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有什么经历和体验,让你觉得沈阳特别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1
嗯......这个问题,一看提问的人就是个有故事的人的啊!沈阳这座城,其实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

在这里,我就分享个我自己的故事吧,这个故事可以说让我觉得沈阳特别大。

我是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从小就是在沈阳城里长大的。小时候父母忙,没时间照顾我。我就生活在我的外婆家。

外婆和外公很宠我,会经常买给我一些,父母平时不给我买的东西。记得小时候就喜欢一套芭比娃娃,一套卖300多。在将近15年前,花300多买一个娃娃给孩子玩,已经很奢侈了。

那时候外婆常说:“咱家娃不能比别人家差!”。都没犹豫,直接拉着我去太原街中兴,直接买给我了。现在还记得,当时她带着我,做231路公交车,从皇姑区出发,路上花了一个小时左右。在那一个小时里,当时7岁的我第一次觉得沈阳怎么这么大?!这么久了还没到中兴?

那时候小,只觉得沈阳有这么大吗?做公交车需要这么久?可是那时的我只顾着满心期待了,根本不知道,外婆在那个年代拿出300元只为了给我买个玩具,需要下多大的决心。这一路对她而言,从犹豫到坚定,又何尝不是十分漫长。

后来长大了,按照沈阳老人的话讲,那就是“翅膀子硬了”。上了中学后,我从皇姑回到了父母身边,当时外婆给我买的娃娃,已经不知道被我收在了哪里。自从上中学后,学习忙了起来。很少回外婆家了。

但是有一件事,那就是每年我过生日,外婆都会送给我一个小礼物,这个礼物就是娃娃,各种各样的洋娃娃。上高中时,收到了外婆的娃娃,我感到啼笑皆非。当时就想,我都这么大的人了,外婆还送我这些小玩意儿。

当时,我拆开娃娃看了看,便交给母亲说:“妈,这娃娃你看看身边的同事有没有孩子小的,直接送给他们吧。”当时母亲只说了两个字:“好的。”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自己太不懂事了。

第二次让我觉得沈阳特别大,是我上大学之后的事情了,哦对了,忘了说,我的大学也是在本地念的。当时上大二,我记得那年冬天特别冷,晚上不到10点,我就爬到寝室的床上准备睡觉了。之前就听母亲念叨说外婆的身体不太好,但我也没太在意。那天晚上我正在床上玩手机, 游戏 是当时还挺火的天天酷跑。

突然,我妈给我打来电话,说外婆不行了。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之前只是说身体不太好,但也不至于这么严重啊!当时套上羽绒服和一条秋裤,我就走了。晚上出校门后,好不容易才打到车。母亲告诉我,外婆在盛京医院南湖院区。我告诉司机我的目的地之后,车子就启动了。

司机还问我,“姑娘,这么晚还出去啊?”我没回答他,他很知趣,便不再说话了。车子里特别静,我和他都没说话。那时突然觉得从沈北蒲河开到南湖的盛京医院需要这么久吗?!沈阳有这么大?!

冰天雪地的,路面滑,车子开了45分钟左右才到。但是一切都太晚了......

那时的我脑子里一片空白,我想抱怨司机为什么开的这么慢?!为什么沈阳这么大,从沈北到南湖要这么远?!可是......事实已经如此......外婆走了,我没能来得及让她看我最后一眼,就走了。

事后多年,当我觉得我已经对这件事释怀的时候,我才发现,事情并不是这样。去年,春节时母亲收拾屋子,有一个柜子很高,她够不到,上一次收拾还是好多年之前的事。她让我帮她把里面的整理袋拽出来,重新收拾收拾,没有用的东西就直接扔了。

那个整理袋已经很老久了,拉锁已经不太好使了。母亲没办法,只好用剪刀剪开,当打开后,我和她都愣住了,原来那里面都是外婆曾经送给我的娃娃。原来母亲自己都忘了把这些“没有用的东西”收在这里面了......

当时的我......泪如雨下......

这就是我的经历,让我觉得沈阳很大,这种大不只是距离的遥远,有时还是生与死的隔离。

沈阳人其实是分地域的!沈阳人说的沈阳话很多都不是一个口音,大东皇姑铁西相近,和平沈河相近!

