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关系,也要懂分寸有界限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7

作者越哥说,一个人的一生无非要处理两种关系,一个是与世界的关系,一个是与自己的关系。

人只有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处理与世界的关系,而我们与世界的关系却是非常复杂的,它包括各种人际关系。

在人际交往中,一段好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建立起来和维持下去的,有人说,大多数关系糟糕的根源就是缺乏界限感,深以为然。

没有界限感的人,很难拥有一段很好的关系,与这样的人相处也会很累,在不同的关系中,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要想拥有一段又舒适又能长久的关系,就要讲究分寸,懂得保持界限感。

可能我们习惯对陌生人保持距离,除了那些自来熟的人,大多数人是不愿意和陌生人说太多的话,不会对陌生人过度热情,因为彼此不熟悉,才会有距离感。

但很多人却忘了与亲近的人或者是熟悉的人保持距离,这种距离不是过度疏远,而是有界限感,哪怕是再好的关系,再亲密的关系,也要注意分寸,要有清晰的边界。

说到亲密关系,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夫妻关系,夫妻之间的亲密程度胜过于其他关系,但再亲密也要有一定的距离,即使两个人共同生活在一起,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也要相互理解和包容,不过度控制对方,要求对方,改变对方。

两个人组成一个小家庭,并不是互相绑架,距离太近,反而会让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

很多人在婚姻中都没有界限感,一旦结了婚,就认为对方是属于自己的,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去做,然后过度干涉对方,甚至改造对方,到最后却是两败俱伤。

再好的夫妻关系也要有清晰的边界,要尊重对方的人格,也要尊重对方的工作及他的原生家庭,懂得尊重对方的夫妻,才能越变越好。

还有一种亲密关系,是指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一样,亲子关系不能过度疏远,也不能过度亲密,没有界限感的亲子关系,相处起来会很不顺畅,甚至非常痛苦。

很多父母都喜欢过度溺爱孩子或者控制孩子,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一切,与孩子过度亲密,或者过度干涉孩子的所有事情,孩子没有自己的秘密,也没有自由,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哪怕等到孩子长大成人之后,依然不愿意退出孩子的生活,这样没有边界感的亲子关系,只会让子女感到压抑和窒息,很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作为父母要和孩子亲密,多陪伴孩子,但也要适时保持距离,该有的边界要有,不要过度干涉他们的私事,也不要过度参与他们的人生,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性,促进他们自由 健康 的成长。

而子女也是一样的,不要过度依赖父母,要学会自己独立成长,与父母再亲近,也要保持界限感,不过度限制父母,也不过度参与父母的人生,边界清晰的亲子关系才相处更舒适。

不只是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人际交往的其他关系也都需要有界限感,兄弟姐妹之间,婆媳之间,闺蜜朋友之间,都需要保持距离。

所谓亲兄弟,明算账,很多人在这方面就没有界限感,总觉得自己的兄弟姐妹或者是比较亲的亲戚可以无条件的帮助自己,可以毫无顾忌地麻烦他们或者窥探他们的隐私,总以为自己对别人来说很重要,总喜欢过度参与别人的事。

就算是再亲的人,也要有分寸感,要顾及到别人的感受,哪怕关系再好,也不要过度索取,不要让别人为难。

婆媳之间也是如此,本来婆婆和媳妇就不是亲人,如果在相处当中还不注意距离,就容易产生摩擦和矛盾,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界限感就尤为重要。

孟非曾在节目里说过,婆媳关系最重要的是两点,一是保持距离,二是保有礼貌。

婆婆毕竟不是亲妈,该有的礼貌还是要有,不能过度疏远,但也不要过度亲近,减少矛盾就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有人说这些都是亲情或者爱情,涉及的东西比较多,所以很难相处,但友情比较纯粹,可以毫无顾忌。

其实不然,好朋友之间或者是闺蜜之间,同样也需要界限感,关系再好,也要分你我,不要随便用对方的私人物品,不要随意侵犯对方的隐私,不要过度参与对方的家事,更不要无休止地麻烦对方。

好朋友之间没有界限感,不懂得分寸,是很难长久的。

在电视剧《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与唐晶就是典型的例子,她们两个人是多年的闺蜜,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秘密,本来是人人羡慕的友情,可是最终却因为同一个男人而渐行渐远。

罗子君婚姻失败,唐晶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从穿衣打扮到找工作,到对付小三,唐晶从来都是竭尽全力帮助她,甚至拉着自己的男朋友一起帮助罗子君,帮着帮着,就出现了问题,男朋友居然和罗子君相爱了。

在唐晶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的时候,总是派出自己的男朋友贺涵去为罗子君挡风遮雨,一来二去,两个人从相互讨厌变成相互欣赏,而唐晶最后只能选择退出。

再好的闺蜜,也要懂得分寸,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说,也不是所有东西都能分享,更不是所有麻烦都能找对方解决,如果唐晶和罗子君之间有界限感,不过度亲密、不分你我,可能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

任何一种关系,就算再亲密再好,都要保持距离,要懂得分寸,彼此之间要有界限,这样关系才能更好更长久。

所谓距离产生美,人与人之间需要界限感,这样相处起来才更愉快舒适,不会让对方感觉到为难,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界限感,对于那些没有界限感的人,我们要学会拒绝,学会说不,让别人知道你的底线。

这世上有太多的人,边界模糊,总喜欢麻烦别人,也总有一些人不懂得拒绝,或者一味地讨好和委屈自己,任凭别人一而再再而三的侵犯自己的底线。

这个时候就要学会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底线,你再善良,也要让别人懂得尊重你,你只有亮出了你的底线和原则,学会拒绝别人,不让别人过度索取,才能被别人尊重。

在任何人际关系中,保持自己的界限感,有底线,有原则,才不会让自己的关系非常糟糕,才不会委屈自己,这样才不会一直处于混乱且痛苦的关系当中。

与人交往,我们不能触碰别人的底线,再好的关系,也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与别人边界不清,也不要太把别人当回事,而让自己没了底线。

《奇葩说》曾经有一期讨论过关于亲戚不把自己当外人,过度索取的话题,陈铭讲述了他爸爸的故事,他爸爸是个退休警察,很多亲戚总是找他帮忙,亲戚们从来没有拿自己当外人,有什么麻烦都想着找他爸爸去解决,有一次在喝酒的时候,他爸爸终于忍无可忍,发了一次脾气,他告诉所有人,他不会再帮忙了。

陈铭说:“别人不把自己当外人,但我自己没有把他当自己人,别人把他和我划到同一个圈子里,但我却还没有划进去。”

没有界限感的人,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没有那么重要,而不懂得拒绝的人,也是因为把别人看得太重,忽视了自己。

有界限感的人是能够分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能分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做好,别人的事也不插手。

我们要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要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小说《蜜汁炖鱿鱼》里有一句话:给彼此留一线余地,才是人和人的安全距离,不管是友情,爱情,还是普通人的关系。

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先做好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才能管其他的事,而且要始终明白,有了边界感的人生才不会那么累。

----END----

作者简介:土生土长的南方姑娘,用朴实的文字写走心的文章,与你一起谈 情感 谈成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