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寒露养生——寒从脚下生,养生先养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寒露是第一个反映气候特点的节气,也是第一个出现“寒”字的节气,所以从寒露开始,日照时间会缩短得更为明显,燥热逐渐退去,寒凉秋意渐浓。因此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说“九月节, 露气寒冷 ,将凝结也。”

寒露不露脚,保阳防寒侵

俗话说“寒露不露脚”,由于寒露开始气候会日渐转凉,早晚甚至会让人感到一丝丝的寒意,而“ 寒从脚下生 ”,这个时候一定要做好下身的保暖,尤其不要再穿露脚的鞋子,或是一定穿上袜子,以免地上的寒气从脚部侵入人体。加上中医也认为, 人体的下身属阴 ,如果保养不当,更容易受到 寒湿这类阴邪 的侵犯,进而导致风湿关节炎、水肿、脚气等问题。

尤其人体的下身内侧还循行着 肝、脾、肾 三条阴经,这三条经脉与人体的生殖系统关系密切,尤其是对于女性朋友。因为女性 “以血为本” ,只有随时将身体保持在温暖的状态,才有利于体内气血的循环。因此当气候明显转凉时,或在有空调的室内,或是在特殊的月经期及产后期间,女性一定要特别 注意下身的保暖 ,以免寒气从脚底入侵,造成宫寒、痛经、静脉曲张、白带异常等许多妇科疾病。

人老脚先衰, 养生 先养脚

中医认为 “脚为精气之根” ,人的脚直接接触地面,可以吸收地气,为人体全身提供稳固的生命能量,就如同树根一样,所以 “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 ,许多人只要开始进入衰老,脚都会最先出现问题。

比如经常抽筋、关节活动不灵活、疼痛,或是静脉曲张等等。因此就如同练功夫要先学会扎马步, 把根基锻炼稳固 ,而 养生 也一定要特别加强双脚的保养。以下提供给大家一些保养双脚的方法:

1、随时注意下肢的保暖

脚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所以气血的供应和循环都会比较弱,而寒冷的刺激会造成 血管收缩 ,使血液容易凝结,进而 影响气血的运行 。因此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只要待在低温的环境或是踩踏在冰凉的地板上,最好多穿一双袜子或轻松透气的鞋子,能预防寒气入侵,保护阳气。

2、进行合理适当的运动

平时固定进行合理的运动,比如走路、慢跑、游泳、拉伸、瑜伽等等,都可以促进下身的气血循环,同时 加强局部肌肉关节的柔韧性 ,但如果采取不当且过度的运动方式,反而会造成损伤。

3、穿着合适且舒服的鞋子和裤子

舒服透气宽松的鞋子和裤子能有利下肢活动,促进气血循环,不会造成异常压迫。此外,天然材质的鞋子,也能使双脚 更好地吸收地气 ,稳固人体的根基。因此高跟的鞋子一定要少穿,除了容易造成肌肉关节的用力失衡,导致局部酸痛,还有压迫内脏,影响身体 健康 。

4、多摄取能保养腿部肌肉关节的饮食

中医认为像木瓜、薏苡仁、十字花科蔬菜、根茎类、坚果类、豆类、黑芝麻、沙丁鱼,以及一些现代营养学认为富含钙质、骨胶原、维生素D、维生素K的食物,都能有利双腿肌肉关节的保养。另外 适当晒太阳 也能有利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促进钙质吸收。

5、适当泡脚促进末梢气血循环

经常泡泡脚能促进下肢的气血循环,加上足部有很多的穴位及经脉循行,而且透过浸泡一些能活血通络、温阳化湿的中药,还能经皮吸收药效以刺激脚上的经脉、穴位, 调整全身的脏腑功能 ,进而防治疾病。不过泡脚有诀窍,通常体质比较虚弱的老人、小孩,或是有高血压者,泡脚时间不宜过久,一般都是泡至全身微微发热,皮表略微有点出汗就可以,千万不要泡到大汗淋漓,反而过度伤身。另外水温不宜过高,要保持 “热而不烫” 的温度,效果较好,而且在太饱、太饿的状态也不宜泡脚,以免影响消化,或是导致头晕。

【庚子寒露泡脚方】 艾叶20克、红花20克、防风10克、鸡血藤30克、米醋30ml

【功效】 疏风祛湿,活血通络

【用法】 加入足量水淹没过药材,先用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煮10分钟即可。接着将药汁倒入泡脚盆,再加入米醋,泡脚15~20分即可。

秋冬开始,是万物归根的季节,树上的叶子逐渐凋落,变成滋养土地的肥料,动物昆虫们也开始储备粮食,准备进入冬眠休息的状态。这时可以将生活的注意力多放回到自己身上,尤其照顾好自己的双脚,除了能让我们每天胡思乱想的头脑缓和下来,还能使上冲到头部的气血更好地循环到下肢,帮助我们坚定踏实地走好往后的每一步路。

#寒露 养生 #

#泡脚 养生 #

#人老腿先老#

# 养生 先养脚#

#中医 养生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