传统意义来说,和平和沈河的消费会高一点,铁西大东便宜!

怎么来形容大呢!

我家住和平,开春时节,草已经长出来有些日子了,奶奶家在大东,树还没有发芽!

而且经常是城南下雨,城北晴!这在沈阳太正常了!

至于沈北和浑南是异地恋的说法,呵呵!那就是异地好吗!!从浑南开车去本溪,从沈北开车去铁岭,绝对沈北到浑南近!

即便是出租车司机也会有很多路不认识,而且在沈阳叫出租车,给司机指一条回家的路是很正常的!并不是出租车司机业务不精!而且太大了!

即便是土生土长的老沈阳人,也只是在自己比较熟悉的一个区域活动,沈阳很多地方沈阳人没去过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去个新地方,还真就以为是去了外地,可是仔细一看,还是沈阳

我在太原街这边上班,家里新房买在浑南,现在在铁西租房,每天公交七八站还得需要提前一个半小时起床洗漱赶车,想到以后回新房,简直是噩梦般的早起!当初在沈北住过一阵子,我从沈北到南站花了一个半小时的公交,那天去鞍山,沈阳到鞍山的火车才一个小时,我能说什么? 我在老家县里打车五块钱县城随便跑,根本没有起步价这一说,在沈阳,哇咔咔,打个车,那表就跟不走钱似的。总之,各个区之间还是挺远,沈阳不小啊

我在沈阳做些小生意,大约是四五年前我从哈尔滨发一些货到沈阳,落货地是五爱市场,当货站通知我接货后我来到五爱市场,以前我接货会有两个固定的货车,可是那天很凑巧,我给两个司机都打了电话他们都很忙,我只好另寻他人。一时又没有合适的货车,去货车多的地方要走好远,这时恰巧路边有几个倒骑驴,我以前也用过倒骑驴拉货,从五爱市场到浑南张沙布要一百元,我问了几个人没人愿意去,这时一位老者主动过来说要去,我们谈妥后去货场拉货。老者起车后,我发现这车没有加动力,完全靠人力蹬, 我很后悔,这要是蹬到浑南那得多长时间那。可是已经答应老人了拒绝了也不好,于是硬着头皮把货拉走了。起初我是随着货物坐在倒骑驴上的,可是走过几条街后,我就觉得车子明显慢了下来,老头已经浑身大汗了,文弱的身子一摆一摆的,两条细腿并没有停下的意思,虽然车子很慢。我不好意思再坐在车子上了,因为我也有一百六七十斤重,我下来走,老人也会省些力,我当时真的很后悔用没有动力的车,我记得当时我问过老者的年龄,老人当时说的年纪我忘了,大概有六十五岁左右,又后悔又同情的心情一路伴随着我,都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要出来做这么重的活计,不是万不得已,也早就不干了。我也徒步走了,遇到上坡还得帮老人推过去,就这样我们一路走了,我走得腰酸腿疼的,老人也是一下一下的蹬着倒骑驴,可想而知,我徒步都感到难以忍受,何况他蹬着载重几百公斤的倒骑驴,每到下坡的时候我就做到车上,虽然是下坡可我一坐到车上,车子还是会明显的慢了下来,我看到老人浑身是汗不断的用毛巾拭去汗水,用力的时候消瘦的脸不断的震颤着。哎!不知走了多长时间,反正我觉得很漫长,简直是一种煎熬 ,即后悔又愧疚。好不容易到了张沙布,把货卸了下来,我拿出一百元给老人,他接过了钱后,说了一句:这沈阳大去了,我看到他消瘦的脸依然一颤一颤的,然后老人调转了车头,骑上车慢慢的远去了,望着他的背影,我深深的记住了他说的那句话:这沈阳大去了,而这一路上,他没有说一句关于累的话。

这个问题我太有发言权了,我是个在沈阳工作,生活了7年多的本溪人

我岳父大人家住在于洪区西江街和白山路的交叉处附近,我这个小姑爷住在全运五路和沈本大街交叉口附近,我每次拜访岳父大人都得从浑南,也就是我住的沈阳三环半东南角干到沈阳二环西北角

