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天保》:敬天保民享永禄,日月盈仄万年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这首诗描写的祭祀之际,通过“尸祝”之口,对周王的祝福之辞。

第一节,“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上天保佑你安宁,君位长久稳固。使你的国力强盛,什么福禄不会赐给你?使你拥有的更加丰盈,没有什么不兴盛。

第二节,“天保定尔,俾尔戬谷。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上天保佑你安宁,使你收获幸福美好。事情没有不顺利,收到上天众多赐福。上天降下长久的赐福,日日享用恐怕还不够。

第三节,“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上天保佑你安宁,没有什么不兴盛。福禄如同山峰土丘,如同山岗丘陵,如同河流暴涨,没有什么不在增加。

第四节,“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挑选吉日斋戒准备祭祀的酒食,用来供奉祖先享用。四季祭祀,供奉先公先王。先祖(通过“尸”)传话:给你算过命了,长寿万年永享。

第五节,“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神灵降临,赐给你许多福禄。人民淳朴,日常饮食就能满足。黎民百官,对你的恩情充满了感激。

第六节,“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你(的福禄)就像明月那样挂在天上,像太阳那样日日东升。像南山那样长寿,永远风雨无损坚挺不崩。像松柏那样繁茂,福禄都由你来传承。

保,保护。定,平安。尔,你,这里指国君,周王。亦,又。孔,很。固,巩固、坚固。俾(bǐ),使。单,“宣”之假借,确实;单厚,确实很多。除,赐予。多益,多富。庶,众多。

戬榖(jiǎn gǔ),吉祥、幸福。榖,善。罄(qìng),尽,指所有的一切。百禄,百福。百,言其多,非实指。遐,远;遐福,长久的祝福。维日不足,承接上文“遐福”,表明福禄很多,就算日日享受,恐怕时间还不够用。

维,通“惟”,惟恐。兴,兴盛。阜(fù),土山。陵,丘陵。川之方至,河水上涨。增,增加。

吉,吉日。蠲(juān),祭祀前沐浴斋戒。饎(chì),祭祀用的酒食。是用,即用是,用此。孝,祭祀;孝享,献祭。禴(yuè)祠烝尝,在宗庙里一年四季举行的祭祀的名称: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尝,冬曰烝。公,先公,周之远祖;于公先王,献祭于先公先王。君曰,祭祀通常会由“尸”来主持,他担当祖先与参与祭祀的人的媒介,代为传达祖先对儿孙的祝福。

卜,“畀(bì)”字的假借,给予。万,大。无疆,无穷。吊,至,这里指神灵、祖考降临。诒(yí),通“贻”,赠给。质,质朴。日用饮食,以日用饮食为事,形容人民质朴之状态。群黎,民众,指普通劳动人民。百姓,这里指的是参与统治周王朝的众多贵族,因为先秦之前,古代的普通民众,是没有什么姓氏的,只有贵族有姓有氏。徧(biàn),“遍”的异体字。

为,通“化”,感化。恒,“緪(gēng)”字的假借,指月到上弦。骞(qiān),因风雨剥蚀而亏损。承,继承,承受。

周朝对于中华文明的最大贡献,在于它提出了统治者的道德约束。统治者虽然受命于天,但是如果不能保持良好的德行,就会失去民心,进而失去天下,有被取代的危险。

这首诗中,虽然通篇都在强调周王室继承天下,得到赐福的正统性,符合所谓的“天命”,但是也蕴含了“敬天保民”的思想,和对于君主的道德要求,让他不能仅仅看到祝福,还要想到普通百姓的“日用饮食”,不要忘记维持好统治阶层的秩序,从而赢得天下臣民之心。

这首诗最值得一提的是极富特色的一连串比喻。这些传承千年的“吉利话”,直到今天仍然还会时不时地听到。谁能想到,“寿比南山不老松”的祝福,竟然可以追溯到这里。

诗经专题第166篇,总第16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