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紫金: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现代企业管理学中最常见的话题之一,无论是在企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会有人在向团队说着这句话,并阐述着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可是,如果每一家企业都已经做到“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或团队来负责”,还需要经常强调这句话吗?

汉唐紫金认为,一切道理总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也是如此。这其中有三个方面是非常重要、值得去思考的:

第一,“专业”是由谁来判断的?通常来说,企业的最高负责人是拥有用人的权力与决定企业所做的事情的权力的,在这样的大前提下面,如果想要让“人”与“事”都处在“专业”领域的范围之内,那么企业的负责人就要有足够强的识别与判断能力——判断事情的方向属于哪个专业,并识别哪些专业的人才可以完成这些事情。

就像韩信口中的刘邦一样——管理者的专业应当是管人而并非具体的执行方面的事务。那么如果管理者懂得的专业是“管人”而不是“业务”,那么他怎么才能知道“专业的事”到底是怎样的呢?反过来,如果他不懂得“专业的事”究竟是什么,又怎么能找到“专业的人”呢?再换个角度,如果他很知道“专业的事”是什么的话,那么他到底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还是只是一个“专业的人”呢?

第二,“复合型”是不是已经变成这个世界唯一的“专业”了?客观地讲,最符合当今世界表象的词汇应当就是“跨界”。无论你身处在怎样的行业之中,无论你身处在怎样的岗位之上,你所要应用到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都不会是固定在一个领域里的。做管理的人需要懂财务、懂市场、懂人力资源;做销售的应当知道包装与售后的重要性……一切都让我们很难界定“专业的事”是怎样的事,“专业的人”也就很难被诠释出一个完美的定义了。

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一门学问,让我们希望可以通过一些模板化的统一标准来衡量人才的价值,但因为人才的能力体现并没有统一的方式,所以把希望寄托在“应试选拔”来找到“专业的人”,对企业而言不仅显得有些偷懒,而且实际上也很难达成最终的结果。

第三,“专业的人”是不是就是“解决问题的人”呢?从逻辑上来看,每个最高决策者都希望自己只下达命令,而次一级的管理者可以正确地接受命令并保证任务的完成——实际上,如果这一切可以顺利地实现,在这个时候是不会有人在乎“专业”还是“不专业”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强调“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虽然是管理学的体现,但同时也表明了一种“风险转嫁”的心理状态,说的更“负面”一些的话,就是“推卸责任”的具体表现形式。

没有一个专业叫做“赚钱”,然而企业的最终目的,也就是企业最终要做的事情就是“赚钱”,标题的那句话是不是也应该换成“让会赚钱的人来帮助我们做赚钱的事”呢?有的时候,真的要抛开那些虚妄的“面子问题”,不必考虑言词的高雅与低俗,把意思表达清楚,让所有的人都明白才是最重要的。

汉唐紫金总结出,一个“会赚钱”的企业管理者本身就是“专业的人”,对于其他“专业的人”的需求并没有那么迫切,他可以承担更大的责任,也会保证自己享受更大的利益;而一个“不会赚钱”的企业管理者,如果他也在强调“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他又怎么能够分得清楚“专业的事”是什么事,“专业的人”又是哪些人呢?

S
相似回答