如果选择公交车出行的话,我会坐128从国际软件园南始发,中途不用下车,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坐30站到达沈阳站西广场,再从沈阳站西广场始发,中途依旧不用下车,坐233,这趟车我要是没记错的话,坐20站,到倒数第二站中海城南下车,如果一路顺利的话2个小时才能到,如果不顺利的话,再碰上早晚高峰,那3个小时也不一定到

如果选择坐地铁的话现在比较划算,毕竟有地铁9号线了,那也得先坐几站公交到白塔河地铁口,然后先坐地铁2号线到奥体中心,再坐地铁9号线到怒江公园终点下车,下了车坐268或是302回岳父大人家

如果嚣张一点儿,碰上顺风车有券可以用,时间上虽然缩短了,可花费并不低,毕竟我也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儿,碰上早晚高峰,顺风车和公交车的效率都不如地铁

我上学的时候是在成都,还好已经习惯了大都市的生活,如果是直接从本溪到沈阳的话,那肯定得适应好一阵子才行,沈阳大到口音都不一样,浑南更接近本溪方言,大东更接近抚顺方言,铁西的口音有着工人阶级的豪迈,沈河的口音有着官场上的有条不紊,和平有着市井风的江湖气,皇姑和沈北新区是真的没有其他的地区熟悉,不好瞎做评判

怎么说呢,沈阳说大不算太大,说小不算太小,沈阳的总面积接近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沈阳的东部和西部的距离,就从每天上班来说,我住在中央大街,工作在黎明广场,每天上下班光坐地铁总共21站,高峰期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平时也得将近3分钟左右一站,1小时多点。而中央大街继续往西,还有大潘小潘,四环,辽中;黎明广场向东,还有棋盘山和沈抚新区,每侧开车都得1小时打底,这么看沈阳很大。

南部和北部的距离呢呢,就以2号线来说,一共是26站,行程约为78分钟,从蒲河路到全运路。那么蒲河路向北,还有沈北新区,全运路向南还有苏家屯,每侧开车基本也都是在1小时左右。

这个还没有算现在沈抚铁集合体,也就是沈阳已经将抚顺,铁岭纳了进来,沈阳本身在加上铁岭和抚顺,其实感觉真的还挺大的。

沈阳城的大!我在毕业的那一年就感受到了。我的家在大东区,而单位确在铁西区。在冬季天不亮就得起床下楼去车站,去乘坐公交车上班。后来,调离了原来的自行车厂。调入到了大东区来上班,以为这下总算离开了铁西区了。可是,由于土地的开发大东区沈阳矿山机械厂?又搬迁到了铁西新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里了。组建了北方重型集团,现在还得每天乘坐通勤车上下班。每天在路上的时间消耗就要两个半到三个小时。痛苦啊

那是我刚毕业的那年,和我对象在一个学校附近买的房子,我最近的乐购超市在离我几公里的地方,我和对象都忙着工作,他实习完正式工作的第一年,我是刚毕业工作,她跑业务,我是体制内,我第一年不开工资,年底一起开,她每个月三千多,我俩都是农村出来的高中同学,都在大连上学,所以沈阳对我俩都很陌生,我感觉沈阳很大是每次去乐购买东西,因为一周去一次两次的,每次买很多东西,没车,不舍得打车,坐公交车,车上那人啊真多,手里拿着两个袋子,我俩很狼狈,感觉为什么这么远啊。有一次下大雪公交车上不去,打车打不着,当时真的哭的心都有,走家去还拎不动东西。唉苦啊苦,当时感觉沈阳这么大生活这么难,我们还有举目无亲的感觉,还好我俩可以互相安慰。现在想一想当时也很幸福,媳妇我俩每次吵架就在一起回忆以前苦,就打不起来了。生活嘛就要苦过来才知道甜是什么滋味。沈阳很大我们都很渺小,就像一粒微尘也要奋力前行着。

记得四环刚刚通车不久,我早上5:00出发,骑行一圈四环,由四台子向北,骑到下午到苏家屯啤酒厂附近实在是饥渴难耐,下来了,这一圈骑了大半天,居然没骑全,沈阳真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