以协调和化解,任其发展,就有可能演化为群体利益对抗,最后可能导致整体社会的动荡甚至崩溃。

和谐社会,必须是各社会群体之间和谐相处的社会,各社会群体只有从改革发展中普遍受益,才能保证他们的劳动积极性,才可能实现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的社会合作。

一般而言,群体利益最突出的矛盾就是贫富分化问题,所以,必须将贫富分化控制在社会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在推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要不断加大对弱势群体的照顾力度。

三、个体的和谐

人作为个体性存在物,因其自然遗传、社会背景、受教育程度等等不同,会表现不同的个性特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的个体性空间越来越大,“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也就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显得越不独立,越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

[5]社会越是发展,个性越是发展,个体越是自由。

个体是社会的细胞,所以,个体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只有尊重每一个人,妥善好处理好每一个体之间的各种关系,促成每一个体的健康发展,才能促进整个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

个体的和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和谐,二是个体内部的个人和谐。

(一)个体之间的和谐。

个体之间的和谐实际上是人际关系的和谐,要求人人将他人当作目的,而不当作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

个人与他人的相互关系,是现实生活中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关系。

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人类历史上形成的道德金规仍具有指导意义。

基督教的道德金规要求:你若愿意别人对你这样做,你就应当对别人这样做;你若不愿意别人对你这样做,你就不应当对别人这样做。

儒家的道德金规教诲我们: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康德也指出:无论是对自己或对别人,在任何情况下,把人当作目的,决不只当作手段。

在现代社会中,人的公共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大众传媒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人的活动的自主性和行为选择性增加了。

但是,越是这样,就越要求人正确对待他人,以更强的责任感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

和谐人际关系的实质就是如何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问题。

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性的存在,都具有相对独立性,有着自身的需要和利益,而现代社会总体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数量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一个个体的需要,此个体的过度占有,必然削减彼个体正常享用。

这种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较好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个体协作而使整体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从而增加每一个体的可能占有量,二是个体克制自己过度的占有欲,将心比心,达成个体之间的相互宽容,相互谅解。

所以,个体只有在尊重其他个体需要的基础上达成利益协调,才能使自身的需要也得到满足。

可见,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是统一的。

为此,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利益关系时,就不能只把别人当作实现自身利益的手段,而要想到别人同自己一样,始终是作为目的而存在的。

(二)个体内部的个人和谐。

个体内部的个人和谐,实际上是人的身心健康和内在精神世界的有序。

人是自己幸福的设计者和体验者,但一个真正成功幸福的人,必须以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为基础的。

只有身体健康、内在精神和谐有序的人,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中,他们会爱护自然、热爱社会、珍爱生命、享受生活、体验幸福。

亚里士多德在其《政治学》中,从身心两方面论述了个人内部的和谐。

他认为,身心和谐就要体格和心智都得到良好发展,这样的人才可能出类拔萃。

心灵和谐也可理解为知、情、意的和谐。

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成理性、 *** 、欲望三部分,强调人应当以理性驾驭 *** 和欲望才能达到个人正义状态,这种状态正是心灵和谐的表现。

四、类和谐、群体和谐与个体和谐的内在逻辑

类的和谐、群体的和谐、个体的和谐,这三个层次并不是彼此孤立、互不影响的,它们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第一,三种和谐相互依存、互为表里。

人与自然的外部和谐是人类整体内部和谐的外部条件,人类整体内部和谐是各群体和谐的外部条件,各群体整体和谐是个体和谐的外部条件,各个体整体和谐是个体内部身心和谐的外部条件;同时,人类整体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内在表现,各群体间的和谐是人类整体和谐的内在表现,各个体间的和谐是群体和谐的内在表现,个体身心方面的和谐是个体和谐的内在表现。

第二,整体与部分紧密相联、差异协同。

人类整体和谐不完全等同于人类内部各群体和谐,群体整体和谐不完全等群体内各个体间的和谐,个体整体和谐不完全等于个体内部各方面的和谐,因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但同时,整体与部分相互协同。

整体是部分的整体,部分是整体的部分,整体发展规范着部分发展价值,部分发展实现着整体发展目标。

第三,三种和谐矛盾运动、共铸完美。

从历史发展来看,人的三种和谐总是相伴着人的三重属性之间的矛盾运动,都没有得到过完美的体现。

自发的类本位时期,类和谐是存在的,但由于没有群体和个体表现,当然也就谈不上群体和谐、个体和谐;群体本位时期,由于群体利益的分离,它既破坏了类的和谐,又阻碍着个体的和谐;个体本位时期,是个性的张扬时期,类整体、群体整体都被个体表现所障碍。

当今时代, 是人的三重属性全面展示的时代,人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类性表现者, 也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群体表现者, 也不是一个单纯的个体表现者, 而是一个同时具有三重属性并要求获得全面和谐表现的人, 这时,和谐的内容扩大了,品质提高了,但实现和谐的难度也增大了,所以,人类越是追求和谐与完美,就越是难以达到这种和谐与完美。

其实,真正完美的和谐只是一种理想,因为它要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类、群、个体之间的矛盾获得完全的解决,而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追求和谐只不过是不断走向和谐理想的运动过程,而人的潜能就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开发,人的价值就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攀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